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终极押密试卷(2)(全8套 打印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0:22: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终极押密试卷(2)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歌德在失恋的基础上,写出了《少年维特之烦恼》。这种情绪调节的方法是( ) A.适当宣泄 B.自我暗示 C.升华 D.幽默 参考答案:C

2讲授法的缺点在于( )。

A.不利于教学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B.不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C.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 D.不利于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讲授法的缺点在于,容易束缚学生,不利于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而且对教师个人的语言素养依赖较大。

3以目标为中心展开,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评价模式是( ) 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背景、输入、过程、成果评价模式 D.外观评价模式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建立在泰勒的理论基础之上,认为课程开发的基本逻辑起点就是教育目标,评价在本质上就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成的教育目标的程度。

4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研究方法称为( )。

参考答案:A

5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素质教育

B.应试教育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著名学者的学说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名师详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了久的片面发展,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确定我 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一学说,对制定教育目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6苏格拉底法又称为( )。 A.问答法 B.发现法 C.讲授法 D.雄辩术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苏格拉底在教学生获得某种概念时,不是把这种概念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如果学生回答错了,他也不直接纠正,而是提出另外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苏格拉底法”自始至终是以师生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所以又叫“问答法”。

7教学过程以( )为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A.认识活动 B.实践活动 C.交往活动 D.综合活动 参考答案:A

8教育发展水平的最终决定性因素是( )。 A.政治制度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生产力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教育发展的水平不可能超越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故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9如果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缺乏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知识结构,教师应采取什么教材处理技术?( ) A.符号标志 B.附加问题 C.先行组织者 D.任务分析 参考答案:C

10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参考答案:C

11.最早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年龄阶段,进行德智体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教育思想家是(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昆体良 D.苏格拉底 参考答案:B

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这是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

12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C.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D.培养品德和审美情操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3明确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为近代教育学的创立作出贡献的是 ( ) A.康德

B.裴斯秦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明确提出了“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

14凭借经验和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 ) A.算法式 B.推理式 C.启发式 D.演绎式 参考答案:C

15课程论研究的是( )的问题 A.为谁教 B.怎样教 C.教什么 D.教给谁 参考答案:C

16朱华一向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交际适度,自制力强,朱华属于( ) A.多血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参考答案:B

17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B.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矛盾 C.学生知的深与知的浅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受教育者已有道德水平的矛盾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

[考查要点]本题主要考查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名师详解]教育者提出的德育目标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推动德育过程向前推进的关键所在。故正确答案为D。

18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给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

( ),它具有强制性。 A.创新教育 B.素质教育 C.义务教育 D.家庭教育 参考答案:C

20下列关于终身教育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贯穿人一生的教育

B.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 C.强调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 D.等同于成人教育 参考答案:D

21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2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其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的种类很多,既可以是整节的课堂讨论,也可以是几分钟的短暂讨论;或是全班性的,或是小组讨论,还可以将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结合起来进行。 研究法的基本要求;①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参考解析

×【解析】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其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法的种类很多,既可以是整节的课堂讨论,也可以是几分钟的短暂讨论;或是全班性的,或是小组讨论,还可以将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结合起来进行。

讨论法的基本要求;①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②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③做好讨论小结。

23一方面,教育与社会其他因素的关系密切;另一方面,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参考解析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它辩证地反映了教育与社会其他因素的对立继往开来的关系。一方面,教育受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人口等社会因素制约,另一方面,又反作用于生产力、政治制度、文化与人口发展。但是,教育与社会这些因素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它可以超越也可以落后这些方面的发展。所以,教育又是相对独立的。

25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参考解析

正确。理由:教育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身心发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如何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一直以来是包括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都共同关注的问题,请结合“教学应遵循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原则,谈谈教学中如何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解析

答: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是指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传授和学习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学懂会用,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要求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注意讲和练的结合;开发必要的校本教材,实现学校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沟通。

27小明一天上网4小时,他患有网络成瘾症。

参考解析

【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上网时间是判断网络成瘾的自然标准。不过时间只是一个参考指标,不能武断地规定上网时间超过多少小时就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