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复习题(附答案)(3)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22:44:0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复习题(附答案)(3)

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1.请你参加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学习活动,并完成下列题目。 (1)请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填写相应的节日名称。 ①农历九月初九日,有敬老和登高的风俗。________

②公历5月第二个星期日,用康乃馨花表达感恩之情。________

(2)请根据下表显示的调查结果,回答下面的问题。认同程度调查结果统计表

①请简要概括青年人对中国传统节日和“洋”节日的认同情况(不超过25个字)。 ②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请谈谈看法。 【答案】(1)重阳节;母亲节

(2)①更喜欢“洋”节日或对“洋”节日的认同度高于中国传统节日。②“洋”节日较传统节日形式新颖活泼,新鲜感强,符合青年人的好奇心和求新的心理。

【解析】【分析】(1)本题是对传统文化的考查。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作为学生应该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这些不光要从书本上学习,也包括从家庭学起,从社会生活中学习。

(2)本题是对图表转换能力的考查。首先要搞清表头,也就是本表是对什么的调查。本表是对各个年龄段的人对于中西节日认同度的调查统计表。结合上面的各项数据,不难得出相应的答案。

【点评】(1)文化常识知识内容丰富,重在平时的积累,但然这里的积累不是限于书本的。

(2)图文转换题一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认真审题,整体看图。2.注意部分和细节。3.表面描述。4.深层寓意。5.语言表述要简洁明确。图表题综合考查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要求考生根据图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性的信息,或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这类题型属于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能力层级高。

2.(2017·北京)名人故居是北京的历史文化名片。参观这些故居,是了解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营养的重要途径,请你根据要求,完成各小题。

(1)下面是名人故居分布图。请你根据提示语,判断途中【甲】处是哪一位名人的故居。

提示语:《骆驼祥子》描写社会各色人物,展现北平生活画卷。

(2)在鲁迅博物馆,四位同学观看了《朝花夕拾》的展品,联想这部散文集,颇有感触。下面是他们分别在参观记录本上写下的感受,其中比喻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百草园见证了鲁迅美好的童年岁月,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那多彩的生活场景,好像色彩斑斓的图画,然我沉醉其中。

B. 长妈妈给童年的鲁迅讲故事,还为他买《山海经》……这些小事如同涓涓细流,流淌在鲁迅的记忆里,也让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的淳朴与善良。

C. 藤野先生的无私帮助和真诚关怀,对于遭遇困境的鲁迅来说,犹如冬日的暖阳,这样的老师让我肃然起敬。

D. 《朝花夕拾》在平静的叙述中富有深长的韵味,如同一首热烈而激昂的乐曲,令我回味无穷。

(3)下面是参观郭沫若故居后,一位同学写的参观记录和他未完成的一副对联。请你根据

他的参观记录,在对联处写出词语,将这副对联补充完整。

【参观记录】

时间:2017年4月13日 地点:郭沫若故居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女神》是他的第一本诗集,出版于1921年8月。《女神》开一代新诗风,是中国自由诗的代表作。 他还是一位史学大家,潜心研究甲骨文。 他制作的《屈原》是历史剧的先锋之作。 【对联】

上联:诗坛领袖,________新诗风,《女神》为自由诗典范 下联:话剧大家,改变老故事,《________》乃历史剧先锋

(4)校学生会准备举办介绍名人故居的专题展览,下面这段文字是为展览拟写的前言,从上下文看,前两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后三句中有一个句子两处表达欠妥,请你分别找出来并加以修改。

①盛春时节,漫步京城,吸引你的是争艳的百花,还是静穆的名人故居。②轻唤一阵阵袭人的花香只会令你享受身心的愉悦,而徜徉于一座座名人故居,却会让你经受精神的洗礼。

③走近为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李大钊,我们敬佩他的革命志向;走近为民族解放而四处奔走的宋庆龄,我们赞叹她的爱国情怀;走近为唤醒民众而笔耕不辍的鲁迅,我们钦佩他的斗争精神……

④这些名人故居的静穆,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平凡人生,展示着他们的崇高精神。 ⑤走进故居,亲近名人,去了解他们的人生,去传承他们的精神吧! 标点符号修改:________ 句子修改:________ 【答案】 (1)老舍

(2)D (3)自创

;屈原

(4)①句中的“。”改“?”

;④句应改为“这些静穆的名人故居,仿佛在诉说着他们的非凡人生,展示着他们的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