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22 18:07: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
一、基本内容
电解质溶液属第二类导体,它之所以能导电,是因为其中含有能导电的阴、阳离子。若通电于电解质溶液,则溶液中的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同时在电极/溶液的界面上必然发生氧化或还原作用,即阳极上发生氧化作用,阴极上发生还原作用。法拉第定律表明,电极上起作用的物质的量与通入的电量成正比。若通电于几个串联的电解池,则各个电解池的每个电极上起作用的物质的量相同。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行为,可以用离子迁移速率、离子电迁移率(即淌度)、离子迁移数、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和离子摩尔电导率等物理量来定量描述。在无限稀释的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遵循科尔劳施离子独立移动定律,该定律可用来求算无限稀释的电解质溶液的摩尔电导率。此外,在浓度极稀的强电解质溶液中,其摩尔电导率与浓度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据此,可用外推法求算无限稀释时强电解质溶液的极限摩尔电导率。
为了描述电解质溶液偏离理想稀溶液的行为,以及解决溶液中单个离子的性质无法用实验测定的困难,引入了离子强度I、离子平均活度、离子平均质量摩尔浓度和平均活度因子等概念。对稀溶液,活度因子的值可以用德拜-休克尔极限定律进行理论计算,活度因子的实验值可以用下一章中的电动势法测得。
二、重点与难点
1.法拉第定律:Q?nzF,式中法拉第常量F=96484.6 C·mol1。若欲从含有M-
Z?离
子的溶液中沉积出M,则当通过的电量为Q时,可以沉积出的金属M的物质的量n为:
n?QQQM,式中M为,更多地将该式写作n?,所沉积出的金属的质量为:m?ZFZFZ?F金属的摩尔质量。
2.离子B的迁移数:tB?3.电导:G?QBIB,?tB?1 ?BQI11AA-
???κ (?为电导率,单位:S·m1) Rρlll A电导池常数:Kcell?4.摩尔电导率:?m??Vm??m的单位:S?m2?mol?1)
?c (c:电解质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mol·m3,
-
?5.科尔劳施经验式:?m??m(1??c)
??6.离子独立移动定律:在无限稀释的电解质C??A??溶液中,?m?????m,?????m,?,
式中,??、??分别为阳离子、阴离子的化学计量数。
?7.奥斯特瓦尔德稀释定律:设?m为弱电解质C??A??浓度为c时的摩尔电导率,?m
为该电解质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则该弱电解质的解离度为:???m??m
若弱电解质为1-1价型或2-2价型,则此时弱电解质化学式为CA,其解离平衡常数为:
2?mc?2cK??θ?????
1??c?m(?m??m)c?该式称为奥斯特瓦尔德稀释定律。
8.电解质C??A??的溶液中离子的平均质量摩尔浓度m?和平均活度因子??:
???????????, m??mm????????式中,???????
9.电解质C??A??的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活度:
a????m?m?a??, ??m?m?10.电解质B(C??A??)的溶液的活度aB及离子的平均活度a?:
???a??a? m?a???(?) ?m211.离子强度:I?12?mizi
aB?a???i12.德拜-休克尔极限公式:lgγi??Azi2I (I<0.01mol·kg1)
-
lgγ???Az?z?I (I<0.01mol·kg-1) lgγ???Az?z?I1?aBI (I<0.1mol·kg1)
-
三、习题的主要类型
1、利用法拉第定律计算电极上与发生反应的物质相关的物理量。(例8-1)
2
2、计算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率、电迁移率、迁移数。(例8-2、例8-3) 3、计算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及离子的迁移数。(例8-4、例8-5) 4、用图解法强电解质溶液的极限摩尔电导率(例8-6);用科尔劳施定律求强电解质或弱电解质的极限摩尔电导率。
四、精选题及解答
例8-1 298.15K及101325Pa下电解CuSO4水溶液,当通入的定量为965.0C时,在阴极上沉积出2.859×104kg的铜,问同时在阴极上有多少H2放出?
