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对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2019年精选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2:55:0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新课改对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

新课改对高中教学的多样性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探究学习更是要求具体到位,并且对教学过程中的环节和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旧课程标准高中物理教学中目标单一,方法简单,不重视实验教学,甚至课本原有的实验以讲代之,并缺少对学习过程的考察,三维目标仅注重了“知识与技能”一个方面,此种教法与新课程思想背道而驰.

对于新课程下的高中物理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更好地迎接这些挑战,我们提出如下几点要求. 一、要转化教师角色.

新课改要求我们重新反思一系列的问题,什么是教师?教师在教学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如何进行教学?.

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充分发动学生的主动性,强调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

在新课程的视角下,教师角色发生了变化,“传道、授业、解惑”已经不够,学生是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是正在成长着的人,面对现在的学生,现在老师的角色首先是教练,其次是陪练,再次是观众教练和陪练,突出的是责任、指导、帮助、监督、引领和服务;而观众则是涉及对学生的评价问题. 二、要更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主要关注学生知道什么因此,教师多采

用课堂讲授方法,把物理知识作为一堆“静态的结果”告诉学生相反,现代物理教学改革更关注学生的“学”,关注学生怎样才知道的过程,在让学生自己“学会”并进而“会学”方面进行探究,因而倡导采用学生分组进行的系列探究实验的教学方法. 物理教学的核心是物理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而物理概念的形成和定律的建立,离不开学生自主参与的物理探究活动,通过亲身经历或实践来概括物理概念或规律.

物理探究活动作为一种课程教学理念,必须充分体现在以新教材为载体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以探究为出发点,以实验为活动中心,让学生“从做中学”,感悟物理概念及规律,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并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通过探究实验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动态构建”,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构建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把探究中获取的新信息与他们原有的认识结构联系起来,更加深入地处理信息;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学习探究、体验探究、提高自身学会学习的能力不要怕学生做错了,而是让学生自己在错中去体验探究过程,去发现问题不要怕学生不懂,而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善于交流、乐于合作的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

坚决杜绝“满堂灌”的陈旧教法,贯彻以自学、交流讨论、

探究、训练、积极思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理念,老师要做到语言精练,凡是能让学生动手的尽量让学生动手,凡是能让学生说的尽量让学生说,老师的讲一定要“精”,即讲到点子上. 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应当立足于每一位学生存在的客观差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指导,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扬长避短,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特点. 三、要注重试验教学.

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础实验教学是新课程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物理教学的基本要求科学的实验思想在物理学的位置是不可动摇的.

实验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交流与合作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设计实验,渗透科学思想成为最重要的部分,如教材必修一“探究小车加速度的有关因素”实验中,摒弃了直接给出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的方法,将重点锁定在对控制变量方法的研究上这样安排从知识角度讲更深入,从接受方面讲,学生在掌握方法上也减轻了负担,得到了能力的发展.

加强实验的有效性教学,才能达到新课程预期的培养三维目标,才能真正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和动手实践的物理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