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管理课后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7:20: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 港口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答:①港口是海运和陆运的交接点。

②港口是工业活动基地。 ③港口成为综合物流的中心。

④港口在其所参与的供应链中发挥作用。 ⑤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增长点。

⑥港口具有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效应。 2、 港口是怎样定义的? 答:港口是运输网络中水路运输的枢纽,是货物的集散地以及船舶与其他运输工具的衔接点;它可提供船舶靠泊、旅客上下船、货物装卸、储存、驳运以及其他相关业务,并具有明确的水域和陆域范围。

3、 怎样运用相关理论来描述港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⑴贸易基础论和港口生长点理论。(港口和贸易相互之间起着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

用)

⑵中心——边缘理论。(港口城市周边地区之所以能得到较快的发展,是因为港口具有扩散效应、聚集效应和港口对货物的吸引中转效应。) ⑶资源凛赋差理论(P13)。(航线变化和物流流向变化规律可以用资源凛赋差理论来解释。)

⑷梯度传递理论。(国际经济的发展也存在着梯度传递的规律,即由经济梯度高的区域向低的区域传递。而经济梯度的传递方向首先取决于港口的发展) 4、 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和演变过程是怎样的?

答:从空间布局来看,国际含韵中心先后形成与西欧(鹿特丹)、北美(纽约)、东南亚(香港和新加坡)。其扩展原因是以工业化为核心内容的实际经济增长重心的转移。 从功能性质来看,国际航运中心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第一代:国际货物的运输与集散。(鹿特丹、伦敦,二战前的纽约、汉堡) ②第二代:国际货物运输、集散、加工和配送,属于加工增值型。(东京、新加坡和香港,纽约、伦敦随后)

③第三代:进一步发展到集商品、资本、技术和信息为一体,成为世界再生产活动的综合资源配置中心。(东京、鹿特丹、伦敦、纽约、香港、新加坡) 12、举例说明什么是港口的一体化。

答:港口一体化的概念:区域内各港口通过创造良好开放的港口发展环境,通过建立有效的协作机制,部分改善行政壁垒和市场壁垒的约束,各自优势和作用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良性竞争,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局面,实现港口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港口经营机制不断完善,港口综合通过能力不断增强与有效利用的发展过程。例:国外:纽约与新泽西港的合并,洛杉矶与长滩港的整合,在欧盟整体框架下的欧洲海港组织,德国汉堡港和不来梅港,东京湾港口协调发展。 国内:上海港的“长江战略”,厦门、漳州两港合并,广西三港统一,宁波-舟山港一体化模式。

第一章 现代港口功能的演变与发展 1、 简述港口功能的演变过程。 答:

? 1950年以前的第一代港口,其功能为海运货物的转运、临时存储以及货物的收发

等,那时的港口是运输枢纽中心。

? 1950年-1980年的第二代港口,其功能除了具有第一代港口功能以外,又增加了使

货物增值的工业商业功能,港口成为装卸和服务的中心。

? 1980年以后的第三代港口,其功能除了第一、二代港口的功能以外,更加强了与

所在城市以及用户的联系,使港口的服务超出了原先港口的界限,增添了运输、贸易的信息服务,货物的配送等综合服务,使港口成为贸易的物流中心。

2、 简述第四代港口的定义。

答:第四代港口是在兼容第三代港口功能的基础上,作为港口供应链中的一个环节,强调港口之间互动以及港口与相关物流活动之间的互动,满足运输市场对港口差异化服务的需求,提供精细的作业和敏捷的柔性服务,促使与港口相关的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无缝连接。 3、 描述第四代港口的特征。 答:P36表2-1。

4、 描述港口柔性化的内涵。

答:一、战略柔性:代表港口适应性、创新性的战略选择。

二、结构柔性:代表港口组织变革自身的能力。

三、运营柔性:反映了港口柔性行为层次变革的结果。 第三章 港口管理模式

1、当前世界各国港口管理的模式大致可以分为哪三种?是比较三种管理模式。 答:三种:(1)政府机构或国有企业管理的港口。

(2)政府机构、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共同管理的港口。 (3)私人企业经营的港口。 三者比较:P41表3-1。 4、简单介绍PPP方案的内容。

