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简答汇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9 19:33: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 简述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的原因。其原因包括:10)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

上产生的,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有什么样的客观经济条件,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规律。2)都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的创造或指定它。3)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2. 简述自然经济的基本经济特征。1)自然经济是与低下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形

式。2)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封闭型经济3)自然经济是直接的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形式。

3. 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1)劳动二重性学说是

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坚实基础2)劳动二重性学说史剩余价值理论建立的重要基础3)劳动二重性学说史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及其他一系列理论建立的理论基础

4.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私人劳动和社会

劳动的矛盾决定和影响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私有制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直接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5. 世界货币的主要作用是1)作为购买手段,用来购买外国商品2)做为支付手段,用来

清场国际贸易差额或债务3)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由一国转移到另一国

6. 简述剩余价值率(m')的表示方法。有两种1)物化劳动表示法,即m’=剩余价值/可

变资本=m/v.该公式表示在雇佣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的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占多少份额。2)活劳动表示法,即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该公式表明,在公认的一个工作日的全部劳动时间中,有多大部分用于补偿劳动的价值,多大部分用来无偿的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

7. 简述产业资本的定义及其循环型式和职能形式。1)产业资本是指投在工业、农业、建

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是能够实现价值增值的资本2)产业资本的循环是指一次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的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8. 简述论断资本主义阶段存在竞争的原因。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根本

特征,但是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其原因在于:1)垄断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只要商品经济存在,竞争就必然存在。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竞争不可避免。2)垄断组织不可能囊括所有的生产部门和企业。在垄断组织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还存在着大量非垄断的“局外企业”3)为了各自利益,各个垄断组织和垄断资本家之间也始终存在着竞争。

9. 简述资本主义垄断阶段银行的新作用及其具体表现。1)银行垄断形成后,银行的作用

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普通的信贷中介人变成了万能的垄断者2)具体表现在①银行垄断形成后,有足够的货币资本为企业提供巨额,长期贷款,而工业企业需要的巨额贷款只能从大银行取得,大银行与大企业之间建立起了长期而固定的联系②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大银行必然十分关心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通过采用扩大或缩小贷款规模等办法来影响和控制企业,甚至决定企业的命运。③大银行的重要作用,也使得大工业企业试图通过各种途径来控制大银行

10. 简述资本积聚和资本根本集中的关系。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

联系在于,资本积聚加速资本集中,资本集中反过来加速资本积聚。区别在于①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的自我积累,资本集中则是若干单个资本的合并或联合。②资本积聚是单个资本家依靠剩余价值资本化实现的,它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资本集中则是通过原有资本在资本家之间重新分配实现的,它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③资本积聚要受资本积累的限制,它的增长速度比较缓慢,资本集中则不受资本积累的限制,它的增长速度比较快。

11.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基础。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12. 简述市场规则的内容。市场规则是指以法律、法规、契约、公约等形式确定下来的各市

场主体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市场规则可以分为市场进出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等几个方面。1)市场进出规则,即市场主体和市场客体进入或退出市场的行为准则与规范2)市场竞争规则,即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应遵循的行为准则。3)市场交易规则,即各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规范。

13. 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2.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3.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4.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5.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14. 简述处理好积累和消费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应遵循以下原则1.必须在生产发展和国民

收入增长的基础上,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要做到二者兼顾。2.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要和生产资料与消费资料的实物比例相适应,避免结构上出现过大的缺口。3.正确安排社会消费与个人消费之间的比例4.在一定时期,确定一个合理的积累率。从国民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总体上应该逐步提高消费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15. 简述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以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为基本出发点的

原则2以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依据的原则3依法制化管理为目标的原则4以社会保险为主,商业保险为辅的原则

16. 简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1生产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精尖产品及

工艺技术的出现,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和协作得到进一步增强,形成了全球性的生产体系,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2贸易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扩大,国际贸易在范围、规模、程度等方面迅速增长,形成了全球性的贸易体系。3资本全球化,是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果果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加快,数量剧增,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市场。

17. 经济全球化对房展中国家有何影响?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机

遇也有挑战。1)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的机遇主要表现在①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升级②经济全球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③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④增加了发展中国家改革发展的动力2)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给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主要表现在①经济全球化增加了发展中国家出现经济波动的可能性②经济全球化扩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③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管理经济的职能④经济全球化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8. 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问题上,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的分歧和对立,发展中国家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必然要经过长期而艰苦的努力1)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最根本的是要靠自身的经济发展2)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新秩序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国际经济旧秩序中的有用资源3)在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过程中,要加强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合作。

19. 简述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1)实行对外开放是适应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

需要2)对外开放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完善的需要3)对外开放是适应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4)对外开放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求5)对外开放是适应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

20.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实行对外开放要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1)对外贸易规模有望日

益扩大,贸易环境有望日益改善,但贸易条件恶化和贸易摩擦频频出现也不容忽视2)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获得后起者优势,从而有助于促进国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但却容易造成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依赖3)引进和利用外资能够弥补国内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不足,但却影响和制约了国内民族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21. 简述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意义。1)学习政治经济学是学习其他经济学科的理论基础2)学

