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4:58: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抗滑桩(人工挖孔桩)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市中心城区污水截流项目的二期高桥河段工程,由于受截污管线的地质、地形、地物影响,设计中考虑了采用人工挖孔桩作抗滑的方式,加固现有河堤。

抗滑桩的主要分布情况如下: 序号 1 2 3 4 5 里程桩段 2+810.6~2+607.8 2+420~2+155.8 2+155.8~1+760.1 1+667.4~1+576.2 1+479.8~1+342.7 地质概况 开挖沿人工堡坎、挡墙基础开挖,这些基础放置于土、石不等,易产生变形破坏。 此段斜坡易产生变形、滑移、不移定。 局部堡坎地带有不移定因素。 此段为人工松散堆积、斜坡、开挖将引起斜坡不稳,易发生滑移。 此段如切岩引起顺层滑移,不稳。 孔桩技术参数:

原设计孔径D=800,现按孔径D=950加钢筋砼护壁成孔内配φ6@20护壁砼为C20。抗滑桩主筋为Φ18@200,螺旋箍为φ10@200/100。桩孔中心线与沟管中心线间距1.5m,孔桩中心间距3.2m,孔深应是素土以上桩长与嵌岩长度(是素土以上桩长的0.8倍)之和,如素土部份不足1m时,嵌岩深度应不小于1.5m。且孔深应满足地勘验槽要求。 二、工期及劳动力、机械设备安排

本工程总工期120日历天,截止日期2005年4月10日。根据总进度计划,孔桩施工与管沟施工为同一工作面,因此孔桩必须尽快完成,以便提供沟管施工的作业面,因此,孔桩施工截止时间为2005年1月

30日。

根据工期要求及现有作业面,以两人为一组,应满足全部孔桩同时开挖情况下的工人数及相应机具、设备,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孔桩工 炮工 砼工 钢筋工 名称 数量 350人 30人 10人 20人 备注 考虑轮休班 考虑轮休班 考虑轮休班 考虑轮休班 完好无损 能正常使用 能正常使用 能正常使用 提升设备(绞架、吊桶) 180副 空压机 潜孔钻 污水泵 15台 15台 35台 三、施工顺序

(1)人工挖孔加固桩的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第一节桩孔挖土→护壁钢筋绑扎→支模浇筑第一节护壁混凝土→作十字线和标高线→安装运输设备和照明设施→下一节护壁施工→校核直径和垂直度→护壁钢筋绑扎→浇筑护壁混凝土→按下一节护壁方法循环施工直到最后一节护壁→清理孔底残渣并验孔→钢筋笼的制作、安装、校正→浇筑孔桩填心混凝土。

(2)成孔

1)桩中心控制,按轴线纵横拉广线,两广线交叉点为桩中心。从交叉处吊线锤,检查挖孔桩的成孔垂直度。

2)加固桩施工时要跳孔开挖,不能全面开挖,避免坍塌,把孔桩进行编号,第一次开挖1、3、5、7……,待第一次孔桩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开挖2、4、6、8……号孔。

3)由于此工程所处位置原为河道,所以淤泥质土可能较厚,开挖时按要求在孔桩护壁内配筋。

4)孔桩开挖采用绞盘进行垂直运输,要经常检查垂直运输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5)每孔至少配两人一组,一个在底下挖,一个在上面吊运,并经常保持联系,随时撑握孔桩内情况。

6)孔桩挖完毕,应由地勘部门、业主及设计院有关人员到现场共同检查、认定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7)孔桩开挖时需做好护壁。 (3)护壁施工

1)桩护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壁厚8厘米,内配φ6@200双向钢筋网片。

2)第一节挖深0.5米,视地面土质情况而定,安装护壁钢模板,浇灌混凝土护壁。为防止地表水流入和土、石块落入伤人,第一节须高出地表20cm。

3)往下施工时以每节作为一个施工循环(即挖好每节土后接着浇灌一节混凝土护壁)。一般土层中每节高度为1米,在流砂、淤泥质地区每节高度宜小0.5米。特殊地质下视流砂情况再作特殊处理。护壁混凝土的内模拆除,根据气温情况而定,一般应在24小时后进行。

4)若遇流砂、淤泥质层,应先打入钢套筒,再挖取中心的土,再打再挖,直至浇筑该护壁高度,以防流砂或淤泥质下塌回填,使桩孔难于下挖。在浇护壁时,边浇边从上抽取钢套筒,如抽不出,可丢弃。

5)为便于井内组织排水,在透水层区段的护壁预留泄水孔(孔径与水管外径相同),以利接管引水,并在浇灌混凝土前予以堵塞。

6)为保证桩的垂直度,要求每浇灌完一节护壁,须校核桩中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