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史(外国)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3 7:51: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济常识等方面的知识。

奥柏林的“编制学校”是一种慈善机构,是开发教区社会经济以及增进地区居民福利的重要手段。他在学前教育的思想和实践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2、 柯夏的托儿所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作为法国现代学前教育设施之一的托儿所的发展,得到巴黎第十二区区长柯夏的支持和帮助,他自己也开办了“模范托儿所”,他对法国托儿所的创立起了理论指导的作用。在他所著的《托儿所纲要》里说明了设立托儿所的理由和托儿所存在的意义。他认为,托儿所是最有效的公共的贫民救济设施,其次是教育设施,是公共的(贫民)救济设施中最为有效的、最现实、最有力的。

柯夏的“模范托儿所”基本上是模仿了维尔德斯平的幼儿学校,特别是模仿了注重对幼儿进行智育训练的做法,教育内容与初等学校完全一样,只是程度上有所差别。

柯夏在道德教育方面,和对待孩子的方法上比维尔德斯平幼儿学校更具有合理性和人道主义的特点。他主张,托儿所的教师要避免一切暴力、压制和暴燥行为,反对对孩子用简单的惩罚手段。另外,主张托儿所要培养孩子“对同伴宽大为怀的感情”;“公正的感情”;“说真话”;“服从纯朴”;“礼节、礼法和良好的仪表”等品德,幼儿教师首先要以身作责,为孩子们树立榜样。

3、 法国政府的学前教育政策和措施

法国政府看到托儿所的发展,也承认托儿所“不仅是照看和监督孩子,也是教育的机构”1833年颁布了《初等教育法》,规定:应把托儿所看做是初等教育的基础,要对托儿所给予财政上的援助。这是政府正式管理托儿所的开端。

1836年政府当局还试图将托儿所的管理权、监督权从妇女会的手中接收过来,作为公共教育部所管辖的学校。1837年发布了有关托儿所的最早的规定,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对托儿所的行政管理工作起了指导和约束作用。规定中就托儿所的性质和保育内容,托儿所领导者的资格,托儿所的教育方法等都作了规定。从这个规定可以看出,法国的托儿所虽然保留着慈善团体的性质,但已经完全成了公共教育学校的一部分了。1955年又颁布了“托儿所内部规章制度”对托儿所的性质、保育内容、时间和设施都有明确的规定。

4、 福禄倍尔幼儿园对法国学前教育的影响

29

最早将福禄倍尔幼儿园引进法国的是别劳男爵夫人,她为推广福禄倍尔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而积极的开展活动。福禄倍尔幼儿园对法国学前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为上层社会的幼儿创设的幼儿园。在次之前上层社会的儿童都是在自己的家里由专门的保姆或家庭教师进行保育和教育。

其次,幼儿园的设施、质量都比托儿所要好的多,费用也高,因而贫穷的市民和工人阶级家庭没有能力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幼儿园。正是福禄倍尔幼儿园的引进,致使法国的学前教育机构明显的形成了双轨制,即普通民众的孩子被送往专门接收劳动人民儿童的、数量较多的,简陋的托儿所;上层社会的儿童被送往为数极少的,条件优越的幼儿园。法国的学前教育便沿着这种等级性明显的双轨体制发展。

福禄倍尔对法国学前教育影响的第二个方面是将福禄倍尔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方法引入托儿所中,开始重视儿童的游戏和户外活动,并将“恩物”作为教具,对改革法国托儿所的保育内容和方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5、 巴黎公社的学前教育政策

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用革命的暴力推翻了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政权----巴黎公社。这是世界上无产者夺取和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勇敢尝试。巴黎公社虽然仅存了两个多月,但它的原则长存。

巴黎公社的教育政策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出了以世俗的教育代替宗教教育。要求将一切宗教的象征,包括神像、教义、神学书籍和祷告从各级各类的学校中清除出去。把学前教育机构从教会势力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使其经过改造,成为新的、为劳动人民服务的幼教机构。

(2)巴黎公社把保护母亲和儿童看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并拟定了设立托儿所的详细方案。从其事业发展的角度来关心和爱护、培养下一代,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6、 分析19世纪末的“母育学校”的特点

1840年法国教育部长卡尔诺提出把“托儿所”改为“母育学校”。1881年法国才正式开始采用这个名称。1881年法国政府颁布了法国历史上实施最长久的一个教育法令《费里教育法》,对“母育学校”作出了如下定义:“母育学校”是初等教育的实施,那里的男女儿童将共同接受体、德、智全面发展的教育。

