2020年新编《消费者行为学》综合练习题+答案+打印名师精品资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 14:14: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消费者行为学》综合练习题一、填空题

1.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包括服务)的个人或居民户。

2.人的一生要消费许多物质和非物质产品,有的基于生理需要,叫做本能性需要;有的基于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叫做社会性需要。 3.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和处置消费品所采取的各种行为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为的决策过程。

4.消费者对自身的需求有时并不能十分清楚的意识到,企业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来激发消费者的需要,这是消费者行为的可诱导特点,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合乎社会、法律的规范。 5.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发展历程包括萌芽时期、应用时期和变革与发展等三个阶段。

6.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始于19世纪么到20世纪初,美国学者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作为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并首先在美国的大学出现。

7.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方法很多,如实验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跨文化研究发法等等。

8.根据消费者决策过程所经历阶段的不同,消费者购买决策分为三种类型扩展型、 有限型和名义型。

9.扩展型决策是指消费者对某产品和品牌不熟悉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决策,发生在消费者介入程度较高,品牌差异程度较大,消费者购买斟酌的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作出的决策。

10.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个人因素主要有人口统计,个性与自我冲突和生活方式。

11.对于特定的购买问题消费者是否广泛搜集信息取决于三方面介入程度、产品差异程度 和时间压力。

12.扩展型决策过程包括:认识问题、搜集信息、评价品牌、购买和购后评价等五个步骤

13.名义型购买决策通常发生在购买介入程度很低的情况下,包括两种类型忠诚型和习惯型。

14.问题认识是由于意欲状态与感知状态存在差距,促使其采取某种决策行为,其原因在于差距大小、问题的相对重要性。 15.消费者一旦确定有必要采取行动解决问题时,就会从个方面搜集信息,其方式主要有 内部信息、外部信息两种。

16.消费者需要是指消费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态,根据其历史起源划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17.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可划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和自我实现。

18.当多种动机被同时激发时,会出现一种难以避免的现象,即为购买动机的冲突,通常消费者面临的冲突情形有双趋冲突、双避冲突和趋避冲突。

19.消费者购买动机受挫后,会通过各种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常见的有攻击、退化、抑制和替代。

20.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1.知觉是人脑对刺激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它是对感觉信息加工和解释的过程。

22.知觉风险主要包括功能风险、物质、经济、社会、心理风险和时间风险。

23.影响理解的刺激物因素主要有三类即刺激物的实体特征、语言与符号和次序。

24.学习是指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和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

25.根据学习的效果学习可以分为加强型、削弱型和重复型。 26.消费者学习的方法包括模仿法、试误法和观察学习法三种方

法。

27.顿误是主体对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手段之间关系的理解,不必靠学习和经验,只要个体理解这个情形中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就会自然产生。

28.观察学习过程中,观察学习的对象叫榜样,对其的学习,受四个相互联系过程的支配即注意、保持、再造和动机。 29.影响学习强度的因素有被学习事物的重要性、强化、重复和表象。

30.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额反映,包括三个基本环节:识计、保持和再认。

31.记忆过程的环节有复述、编码、储存、提取。

32.遗忘的原因主要有三种学说痕迹衰退说、干扰抑制说和压抑说。

33.态度是人们对待心理客体如:人、物、观念等的肯定和否定情感。

34.卡茨认为,态度的四项功能包括适应、自我防御、知识或认识和价值表现。

35.在学习理论中,认为人的态度主要是通过联想、强化和模仿三种学习方式逐步获得和发展的。

36.经典型条件反射一般较常发生在介入程度低的购买情形。 37.操作型条件反射一般较常发生在介入程度高的购买情形。 38.社会阶层是由相同或类似社会地位的社会成员组成的相对持久的群体。

39.导致社会分层的终极原因是社会分工和财产的个人所有。 40.社会阶层的同质性是指同一阶层的成员在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上具有共同点和类似性。

41.社会群体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而产生相互作用的集体。

42.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受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趋向于与大家相一致的观点。