习政治经济学是树立科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3)学习政治经济学是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理论依据。

22. 简述垄断价格的含义及其基本形式。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依

靠其垄断地位规定的产品价格,它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基本形式。1)垄断高价是垄断组织出售商品时规定的大大高于商品价值和生产价格的市场价格2)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向非垄断企业,小生产者和经济落后国家购买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的价格

23.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新特点。1)按劳分配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2)按

劳分配主要是以企业为单位进行3)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受市场机制和货币工资形式的制约。

24. 简述决定和影响国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1)通过增加投入的生产要素数量来实现国

民收入增长2)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实现国民收入增长3)通过节约生产资料实现国民收入增长。

25. 简述重商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

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资本主义的发展相适应的。其主要观点是1)货币金银等同于财富,一国拥有的金银越多,财富的数量就越大。2)一国国内贸易只是改变了财富在国民间的分配,不能增加本国财富,只有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大于进口时,才能增加本国的货币量,及增加本国的财富3)一国的财富增加是建立在另一国财富减少的基础上的4)在对外贸易中,国家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限制进口,扩大出口,以增加本国财富

26. 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基本内容是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

间决定的,决定单位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承认的只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社会价值2)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进行,实行等价交换,商品交换若不能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的劳动耗费就得不到补偿,从而导致生产缩减,在价值实现过程中,实行等价交换原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要求。

27. 简述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区别。区别主要有1)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固定资本的价值

逐步转移到新产品中去,流动资本的价值则是一次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2)周转时间不同,固定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较长,流动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相对较短,在固定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里,流动资本可完成多次周转3)资本回收方式和期限不同。固定资本的价值是一次全部预付出去,逐次从流通中收回,全部预付资本价值回收期较长,流动资本的价值也是一次全部预付出去,但它一次便可从流通中收回来,因此回收期相对较短4)物质更新方式不同,就物质形态而言,固定资本各要素在其使用寿命借宿前不需要更新,而流动资本的要素则需要不断在物质形态上更新。

28. 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双重作用。1)经济危机造成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和社会

财富的巨大浪费,着充分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已经尖锐到只能通过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方式,强制性的破坏一部分生产力来实现社会再生产所需要的比例关系。2)经济危机对经济发展具有强制的暂时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表现为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和浪费,把社会生产力调节到与相对狭小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大体相适应的状态,暂时缓解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对立,从而使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得到重构,是资本主义生产在倒退之后还能得以继续进行。

29. 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殊性的主要表现。1)在所有制结构上吗,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再分配制度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在宏观调控上,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30. 简述我国对外开放的战略层次。1)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在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中处于前

沿阵地,是对外开放的窗口2)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技术开发区3)沿江、沿边和内陆中心城市。

31. 简述市场配臵方式的长处。主要变现在1)调节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引

导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按照市场需要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把社会资源配臵到效率较高的环节中去。2)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迫使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节约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实行优胜劣汰,给微观经济主体以压力和动力,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

强企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开拓进取的活力。

32. 固定资本磨损的原因。包括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个部分,发生有形磨损的原因主要有

两个1)生产过程中的使用造成的磨损2)由于自然力的影响引起的磨损。发生无形磨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生产同样设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从而使原有固定资本的价值相应下降。2)由于新技术的发明与应用,生产出了效率更高的机器,使原有机器贬值。

33.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体现。1)在整个社会收入分配中,虽然

存在多种分配方式,但由于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所以按劳分配必然是主体。2)在公有制企业劳动者的收入分配中,尽管收入来源捉奸多样化,股息、债券利息等非劳动收入增加,但按劳分配的收入仍占较大比重3)公有制企业劳动者按劳分配的收入量,是其他所有制经济活动中劳动者收入水平的参照标准。

34. 简述处理积累和消费的关系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必须在生产发展和国民收入增长

的基础上,使积累和消费都有所增长,做到二者兼顾。2)积累和消费之间的比例,要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实物比例相适应,避免结构上出现过大的缺口3)正确安排社会消费与个人消费部分的扩大是一个基本趋势,应该不断提高社会消费的比重。4)在一定时期,确定一个合理的积累率,着既要根据经验数据,又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种因素的变化调整积累率,从国民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看,总体上应该逐步提高消费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35. 简述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对策。1)增强经济实力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根本保证2)加

强国际合作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必由之路3)建立预警机制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

36. 简述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1)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即剩余价值率的高低2)社会劳动

生产率的水平。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商品价值量应相应降低,这不仅影响相对剩余价值量,而且资本家可以在他所享用的消费品不减少甚至增加的情况下,减少个人消费,扩大积累3)所使用的资本和所消耗的资本之间差额的大小,所使用的资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全部发挥作用的资本,所消耗的资本是指逐年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资本价值,他们之间的差额越大,提供无偿服务的劳动资料就越多,越有利与资本积累4)预付资本量的大小,在剩余价值率一定的条件下,预付资本量越大,获取的剩余价值量也越大,资本积累的规模也会越大

37. 简述产业资本循环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1)在购买阶段,资本采取的是货币资本的形

