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调研报告记录(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1 3:38: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是财政资金杠杆撬动作用还需进一步增强。一方面是财政在担保基金、专项基金、信贷风险补偿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不大。另一方面是财政性资金存款配置不平衡。XXXX区行政事业单位个人工资代发业务多年集中在中国农业银行,不利于各银行之间的竞争;政府担保基金虽然按照要求在四家银行开设了帐户,但是否根据各行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大小进行分配没有明确规定。至2015年10月末,全区财政性基金共Z万元,主要分布在农行Z万元、信用联社X万元、邮政储蓄X万元、xx银行X万元。四是贷款投放严重不足。三季度,金融机构存贷比为X%,位列XX市末尾,低于XX市X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将75%的存贷比规定取消,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测指标。 (二)诚信体系建设薄弱。一是少数企业、个人信用观念淡薄、偿债意识较差、还款意愿不强,甚至存在恶意悬空和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严重损害了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一定程度上挫伤了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的积极性。还有极少数国家公职人员故意拖欠银行贷款,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如:xx银行投入万元贷款,重点支持的xx有限公司。贷款到期后,虽偿还了XX万元,但仍有XX万元贷款至今处于逾期状态,银行虽采取了各项措施,仍未化解。XX公司总经理XX为我区XX协会会长,该笔贷款逾期对银行支持区内XX行业发展产生了较大不利影响;二是XXXX区移民搬迁之初,人口流动性较大,导致部分借款人下落不明。部分借款人因经营不善,导致无力偿还贷款。三是社会失信惩戒机制不健全,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的力度不够,金融司法环境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 6 -

(三)企业自身条件不足。一是经营管理粗放。多数企业都没有建立完善的公司管理机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专业管理人员缺乏,以粗放式或家族式管理模式居多,发展方向和目标不明确,抵御风险能力弱。二是财务管理不规范。不少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会计报表资料残缺不全,资产、销售等基本财务数据真实性和准确度不高,有的企业根本无法取得财务数据,看不到良好的连续经营记录,银行难以准确、完整地把握企业的资信状况、偿债能力和经营动态。三是资信等级低。不少中小企业处在发展的起步阶段或成长阶段,资产规模小、盈利水平低,往往难以达到信用评定等级要求,而被银行拒之门外。四是有效抵押物不足。有的企业前期手续不完备,产权不明晰,缺乏足够的固定资产和抵押物,难以满足银行信贷抵押要求。

(四)金融服务效率不高。一是贷款审批的环节多、链条长。国有商业银行实行集权制、集中制的信贷管理模式,县级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权限低,即便有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也必须严格执行上级行的相关要求,逐级上报,层层审批,手续繁杂,不能及时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二是信贷服务和信贷产品创新跟不上。部分金融机构信贷政策僵硬,信贷产品单一,认可的抵押物少。三是金融机构对自己的信贷产品宣传不够,与企业沟通对接少,不少企业对银行的信贷政策、贷款品种和贷款条件了解不清,不知如何才能获得银行贷款支持。四是少数银行为企业服务有差距。有的银行考虑到工作负荷重、放贷成本较高、风险大,对中小企业放贷的积极性不高;有的银行为吸引企业开户存款提出了诸多优惠条件,但当企业有贷款需求时,却不能得到银行的帮助

- 7 -

和支持。

(五)担保、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滞后。目前我区无正规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有12家,但真正良好运行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的几乎没有。

三、对策和建议

为提高银行的存贷比,激励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打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对金融工作的引导、激励和协调机制。一是真正发挥金融工作办公室作用。虽然我区设立了金融办,但金融办工作人员严重短缺。要明确金融办对全区金融工作的服务、协调职能,配备或聘请专业人员,研究分析国家金融政策、全区金融运行情况,及时提出改善金融发展环境、促进金融业发展的建议,为区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二是健全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考核评估机制。进一步修订完善我区《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评奖励办法》,由金融办牵头对金融部门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并将考核评估结果予以通报;通过有效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对重点项目、中小企业尤其是仍有发展潜力和前景的危困企业增加贷款投放,并将其作为对金融部门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主要奖项拟设置金融服务创新奖和金融支持贡献奖两项,落实奖励基金,对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有突出贡献的银行及行长进行重奖;对支持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少、效率低、反映较差的银行给予通报批评,并将考核结果报送其上级主管部门,并对行政事业单位在该行帐户进行清理;也可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代表、群众代表等对金融单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专

- 8 -

项测评,测评不满意的限期整改,鼓励和调动各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建立财政性存款与银行信贷投放数量及结构、存贷比挂钩机制。发挥财政性资金存放的“风向标”作用,建立财政资金存放与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贡献度挂钩机制,对专项资金、社保资金、住房公积金、非税收入等各类资金,在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明令限制的前提下,依据各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的存量贷款、新增贷款额和贷款定价水平等贡献情况,合理安排开户和存放比例,确保各金融机构对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贷款的增量和占比每年都有明显的上升,激发撬动更多的金融资源投向实体经济和三农。四是建立畅通的协调沟通机制。政府要加强与驻红银行上级行的沟通联系,争取更多的倾斜政策,扩大对我区的信贷规模。建立由金融监管部门、各金融机构和有关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金融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建立每月信息传报制度,一方面将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开展的工作亮点、创新举措、工作成效等相关信息经筛选后形成金融信息专报,报区委、政府领导传阅。另一方面总结提炼国家、省、XX及XXXX区内经济金融政策、文件、动向主要内容,向各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予以通报;五是协调各方面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XXXX区金融机构、保险公司高管人员、管理干部的培训,尤其是高管人员要推荐到经济发达地区、全国前列的高等学府参加培训,解放思想,开拓眼界。

(二)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一是政府要出台关于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实施方案。加大征信体系

- 9 -

建设力度,整合法院、工商、税务、质监、公安、环保等部门信息资源,扩大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涵盖范围,逐步建立完善信息资源共享和失信处罚机制。二是开展信用企业、信用村镇、信用农户创建活动,对守信企业和个人实行信贷倾斜政策,倡导诚信经营的社会风气,增强全民诚信意识。全区各级政府、行政事业单位及公职人员要带头按期偿还银行贷款,做打造诚信金融环境的表率。建议在全区开展一次拖欠银行贷款专项清理活动,各有关单位要积极配合银行做好本单位及干部职工个人拖欠银行贷款或担保贷款的清欠工作。公安、法院、检察院及纪检监察等部门要加强与金融部门配合,支持辖内金融机构清收、化解、处置不良资产,依法保护金融安全,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三是加强小贷公司的监管,加强宣传和教育,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防范非法集资,做好防范预警,合理引导和规范民间金融发展。

(三)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夯实信贷准入基础。一是要规范企业的财务管理。Xx园区、工业局、商务局、统计局、国税局要协调金融机构加强对企业管理人员、财务人员进行信贷知识和相关业务培训,帮助建立健全的企业财务制度,提高企业财务数据的透明度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使企业财务管理更符合银行信贷要求。二是要建立企业动态监管机制。企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金融机构要定期深入贷款企业抽查财务报表情况,检查贷款效益与安全状况,引导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经营、诚信经营,与银行建立真实的信息互动机制,杜绝资金体外循环、抽逃资产和逃废债务等行为,增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心。三是要加大力度培育中小企业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制订符合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和市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