-
解 在阴极上发生的反应:
12 Cu2?(aq?)e????12Cu(s) H?(aq)?e????12H2(g)
在阴极上析出物质的总物质的量为 nt?{965.0}mol?1.000?10?2mol 965001而 nt?n(12Cu)?n(2H2)
2.859?10?4 n(Cu)?{}mol?8.999?10?3mol -363.54?10212故
?2n(1?8.999?10?3}mol 2H2)?{1.000?10 ?1.00?10mol?3?411 n(H2)?12n(2H2)?{2?1.00?10}mol?5.00?10mol
?3
VH2?n(H2)RTp(5.00?10?4)?(8.314)?(298.2)3?{}m 101325 ?1.22?10?5m3
例8-2 用界面移动法测定H+的电迁移率时,751s内界面移动4.00×102m,迁移管两极间的
-
距离为9.60×102m,电势差为16.0V,试计算H+的电迁移率。
-
解 H+的移动速率为
4.00?10?2}m?s?1?5.33?10?5m?s?1 r(H)?{751? 由 r(H)?U(H)??dE得 dl3
U(H?)?r(H?)(dE?1)dl ?{5.33?10?5?(16.0-12?1?1)} m?s?V
9.6?10?2 ?3.20?10?7m2?s?1?V?1-
-
例8-3 在291.15K时,将0.100mol·dm3的NaCl溶液充入直径为2.00×102m的迁移管中,管
中两个电极(涂有AgCl的Ag片)的距离为0.200m,电极间的电势降为50.0V。假定电势梯度很稳定,并已知291.15K时Na+和Cl的电迁移率分别为3.73×108 m2·s1·V1和5.78×10
-
-
-
-
-8
m2·s1·V1,试求通电30分钟后,
-
-
(1) 各离子迁移的距离。
(2) 各离子通过迁移管某一截面的物质的量。 (3) 各离子的迁移数。
解 (1) ? r(Na)?U(Na)??dEdE, r(Cl?)?U(Cl?) dldldEtdl50.0 ?{(3.73?10?8)?()?(1800)}m
0.200 ?1.68?10?2m? l(Na?)?r(Na?)t?U(Na?)dEtdl50.0 ?{(5.78?10?8)?()?(1800)}m0.200 ?2.60?10?2ml(Cl?)?r(Cl?)t?U(Cl?)(2)
n(Na?)?π r2l(Na?)c(Na?) ?{3.14?(1.00?10?2)2?(1.68?10?2)?(0.100?103)}mol
?5.28?10?4moln(Cl?)?π r2l(Cl?)c(Cl?) ?{3.14?(1.00?10?2)2?(2.60?10?2)?(0.100?103)}mol
?8.16?10?4mol(3)
4
n(Na?)t(Na)?n(Na?)?n(Cl?)??4
??5.28?10?0.3935.28?10?4?8.16?10?4
n(Cl?)t(Cl)?n(Na?)?n(Cl?)?4
?8.16?10?0.6075.28?10?4?8.16?10?4 或 t(Cl?)?1?t(Na?)?1?0.393?0.607
例8-4 298.15K时,某电导池中充以0.01000mol·dm3KCl溶液,测得其电阻为112.3?,若改
-
充以同浓度的溶液X,测得其电阻为2184?,试求溶液X的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已知298.15K时,0.01000mol·dm3KCl溶液的电导率为κ=0.14106S·m-1,溶剂水的电导率可
-
以忽略不计。
解 Kcell?κ?R?{(0.14106)?(112.3) }m?1?15.84 m?1
溶液X的电导率为
κ(X)?Kcell15.84?{}S?m?1?7.253?10?3S?m?1 R(X)2184溶液X的摩尔斯电导率为
κ(X)7.253?10?3Λm(X)??{}S?m2?mol-1?7.253?10?4S?m2?mol-1 3c0.01000?10
例8-5 某电导池内装有两个半径为2.00×102 m的相互平行的Ag电极,电极之间距离为
-
0.120m。若在电解池内装满0.1000mol·dm3AgNO3溶液,并施以20.0V的电压,测得此
-
时的电流强度为0.1976A。试计算该溶液的电导、电导池常数、电导率、摩尔电导率。 解 G?1I? RU0.1976}S?9.88?10?3S 20.0 ?{Kcell?
lA0.120?1?1 ?{ }m?95.5m3.14?(2.00?10-2)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