式,货币资本的职能就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2)在生产阶段,资本采取的是生产资本的形式,生产资本的职能就是生产剩余价值3)在销售阶段,资本采取的是商品资本的形式,商品资本的职能就是实现剩余价值

38. 简述垄断利润的最终来源和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途径。垄断利润的最终来源是雇佣工人

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获取垄断利润的主要途径有1)垄断企业的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2)通过高价出售和低价购买生产资料,占有非垄断企业和小生产者的一部分价值或剩余价值3)通过高价出售消费品,把工人和其他消费者的一部分收入转化为垄断利润4)通过资产阶级政府对国民收入作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占有一部分社会财富5)通过对外投资和不等价交换,占有其他国家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39. 简述我国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必须坚持的原则。1)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必须有利于提

高国内的经济效益2)必须把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和独创结合起来,在学习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加以改进和创新3)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必须注重保护国内民族产业的发展

40. 简述经济特区的含义及其主要特点。经济特区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在一个国家或地

区内,划出一定的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施特殊经济政策的区域。主要特点包括1)经济发展以吸引和利用外资为主2)经济活动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生产以外销为主3)所有制结构以三资企业为主4)经济活动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实行市场调节5)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特区政府具有更大的自主权,主要表现在审批建设项目,财政,外汇等方面

41. 简述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1)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平均熟练程度越

高,劳动生产率越高2)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科学技术越发展,并不断运用于生产过程,越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形式,包括劳动组织和生产管理等状况,对劳动生产率有重大作用。4)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生产资料的数量是否充分,质量和效能如何,直接决定着劳动生产率。5)自然条件,包括对自然资源和自然力的利用,对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影响很大。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是上述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劳动者生产经验的积累,劳动生产率变化的总趋势是不断提高。

42. 简述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的区别。固定资本和流动

资本的划分,与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根本不同的:1)两者划分的根据不同。前者是根据资本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而划分的,后者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而划分的。2)两者划分的内容不同。不变资本包括用于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资本,而固定资本只包括用于劳动资料的资本,可变资本只是用于劳动力的资本,而流动资本却包括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资本。3)两者划分的目的不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真正源泉,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43. 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出现的新特点。第二次世界大

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再生产周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1)危机周期的长短不规则,周期性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2)周期进程中的阶段交替界限不清,每一阶段的特征不明显3)危机的程度有所减弱,但生产过剩和失业却成为周期的经常现象4)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

44. 简述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有1)

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2)资源禀赋的差异3)分工水平的差异4)区域经济结构的差异5)社会历史的差异。

45. 简述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主要采取的形式。对外承包工程是指一个国家的对外承包公司承

揽的外国政府,国际组织和私人企业主的建设项目、物资采购和其他承包项目的一种经济合作形式。目前,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主要采取的形式有:1)独立承包,即通过国际投标获得项目,负责提供建设项目所需要的全部设备、建设材料和人力。2)承包一个项目中的一部分3)同外国公司合作承包建设项目4)只承包工程的劳务部分

46. 简述市场配臵方式的不足。主要表现在1)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容易造成经济总量的失

衡2)市场规律的作用会引起贫富差距的扩大,甚至出现两极分化,难以实现社会公平共同富裕,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增长3)市场对于解决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等问题显得无能为力,如果听任市场的自发作用,反而可能对生态环境和外部经济带来害处。 47. 简述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利润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1)剩余价值率

的高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剩余价值率越高,利润率也越高,反之则相反,2)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就某个部门来说,利润率和资本有机构成按相反方向变动,该部门平均资本有机构成越低,其利润率也就越高,就同一部门内部的各企业来说,资本有机构称高的企业利润率也相对较高,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企业只能获得较低的利润率升甚至亏本3)不变资本的节约,节约不变资本,可以使资本家的预付资本量减少,从而提高利润率,节约不变资本,可以减少商品价值中生产资料价值转移的部分,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率4)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同量资本所带来的剩余价值也就越多,从而年利润率也就越高,反之则相反。 48. 简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1)生产的高度社会化为社会主义生产创造

了必要的物质条件。资本主义生产力越发展,就会为进入社会注意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使人类社会更接近社会主义。2)管理的社会化为社会主义准备了可供借鉴的经营和管理方式3)资本的社会化为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创造了条件。资本主义最终将被社会主义取代,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一个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49. 简述现代农业具有的基本特征。1)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农业生产基本实现规模化经

营2)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充分运用,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生物化程度得到大幅度提升3)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性改变,基本摆脱靠天吃饭的状况

50. 简述经济全球化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主导的经济运动,它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必然朝着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方向发展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是更好的发挥。具体包括①生产全球化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要素优势得以充分发挥②贸易全球化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德要素优势迅速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利益优势③金融全球化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提供了便利条件。2)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掌控世界经济的运行3)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转移国内经济矛盾。具体包括①生产全球化可以使发达国家把过剩的生产能力转移到其他国家,一方面可以缓解国内的供需矛盾,延长国内经济危机的爆发周期,另一方面还可以从海外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②贸易全球化使发达国家的商品找到了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当国内发生经济危机时,可以通过海外市场减缓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③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使一些发达国家找到了更加便利的方式向其他国家转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