答:PPP是国际上新兴的一种政府与私人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形式,称为国家私人合营公司。

7、举出一二例说明发达国家的港口管理模式。

答:英国港口2/3为私营、德国-政府管理港口是主要职责(德国航道建设和维护资金全部由国家负担)、日本采取的是政府、私人共同参与港口管理的模式(日本重视港口的社会公益性)、新加坡港口管理改革的方向是私有化。 8、试说明中国港口管理模式经过哪几个时期。 答:(1949年后的)中央交通主管部门管理时期?(1988年后的)中央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与地方(所在城市)政府双重领导。 9、试叙述政企分开的好处。

答:好处:①政企分开有利于港口经营人的多元化和平等竞争。 ②政企分开可以保证港口经营人产权明晰。 ③政企分开可以保证港口经营人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 ④政企分开可以维持港口经营人之间及港口经营人与其他市场主体之间的自主、平等、公平、合作、竞争的关系。 ⑤政企分开有利于国家的宏观调控。

10、中国港口经营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1)实行“政企分开”(改革重点)。 (2)“一城一港一政”的管理模式。

(3)确立港口经营人的独立的民事法律地位。 (4)现代港口企业制度的建立。

2、港口规划包括哪几个方面?原则是什么?

答:港口总体规划是指一个港口在一定时期的具体规划,包括港界、自然条件、港区划分、

现状评价、吞吐量和船型发展、港口性质和功能、水域和陆域使用、港航设施建设岸线使用、建设用地配置以及分期建设序列等内容。 三方面关系:(1)港口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2)全国港口布局规划与省(自治区、直辖市)港口布局规划的关系。 (3)港口总体规划与港口布局规划的关系。(一类港口与国务院确定,二类港口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确定,三类港口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政府确定。) 3、港口建设的程序。 答:(1)在立项程序方面:

对政府投资的港口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实行审批制。

对企业投资的港口项目的项目申请报告、备案文件分别实行核准制、备案制。

(2)在基建程序方面:初步设计有相应的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审批;施工图设计由港口所在地港口行政管理部门审批。

4、港口建设管理的原则是什么? 答:港口具有公益和经济的双重性质。因此不仅要从港口本身的盈亏来判断港口的经济效益,还要充分考虑港口对国民经济发展所具有的社会效益。 5、何为港口经营?其范围是什么?

答:港口经营包括码头和其他港口设施的经营、港口旅客运输服务经营、在港区内从事货物的装卸、驳运、仓储的经营和港口拖轮经营等。 港口经营的范围有:(1)现代物流的集散地。(2)港口加工工业。(3)高效便捷的金融、贸易服务和社区化的配套功能。 第五章 港口选址、规划与建设 1、简述港址选择的基本要求。 答:(1)总体发展要求。(工商业活动、环境、起步工程、新旧港区的协调) (2)航行与停泊要求。(航道码头的水深条件、维护性的挖泥量不太大、水域宽阔、水域地质条件好)

(3)岸线及陆域要求。(有足够的岸线、岸线平均纵深深、疏港道路系统发达、少占农田)

第十章 港口经济活动评价 1、港口生产指标分为哪几类?

答:港口装卸作业评价指标按其性质来说,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大类。

2、何为货物吞吐量、装卸自然吨和装卸操作吨,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三者在统计计算上有什么区别?

答:货物吞吐量:指经由水运运进、运出港区范围,并经过装卸的货物数量。(吞吐量分为货物吞吐量和旅客吞吐量)

装卸自然吨:指进、出港区并经装卸的货物数量。 装卸操作吨(即操作量):指通过一个完整的操作过程,所装卸、搬运的货物数量,计算单位为操作吨。(实例和关系见书P365—P370) 3、P405第五题和P406第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