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5 1:07: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教学设计

一、本教学设计主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2、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什么困难? 3、如何根据新课程理念,设计教学过程?

4、如何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学法、发挥评价作用、发展学生能力? 二、教材分析:

1、向量是近代数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2、向量的几何形式与代数形式的“双重身份”以及它的一套优良的运算系统使它成为“重要工具”和“桥梁”;

3、数量积的坐标表示为解决“形”中的长度、角度等问题带来了方便; 4、有助于理解和掌握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5、为学习物理等其他学科解决实际问题作准备; 三、教学目标分析:

⒈知识目标:(1)掌握数量积和模的坐标;

(2)掌握两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等价条件)、夹角公式.

⒉能力目标:(1)领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⒊情感目标:体验探索的乐趣认识世间事物的联系与转化.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数量积坐标表示的推理过程. 难点:公式的建立与应用.

五、学生分析:

1

知识上:学习过向量加减法坐标运算和数量积定义性质运算等;

认 知 方法上:研究过向量加减法坐标运算的推理过程;

主体 思维上:由经验型抽象思维逐渐过渡理论性严谨抽象思维;

能力上:主动迁移、主动重组整合的能力较弱.

六、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分析: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是通过同化和顺化而不断发展,

学习不是对教师所授予的知识被动接受,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学生真正获得知识的消化,是把新的学习内容正确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使其成为整个认知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在教学中,以向量为载体,按照“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思辩论证”的认识过程展开。通过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不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思考、探索,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索能力。同时采用电脑课件的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性和启发性,提高课堂效益;

2、运用“导学探究式” 教学方法;

3、本节课的基调定为,自主探索、民主开放、合作交流、师生对话、分层评价;

4、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过程. 七、学法指导:

1、根据本节课特点及学生的认知心理,把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会学习”

这一方面,学生在教师营造的“可探索”环境里,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善于观察类比、掌握规律、主动发现、积极探索质疑,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探索思维能力,设计转化、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

2、紧紧围绕数形结合这条主线;

3、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不断反思建构形成知识网络. 八.教学基本流程:

提供材料 导学诱思 设置情景 复习思考 提出问题 类比化归 探索研究 建模应用 学法指导 反思建构 分层评价 九.教学过程分析:

第一种:选择恰当的实例;

设新 (一) 置 第二种:从复习向量加减法的坐标运算开始; 课情引 景 入 第三种:开门见山直奔主题; 第四种:种提供材料,让学生发现问题;

(二)导学诱思、探索研究;教师通过学生已有经验,启发其思、疑、探,在讨

论、设计中得到问题的解答,培养其求异思维、创新能力的形成; (三) 建模应用;数学作为科学独立分支,其重要工具作用无处不在;关键是

否体会数学本质,构建数学模型使问题得到解决;

(四) 反思建构;学生在反思建构中,寻找知识、方法、能力、情感等方面的

收获规律,有利于纳入知识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五)分层评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针对性、 激励性、导向性、创新性;使评价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更符合新课程改革理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