43.家庭是指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关系为纽带而结成的,有共同生活活动的社会基本单位。

44.社会学家一般将家庭分为四种类型: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和其他家庭 等类型。

45.传统的家庭生命周期包括单身、新婚、满巢、空巢和解体等五个阶段。

46.家庭购买决策是指由两个或以上家庭成员直接或间接作出购买决定的过程。包括:妻子主导、丈夫主导、自主和联合四种方式。

47.影响非语言沟通的文化因素有时间与空间、象征、契约与友谊和礼节与礼仪。

48.消费者情景大致分为沟通、购买和使用。

49.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原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差值。 50.消费者权益保护要得到充分的体现,有赖于企业建立相应的反应系统。一个有效的消费者反应系统通常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了解消费者的实际感受、举行消费者座谈会、及时处理投诉和补救、建立消费者事物部和提供消费教育。 二、选择题 1. 以下不能被称为消费者的是(D.商品的生产者) A.商品的使用者B.商品的购买者C.商品的决策者D.商品的生产者 2.不同消费者在需求偏好等方面的侧重是不同的,因此其选择产品的方式等各有不同,这体现了消费者行为的(B.多样性)特性。 A.复杂性B.多样性C.社会性D.独立性 3.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不仅受消费动机的驱使,同时受各种文化、社会、经济等的因素影响,这体现了消费者行为的(C.社会性)特性。

A.复杂性B.多样性C.社会性D.独立性

4.以下产品比较而言,消费者介入程度最高的是(D.为朋友购买的礼物)

A.房屋B.书本C.香皂D.为朋友购买的礼物

5.经典型条件反射一般较常发生在(B.低介入程度)的购买情形。

A.高介入程度B.低介入程度C.无介入程度D.一般状态 6.操作型条件反射一般较常发生在(A.高介入程度)的购买情形。

A.高介入程度B.低介入程度C.无介入程度D.一般状态 7. 消费者在购买活动中遭受挫折后,以其他可能成功的活动来消除挫折感,这属于(D.替代) A.攻击B.退化C.抑制D.替代

8.消费者在连续选择某一品牌一段时间后,往往产生对该品牌的“饱和感”而尝试选择新的品牌,这种现象解释了(D.适度唤醒理论)。

A. 动机理论B.原始驱力理论C.忠诚理论D.适度唤醒理论 9.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规定了最重要属性的最低标准绩效值的选择规则为(A.联结式规则)

A联结式规则B重点选择规则C排序选择规则D补偿式选择规则 10.下面选择中能够减少消费者知觉风险的是(C.保持品牌忠诚) A.以往购买中曾经有过不满意的体验 B. 购买中机会成本较小C.保持品牌忠诚D. 购买低价 判断题 1. 如果将商品的购买决策、实际购买与使用视为一个完整的消费过程,消费者处于实际使用阶段。(X)

2. 消费者行为是一个整体过程,既包括获取与购买行为,也包括消费者对产品的处置过程。(√)

3. 全球通与CDMA的消费者介入程度与手机和固话的消费者介入程度是无差别的。(X)

4.

某人在高速公路上开车行驶时,车胎突然爆裂,此时正遇出售轮胎,那么他的购买决策需花大量的时间,属于扩展型购买决策。(X) 5. 需要与动机是驱使个体采取行为的相同的原因。(X) 6. 人类如何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引起的。(√)

7. 保健因素如果得不到保证就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如果得到保障便会起激励作用。(X)

8. 商品具备了某些基本利益和价值后,能够使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和服务形成忠诚感,这个因素即为激励因素。(X) 9.

