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师范大学]2019年秋季《行政管理学》离线考核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0:20: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离线作业考核

《行政管理学》

满分100分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谈谈你对行政管理概念的理解。 [参考答案]:

行政管理是指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即国家行政机关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的活动。具体说来:

(1)行政管理主体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即行政机关。

(2)行政管理的客体是国家事务、社会公共事务和行政机关的内部事务。 (3)行政管理活动的根本原则是依法管理。

(4)行政管理关系国计民生,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2、什么是行政职能?行政职能具有哪些特点? [参考答案]:

行政职能,亦称政府职能,是行政机关在管理活动中的基本职责和功能作用,主要涉及管什么、怎么管、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

行政职能具有政治性与社会性、执行性与创造性、多样性与系统性、相对稳定性与动态性的特点。

3、人事行政与企业人事管理有哪些方面的区别? [参考答案]:

管理对象不同、管理权来源不同、权威性不同、性质不同、复杂性不同、法律规范程度不同。

4、选择合适的行政领导方式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 [参考答案]:

根据工作性质和内容的不同,根据工作机构、规章制度的不同,根据被领导者的素质的

不同,根据上下级关系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领导方式。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60分) 1、试论述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的关系。 [参考答案]:

(1) 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是辩证的统一,是不可偏废或分割的。

(2) 集体领导是个人分工负责的前提,个人分工负责是集体领导的基础。

(3) 集体领导的决策是个人分工负责的方向、目标,个人分工负责是集体领导意志实现的途径。

(4) 离开集体领导的个人分工负责就是无政府主义和自由主义;离开个人分工负责的集体领导,只能是“清谈馆”。

(5) 坚持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就要反对个人说了算和不敢负责的官僚主义倾向。

2、试论述我国行政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措施。 [参考答案]:

一、我国行政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行政监督体系整体功能不强

“我国的行政监督是一个多元化的体制,行政监督主体不仅是行政组织自身,还有政党、权力机关、司法机关、社会团体、公民及社会舆论。监督体系庞大,体多,机构多,方式和渠道多,这是一个优点。”但在监督实践中,彼此之间只有协调一致,密切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多元化监督体系的优越性。虽然各类监督主体都有监督权,但是行政监督中监督的范围不明确,责任不明确,以至于越权行事,滥用权力,互争管辖或互相推诿的情况时有发生,使行政监督出现“空白地带”,出现了办事拖拉、相互推委等不良现象。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监督机构的威信,也弱化了我国监督机制的整体效能。

(二)行政监督主体地位不高,独立性不够

从外部监督上看,我国人大的权力在理论上是最高的,但实际上某些地方人大都不能行使其最高权力,因为许多地方人大往往依附于当地政府。从内部监督上看,我国监督机构受双重领导,既受同级行政机关的领导,又受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事实上还受同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制约。上级对下级行政监督机关是业务指导关系,没有实质的领导权,而行政监督主

体更多的是依赖同级政府,受同级政府部门限制,由于受到这些部门的制约,监督机关很难将监察工作坚持到底,监督机关只会成为聋子的耳朵,是个摆设。

(三)行政监督立法滞后

行政监督是一种法制监督,这不仅意味着行政监督是对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情况的监督,也意味着行政监督应依法进行。行政监督必须依法进行,否则就会混乱不堪,导致监督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健全的监督法律体系是保证行政监督效能充分发挥的法律基础。一方面它赋予监督者以应有的权力,保障监督者的合法权益,使其更好地行使监督的权力,发挥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对监督工作加以规范和制约,确保监督工作能够在正常的轨道内运行,遏制监督领域腐败现象的发生。但从总体上讲,我国目前的行政监督立法还不完善,许多应当制定的法律一时还制定不出来。

(四)行政监督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

行政监督人员是行政监督的执行人员,行政监督工作的具体落实要靠行政监督人员去完成。在我国行政监督队伍中,某些人思想素质不高,他们对监督客体不敢监督,即使对他们有意见也不敢提。另外,许多监督人员业务能力也不高,随着我国加入WTO,与国际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可能出现内外联手的腐败问题和犯罪的国际化与高智能化,这对行政监督人员的业务能力也是一种挑战。

(五)行政监督方式单一,行政监督法规不完善

行政监督方式主要有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三种,而我国把监督的重点却放在“查错纠偏”工作上即事后监督上,事后监督往往是带有惩罚性的监督。这种“马后炮”式的监督忽视了事前预防性监督及事中的过程性监督。行政监督活动是一项经常性、连续性的活动,凡是有行政管理活动,就应伴随着对行政管理活动的监督。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行政监督法规也不太完善,没有相关的法律作保障,行政监督工作很难发挥其效能。

(六)不重视新闻舆论方面的监督

在社会监督上,公民的批评在某种程度上是有名无实。在现实生活中,压制、甚至打击报复群众监督的现象时有发生。各种群众团体、社会舆论的监督由于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其监督没有权威性和实效性。因此,对社会舆论方面的监督重视程度不够。

二、完善我国行政监督的措施 (一)建立行政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

加强行政监督,促进政府机关廉政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建立监督体系的协调机制,使隶属于各系统的监督主体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才能充分发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