30

近代法国的母育学校有几个主要的特点:一是,特别的偏重于智育,学习范围较广泛;二是清除了宗教教育的内容,而代之以资产阶级的道德教育;三是注意让儿童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实用知识;四是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进行教育;五是采取直观教学法,注意儿童的游戏活动。

母育学校在保育内容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知识分量过重,对儿童的作业时间没有限定,使母育学校充满了小学教育的气息,母育学校的教师大把的精力都放在多教孩子学知识方面,忽略了应以照料和监护好儿童为主要任务。母育学校应很好的承担起如同母亲一样的责任,给予儿童很好的照顾。由此可见,19世纪开始的把初等学校的教育内容作为托儿所的保育内容,借以谋求儿童智力发展的倾向,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在法国已得到不少的批评。

7、《费里教育法》

1881年和1882年法国政府颁布了法国历史上实施最长久的一个教育法令《费里教育法》,这个法令中确立了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条原则,并规定初等教育中免费的原则同样适用于母育学校。《费里教育法》规定:以实施“母性养护及早期教育”为宗旨,将国内的幼教机构改称母育学校,并将其纳入公共教育系统,招收2-6岁的幼儿,实行免费,统一教育。《费里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法国近代资本主义教育制度的初步确立,对法国学前教育也有重要的影响。

第三节 德国的学前教育

1、巴乌利美保育所

巴乌利美保育所是由巴乌利美侯爵夫人于己于1802年设立大的一个保育所,它是作为一个救济贫民的设施而产生的。招收对象是1-4岁半的农村孩子,是季节性的拖儿所。由12名贵夫人来轮班监督保育所的工作。

巴乌利美保育所为幼儿们提供干净整洁的衣服和富有营养的食物,为幼儿们安排有规律的生活,而且鼓励户外游戏,给孩子们讲授知识,进行道德教育,这些方面都有利于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对这些贫苦的孩子们来说,这里的生活非常的幸福和快乐。

巴乌利美夫人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对于贫穷的母亲们的深刻理解和对穷苦孩子们健康的关心而建立起来的。是德国最早的幼儿保育和教育设施,被人们所关注,成为德国教育史上光辉的一页。

31

2、德国各邦的学前教育政策

1827年,德国的普鲁士政府发出“迅速建立幼儿学校”的号召,但提供的实际帮助和支持非常的有限。1839年,德国政府内务部制定了关于托儿所各方面事物的规定,代表了当时德国各帮的学前教育政策,有以下特点:

第一,贯彻控制但不给予支持,仍然把托儿所规定为“私人的慈善设施”因此丝毫看不出国家在设立托儿所方面的积极态度。

第二,坚决反对在托儿所里进行读、写、算等方面的知识教学,认为贫民幼儿设施应该主要是为幼儿提供安全的住所和良好的照顾的场所,因此采用“托儿所”的名称,以区别于英国的“幼儿学校”。把托儿所的工作人员称作“保育员和监护人”,而不是“教师”。

第三,鼓励儿童在室外进行轻松愉快的游戏活动,为了将来注定要从事“艰苦的劳动”的孩子们具有健康的身体。为将来成为劳动者作准备。

第四,强调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对下层贫民阶级的儿童,培养他们具有顺从,守纪律、勤劳、节制等品质。

由此可见,德国各邦对贫民幼儿所采取的教育政策,一般都贯穿了维护社会治安和统治秩序的基本思想,控制但不予以支持。但这些教育政策又多多少少的引进吸收了英国幼儿学校的作法,如注重幼儿的室外游戏等,促进了德国幼儿教育的发展。

3、佛利托娜幼儿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佛利托娜幼儿学校是一所私人慈善性质的学前教育机构。佛利托娜是新教派的牧师,曾参观了英国很多的幼儿学校,在自己的教区内建立了一所幼儿学校,招收了40名贫苦的工人阶级的孩子。一是要保护工人们的孩子不生病,不受伤,增强他们的体质;二是要注意他们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防止他们养成粗野、放纵、懒惰和不讲卫生等恶习;三是通过让幼儿从事编制劳动,来养成他们勤劳的习惯。

佛利托娜幼儿学校有着丰富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1)重视幼儿的游戏活动。在幼儿园中给幼儿提供了良好的游戏活动的场所和游戏器诫,任他们自由的跑、跳和做游戏。(2)重视幼儿的知识教育、宗教教育和道德教育。采取轻松愉快的游戏式的教学。

总的来说,佛利托娜幼儿学校的最终目的主要在于对工人阶级的孩子进行宗教教化和道德教育。适合德国教育政策的要求,他的影响非常的广泛,在他之后又建立起了二十多所类似的机构,在德国形成了佛利托娜幼儿学校运动,对德国各邦学前教育的发展起了积极的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