消费者有两个以上希望避免的目标但又必须选择其一时面临的冲突是双趋冲突。(X)

10. 购买动机受挫后的不满情绪总会通过各种行为表现出来,主

要的行为反应方式有:攻击、退化、抑制和替代。(√) 11. 消费者在连续选择某一品牌一段时间后,往往产生对该品牌

的“饱和感”而尝试选择新的品牌,这种现象解释了适度唤醒理论。(√)

12. 根据需要的起源划分,消费者的需要分为物质性需要与精神

需要。(X)

13. 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个人因素主要有:个性、年龄、性别、文

化、生活方式等因素。(X)

14. 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规定了最重要属性的最低标准绩效值

的选择规则为联结式规则。(√)

15. 在观看电视的同时,你与家人正在聊天,没有注意到正在播

出的广告,那么刺激物的展露阶段并没有完成。(X)

16. 概念驱动加工理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加工,是从有关知觉对

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

17. 从众购买不仅不能降低知觉风险,反而会增加选择的不确定

性.。(X)

18. 社会阶层是由一个基本变量决定的,这个变量就是收入。(X) 19. 决定社会阶层的因素有很多,既有经济层面的因素,又有政

治层面的因素。(√)

20.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是各自独立的。(X) 21. 家庭是一个群体,它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产生巨大的影响。

(√)

22. 家庭与住户是有相互关联的两个概念,一般地,家庭的范围

比住户的范围要广。(X)

23. 满巢阶段是指从第一个孩子出生到所有的孩子长大成人离

开父母之前。(√)

24. 消费者的自我概念不只一种,而是多种类型。(√) 25. 口传是指个人之间面对面或非面对面地以口头方式传播信

息。(X)

26. 流行与习惯不同,流行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而习惯具有一定

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27. 在涓轮效应理论中更加强调意见领袖的作用。(X) 28. 机会成本的产生源于生活资源的有限性。(√) 29. 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正数。(X)

30. 消费者的满意会促使消费者对同一品牌的重复购买,这就是

消费者的品牌忠诚。(√)

31. 消费者有两个以上希望避免的目标但又必须选择其一时面

临的冲突是双避冲突。(√)

32. 保健因素如果得不到保证就会引起人们的不满,如果得到保

障便会起到激励作用。(X)

33. 根据需要的对象划分,消费者的需要分为物质需要与精神需

要。(√)

34. 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个人因素主要有:个性、年龄、性别、文

化、生活方式等因素。(X)

35. 在观看电视的同时,你与家人正在聊天,没有注意到正在播

出的广告,那么刺激物的展露阶段仍然实施。(√) 36. 概念驱动加工理论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加工,是从有关知觉对

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X) 37. 从众购买可以降低知觉风险。(√)

38.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与再认

等三个过程。(√)

39. 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中强调强化的作用,因而更适合于低介

入程度的购买情景。(X)

40. 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因素概括起来有心理因素、个人因素、情

境与环境等三类因素。(X)

41. 态度具有四大功能即适应功能、自我防御功能、知识和认知

功能以及价值表现功能。(√)

42. 13.购买动机受挫后的不满情绪总会通过各种行为表现出

来,主要的行为反应方式有:攻击、退化、抑制和替代。(√) 43. 14.社会阶层是由一个基本变量决定的,这个变量就是收入。

(X)

44. 15.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一切的知觉、了解和感受的总合。

(√)

45. 某人在朋友家里使用了某类电子产品后决定购买一台,这种

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属于规范性影响。(X)

46. 消费者的民族、宗教、种族等因素属于亚文化范畴。(√) 47. 决定社会阶层的因素有很多,既有经济层面的因素,又有政

治层面的因素。(√)

48. 联结式选择规则是指消费者对各种产品属性达到的最低水

平做出规定。(√)

49. 品牌忠诚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其中根据消费者对某类产品与

其它产品购买联系的历史资料确定的忠诚度方法称为货币测定法。(X) 二、 名词解释

1.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用品(包括服务)的个人或居民户。

2.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处置消费物品所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为的决策过程。 3.本能性消费:机遇生理需要的消费。 4.社会性消费:基于享受、发展需要的消费。

5.扩展型决策:当消费者对某类产品或对这类产品的具体品牌不熟悉,而且也未对立起相应的产品与品牌评价标准,更没有将选择范围限定在少数几个品牌上,此时,消费者面临的就是扩展型决策。

