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整理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2 15:14: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

1、原子论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 原子论:原子和虚空作为存在和非存在,都是构造自然万物的本原。原子是构造万物的基本

粒子,虚空为原子提供位移运动的场所。 2) 原子论的基本思想:物质结构是不连续的,由为数极多的原子构成。原子在物理上不可分,

性质相同,只是形状、大小、重量、排列、位置不同。原子是不可毁灭的,运动是原子的本身的永恒属性。原子论的思维方式是还原论,还原论主张把高级运动形式还原为低级运动形式的一种哲学观点。

3) 基本要点:采用分割法,把大的东西分成小的东西,这样大的东西的运动规律就可以通过

小的东西的运动规律来揭示,小的东西的运动规律又可以通过更小的东西的运动规律来揭示,最后使得各门分散的科学得以相通。

2、数学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并能举例加以说明

(1)核心思想:数是万物的本原、万物之中都存在着某种数量关系。

(2)数学自然观的古希腊代表:毕达哥拉斯:“万物”已经不仅仅是世界上的实际存在的具体事物,除了这些实际事物外,还有一些也是存在的东西,如正义、理性、灵魂、美、善良等等,这些东西显然是不能用水、土、火、气来解释的。毕达哥斯时代,数还不能离开感觉的对象而独立存在。点是1,线是2,面是3,体是4。 (3)数学自然观的近代代表——开普勒: 土星轨道的球——立方体 木星轨道的球——正四面体 火星轨道的球——正十二面体 地球轨道的球——正二十面体 金星轨道的球——正八面体 (4)元素周期表

3、机械论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重点:(1)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世界,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

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2)一切物质的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中的机械运动,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的运动来源于外力的作用;(3)自然界的未来发展严格

地取决于其过去的历史,不存在偶然性和随机性;(4)人与自然是分立的(来源:第一讲第30页)

4、系统中的组分、结构、环境和功能的关系

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系统的组分、结构、环境和功能是完整规定和描述系统的基本因素。 关系:

(1)组分和结构之间的关系:组分是系统结构赖以形成的基础和物质承担者,组分的性质、种类和数量基本规定了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性质,从而决定着系统的结构。同时,结构对于组分,具有相对独立性,结构一旦形成还会控制、约束、支配组分。

(2)组分和结构是决定系统整体功能的内在依据,组分是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物质基础和物质载体,系统整体的功能是组成元素之间协同作用的结果。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同素异构因而同素异性的现象也说明了结构决定功能的特点。 (3)结构和功能的关系:结构是功能的内在基础,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结构功能规律;——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又有相对的独立性,甚至功能的发挥还会反作用于结构。

(4)环境与功能的关系:功能是系统对环境产生某种作用的能力,环境只是系统功能存在和实现的条件,而不是决定其功能的内在依据。(边界的性质会影响系统功能的发挥,但不影响系统的结构)

5、系统中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整体与部分是自然界系统中的一对矛盾。

1. 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1) 系统的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存在。整体与部分之间存在质的继承性

和量的加和性。

2) 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的。部分有赖于整体,整体也有赖于部分。整体由系统构成,没有

部分就没有整体,并且在某些方面整体和部分间存在的质的继承性和量的加和性。因此,系统的组成部分对整体有着制约作用。

2. 整体的突现性原理,反映了质的间断性和量的不守恒性,即非加和性。

1) 系统整体中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会造成部分中旧质的消失而在整体中产生

出新质。因此,在系统中,整体与部分之间又存在着质的间断性与量的不守恒性——非加和性关系。 2) 具体表现:

? 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 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6、生态自然观中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

重点:(1)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得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

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2)生态系统是由人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以及所在的环境构成的整体;(3)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协调发展;(4)人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5)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来源:第二讲第58、62页) 7、关于科学的本质特征,西方有哪些基本理论

理性主义、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整体主义

8、演绎法的缺陷是什么?归纳与演绎法的辩证关系

1) 定义:演绎方法是从一般原理推出个别结论的方法。演绎推理方法是一种必然推理,只要

前提为真,结论就必然为真。 2) 缺陷:

? 演绎推理结论的可靠性受前提制约,前提的可靠性在演绎逻辑的范围无法解决;

? 演绎方法是一种创造性较小的方法,结论包含的前提中,结论所提供的知识不会超出前提

的范围。 3) 辨证关系:

归纳和演绎是认识过程不可替代的两个方面。认识是从特殊到一般,又从一般到特殊的往复过程。归纳和演绎各有自己的认识功能,它们互相补充,共同完成认识的全过程。

首先,归纳是演绎的基础,归纳获得的结论可以成为演绎的前提。在人类的认识中,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归纳推理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经验定律、经验公式都是靠归纳方法获得的。

其次,演绎是归纳的指导,演绎得出的结论可以成为进一步归纳的事实来源。归纳过程渗透演绎,归纳过程的分析要依赖演绎。归纳的结果要靠演绎去证明,没有演绎,归纳所产生的结论就得不到可靠的证明。

9、归纳法的含义以及休谟波普尔对归纳法的批判

1. 含义:归纳法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一种思维方法。它是在考察某类事物部分

对象的基础上,抽取其共性并推广到该类的全体,从而形成关于该类对象的一般性认识。 2. 批判:

? 休谟对归纳法的批判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归纳推理不能得到演绎主义的辩护。因为在归纳推理中,存在着两个逻辑的怀疑主义 论证:一是从实际观察到的有限事例跳到了涉及潜无穷对象的全称结论;二是从过去、现在 的经验跳到了对未来的预测。

(2)归纳推理的有限性也不能归纳地证明,例如根据归纳法在实践中的成功去证明归纳,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