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精品资料]高考政治高三政治复习人教版必修3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习题课练2.doc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9/23 14:29: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题加餐练

刷高考真题—找规律

1.(2017·天津卷)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使建筑成为文化传承的视觉象征。例如为世人称道的苏州园林,“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这印证了( )

①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园林建筑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 ④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独树一帜,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①符合题意。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把哲学观念与历史文脉融入砖石草木之中,体现了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符合题意。传统建筑的保护有利于文化传承,但不能说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统建筑的保护,③说法错误。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④说法不准确。

2.(2015·广东卷)岭南一年四季多湿热,气温较高,人们喜用凉水冲淋以消暑爽身,粤语一般称之为“冲凉”,冲凉房在民宅中不可或缺;北方天气多寒凉干燥,人们喜用热水浸泡以去垢爽身,北方话多称之为“洗澡”,盆浴、池浴盛行,澡堂子随处可见。这说明( )

A.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 B.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的特性 C.洗浴文化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D.方言折射出地域文化的差异 答案:D

解析:岭南和北方关于“冲凉”(“洗澡”)的方言不同,体现了岭南和北方对“冲凉”(“洗澡”)作用和方式的认识不同,这些认识的不同主要是因为当地的地理环境不同,D符合题意;经济政治决定文化,自然环境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文化,B错误;A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涉及“冲突”;C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涉及洗浴文化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3.(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待字母词的使用,而非简单地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答案:①观点一: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西文字母词,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应收录,至少不应在正文中收录。

②观点二:支持收录西文字母词

理由:其一,收录西文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字母词的使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交流和相互理解,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其二,《词典》收录的西文字母词数量很少,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其三,西文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解析:解答本题,一要注意分观点和理由两部分作答,第一部分亮明观点,第二部分说明理由;二要注意赞成或反对只答角度,并说明理由即可,不可画蛇添足;三要注意联想,反对收录的理由可由《现代汉语词典》联想到语言文字的重要性、中华文化的民族性,赞成收录的理由可由“西文字母词”联想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等。

刷仿真模拟——明趋势

4.(2018·滁州联考)《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在央视科教频道周末黄金时间播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宣传语是“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键盘冲击”引发网络时代的汉字保卫战,是因为( )

①普及书法艺术,才能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②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汉字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繁衍、发展的重要信息载体 ④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①说法错误,夸大了普及书法艺术的作用。④说法错误,文字的使用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②③关于汉字的地位和作用表述正确。

5.(2018·福建省联考)围棋发源于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纵横十九路,方寸之内是尖跳飞断,棋盘之外有文理哲思。用简单的黑白、横竖推演出复杂的世间万物,沉淀了无数先人的智慧,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智慧的追求。这说明( )

①围棋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源泉 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③围棋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体现 ④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解析:围棋发源于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②符合题意。方寸之内是尖跳飞断,棋盘之外有文理哲思,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④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文化发展的源泉,①说法错误。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③说法错误。

6.(2016·中原名校联考)许多地方竖立英雄人像以表纪念,中国则多用汉字立碑记。这是基于汉字( )

A.是传承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

B.具有展示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独特作用 C.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D.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答案:A

解析: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文化内涵丰富,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所以,中国多用汉字立碑记,A正确;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对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科学技术则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生动体现,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B、C、D排除。

7.(2018·四川省内江市期末)蜀锦是我国四大名锦之一。遍布古人生活各个方面的锦缎是实用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堪称国粹。成都的“锦里”“宽窄巷子”,更是历史文化的融会,留下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化的古老记忆。中华锦缎艺术( )

①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②是中华文化独领风骚的重要表现 ③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的基本载体 ④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堪称国粹。成都的‘锦里’‘宽窄巷子’,更是历史文化的融会,留下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化的古老记忆”,表明中华锦缎艺术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独领风骚,①②符合题意。汉字是中华文明得以传承的基本载体,③说法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④说法错误。

8.(2018·淮北一模)“中国智慧自成语境”。中国成语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大量成语出自古代经典著作,表达着臧否人性善恶的中国价值观。材料体现了(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③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④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答案:C

解析:中国成语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大量成语出自古代经典著作,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①符合题意;成语表达着中国价值观,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②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③不选;材料未体现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④不选。

9.(2018·云南省云天化中学期末)藏族文化是人类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创造的一种高原文化,也是在一种特定社会历史阶段下形成并发展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藏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是( )

①藏族文化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自身的民族特性 ②中华文化通过藏族文化体现出特有的魅力

③藏族文化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④藏族文化促进了藏族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①说法正确,②说法错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③说法正确。题目中考查藏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而不是藏族文化与民族发展的关系,而且只有优秀的藏族文化才能促进藏族的发展,④说法不准确。

10.(2018·太原测评)我国有修史的传统,在夏商时期就有史官,史官的设置使得中华文明得以传承下来。在清代,全国各省、府、州、县都开馆修志,甚至一些家庭现在还保留续修家谱的习惯,“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继承这一传统是基于( )

①文化典籍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答案:B 解析:整理文化典籍可以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而且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中华文化,所以必须继承修史的传统,③④符合题意;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①错误;优秀的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必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②错误。

11.(2018·江西赣州模拟)赣州福寿沟地下排水系统防洪排涝造福百姓、延寿千秋,其精巧设计可给今日的“海绵城市”作借鉴:根据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将居民用水、池塘储水与地下排水结合;利用城市地形的高差,采用自然流向的办法,使城市的雨水、污水自然排入江中;为避免江水倒灌入城,在出水口处“造水窗十二,视水消长而后闭之,水患顿息”。这告诉我们( )

①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②传统思想生生不息、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