6.有限型决策:又称限定问题的决策,通常是指消费者对某一产品领域或该领域的各种品牌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对产品和产品品牌的选择建立起了一些基本的评价标准,但还没有建立起对某些特定品牌的偏好,因此还需要进一步搜集某些信息,以便在不同的品牌之间作出较为理想或满意的选择。

7.名义型决策:实际上就其本身而言并未涉及决策。某个消费问题被意识到以后,经内部信息搜集,消费者脑海里马上浮现出某个受偏爱的产品或品牌,该产品或品牌随之被选择或购买。 8.介入程度:消费者对购买或购买对象的重视程度和关心程度。 9.心理域:消费者在作出购买决策之前,对自身的需要及与其对应的产品类别均或多或少有些了解,而且对各种品牌可能已形成某种态度甚至购买意向。消费者在作出决策前某一时点上的这种心理状态叫心理域。

10.激励因素:导致对工作满意的因素主要有五个:成就、认可、工作本身的吸引力、责任和发展;引起工作满意感的一类因素称为激励因素。

11.保健因素:导致对工作不满的主要因素有:企业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工资、人际关系及工作条件等,将导致对工作不满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

12.本我:本我处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最模糊而不可及的部分。

13.超我: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它是人在儿童时代对父母道德行为的认同,对社会典范的仿效,接受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14.原始驱力:原始驱力是消费者的内部生理需要引发的驱力,它是无需习得的。

15.获得驱力:获得驱力或衍生驱力是经由学习,经由条件作用

而获得的驱力。

16.适度唤醒:是指个体的激活或活动水平,即个体处于怎样的一种惊醒或活动反映状态。

17.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种需要是按从低级到高级的层次组织起来的,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并要求得到满足。

18.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19.知觉:所谓知觉,是人脑对刺激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它是对感觉信息加工和解释的过程。

20.绝对阀值: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被称为绝对阈限。21.差别阀值:能够使个体感觉到的最小刺激变动量被称为注意点差异或差别阈限。

22.韦伯定律:个体可觉察到的刺激强度变化量ΔI与原刺激强度I之比是一个常数(K),即ΔI/I=K,这就是著名的韦伯定律。 23.态度:消费者对某一事物或观念所持有的正面或反面的认识上的评价,情感上的感受和行动上的倾向。

24.信念:消费者信念是指消费者持有的关于事物的属性及其利益的知识。

25.知觉风险:知觉风险实际上就是在产品购买过程中,消费者因无法预料其购买结果的优劣而产生的一种不确定性感觉。 26.个性:个性是指决定和折射个体如何对环境和出反应的内在心理特征。

27.口头传播:口传或口头传播是指个人之间面对面地以口头方式传播信息。

28.内部信息搜集:内部信息搜集是指消费者将过去贮存在记忆中的有关产品、服务的信息提取出来,以服务于解决当前问题的过程。

29.学习强度:学习强度是指习得行为或反应不被遗忘、能够持续的程度。影响消费者学习强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学习内容或学习事物的重要性,强化的水平或程度,重复的水平、产品或商标的表象。

30.外部信息搜集:外部信息搜集是指消费者从外部来源,如同事、朋友、商业传媒及其他信息通道获得的与某特定购买决策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31.情境因素:是指消费或购买活动发生时个体所面临的短暂的环境因素,如购物时的气候、购物场所的拥挤程度、消费者的心情等。

32.刺激的泛化:刺激的泛化是指消费者对某种特定刺激所作的反应会扩大到其他相似刺激的反应中。

33.角色差距:期望角色与实践角色之间的间距被称为角色差距 34.角色:角色是个体在特定社会或群体中占有的位置和被社会或群体所规定的行为模式。

35.角色冲突:角色冲突是指角色集中不同的角色由于在某些方面不相容,或人们对同一角色的期待和理解的不同而导致的矛盾和抵触。

36.家庭:家庭是指以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和收养关系为纽带而结成有共同生活活动的社会基本单位。

37.家庭生命周期:大多数家庭都会经历结婚成家、生儿育女、儿女成人自立门户、夫妻退休、丧偶等变化,家庭发展过程中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