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8 4:17: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与复习
——《桃花源记》
【语言积累】 1.解释重点字词 (1)武陵人捕鱼为.业 (2)缘.溪行缘 (3)芳草鲜美.. (4)落英缤纷.. (5)渔人甚异.之 (6)欲穷.其林 (7)林尽.水源 (8)仿佛..若有光 (9)便舍.船 (10)初.极狭 (11)才.通人 (12)土地平旷.. (13)屋舍俨然.. (14)桑竹之属. (15)豁然..开朗 (16)悉.如外人 (17)黄发..垂髫 (18)怡然..自乐 (19)阡陌交通.. (20)乃.大惊 (21)具.答之 (22)便要.还家 (23)设.酒杀鸡作食 (24)咸.
来问讯 (2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 (26)遂.与外人间隔 (27)无论..魏晋 (28)皆.叹惋 (29)延.至其家 (30)便扶.向路 (31)处处志.之 (32)寻向所志. (33)诣.太守 (34)欣然规.往 (35)寻.病终 (36)后遂无问津.
者 2.翻译关键句子。
(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7)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3.归纳成语典故:根据释义写出本文衍生出来的成语。
(1)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
(2)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也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
(3)形容高兴而满足的样子。( )
(4)比喻没有人来探问、尝试或购买。( )
(5)每家养的鸡和狗的叫声互相听得到。表示距离很近,也表现一种和睦的景象。( )
(6)指老人和小孩。 ( )
(7)形容因长期脱离现实,对社会状况特别是新鲜事物一无所知。也形容知识贫乏,学问浅薄。( ) (8)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 (9)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 (10)田间小路交错相通。( ) (11)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
【文学常识】
4.陶渊明(约365-427),名 ,字 ,世称 ,自称 , 著名诗人。他是我国第一位 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桃花源记》是为《 》所作的序,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
【原文填空】
5.写世外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 , , 。 6.写世外桃源社会环境平静安定的句子: , 。 7.写桃源人生活恬静舒适的句子: , 。 8.写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 。 9.《桃花源记》中写出渔人初进桃花源的感受的成语: 。
10表达世事沧桑变化,浑然不觉的心境,今天常引用陶潜的《桃花源记》中的语句: , 。
11.《桃花源记》中可以用来形容春色美妙景致迷人的成语: 。
【内容探讨】
12.文章第一段中间几句富有诗意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13.文章第二段写渔人初进桃花源所见,写出了桃花源的哪些特点?
14.听了渔人的讲述,桃花源里的人为什么“皆叹惋”?
15.“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的“咸”“ 各”“ 皆” 有什么作用?
16.由《桃花源记》诞生了一条成语是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17.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封建社会中人们心中的理想社会?
18.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
19.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印象中的作者是怎样一个人?
【归纳总结】
20.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芳草鲜美.. 古义: 今义: (2)妻子..邑人 古义: 今义: (3)来此绝境.. 古义: 今义: (4)无论..魏晋 古义: 今义: (5)此中人语.云 古义: 今义: (6)未果.
古义: 今义:
(7)寻向所志. 古义: 今义: (8)屋舍俨然.. 古义: 今义: (9)豁然开朗.. 古义: 今义: (10)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11)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 今义: 2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一词多义)。
2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词类活用)。
(1)渔人甚异.
之 (2)复前.行 (3)皆出.酒食 (4)才.
通人 (5)处处志.之
【真题回放】
【一】桃花源记(广东省广州市)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欲穷.其林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悉.如外人 悉.以咨之 C.停数日,辞.去 蒙辞.以军中多务 D.未果,寻.病终 遂至承天寺寻.
张怀民 25.把“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翻译成现代汉语。
26.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人因迷路误入桃花源,出来时在路上处处做好了标记,但当地和太守一起再次寻访桃源时,还是失败了。
B.桃源人避世而居,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淳朴热情,对外面的世界很好奇,却不希望生活被打扰。
C.刘子骥是南阳人,听说此事后,也计划前往探寻,但最终没有实现。这一段叙述使故事更显得亦真亦幻。
D.陶渊明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他的美好理想,也表达了他追寻理想社会而不得的无可奈何之情。
【二】桃花源记(海南省)
陶渊明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级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27.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林尽水源.(yuán) B.黄发垂髫.(tiáo) C.遂与外人间.隔(jiān) D.辞.去(cí) 2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复.行数十步( ) ⑵屋舍俨然.. ( ) ⑶便要.还家 ( ) ⑷此中人语.云( ) 2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⑵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0.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描述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图景。
参考答案:
1. (1)作为(2)沿着,顺着(3)鲜艳美丽 (4)繁多的样子 (5)以……为异,感到惊异(6)穷尽,走完(7)完了,没有了
(8)好像,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9)放弃,扔下(10)起初,开始 (11)刚好,仅仅(12)平坦开阔 (13)整齐的样子 (14)类 (15)开阔的样子(16)全都 (17)老人和小孩(18)快乐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