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二课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35:0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题1 燃烧和灭火(两课时)

第二课时

[以“趣味实验”为例,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创设情境]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燃烧的条件”,大家注意看老师给大家带来的一个魔术��烧不坏的手帕。

[演示实验]实验用品:酒精灯、镊子、大烧杯、火柴、棉手帕、酒精(体积分数为70%)

实验步骤:用一块棉手帕(不要用合成纤维的),在盛有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0%酒精的烧杯中浸泡,待均匀湿透后取出。将浸透的手帕舒展开,用镊子夹住两角,在火焰上点燃,当火焰熄灭后,观察现象。 [设问]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回答]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

[追问]那么,大家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

[回答]因为手帕上沾有酒精,我们所看到的是酒精的燃烧。在整个燃烧的过程中,对于手帕来说,并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所以手帕并没有燃烧。

[教师补充]非常好,酒精在燃烧时有一种生成物��水,水降低了温度,达不到手帕的着火点,所以手帕还是完好无损。

[引入新课]燃烧的条件有三个,分别是……(学生接着叙述)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着火点。

那么同学们设想一下,这三个条件中如果去掉任何一个条件,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呢?同学们面前都有已经准备好的蜡烛和烧杯等一些用品,请你们用蜡烛和烧杯自己设汁一个实验方案,来探讨一下“灭火的原理”。 [板书]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

[汇报交流]第一小组,我们组只用了蜡烛进行实验。我们点燃了两只蜡烛,然后用嘴对着其中一只蜡烛用力吹气,结果这只蜡烛熄灭了。 [老师追问]你们选用了哪种方法“灭火”呢?

第一小组:降低温度。

第三小组:我们组利用的是隔绝空气的方法。我们在点燃的蜡烛上扣了一个烧杯,由于蜡烛燃烧不断地消耗氧气,使有限的空间内充满了CO2气体,最终蜡烛由于不能及时得到氧而熄灭。

第四小组:我们和第三小组的原理相似,但我们选用的是碳酸钠和盐酸,由于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能产生CO2,所以蜡烛也熄灭了。

第五小组:我们组选取了两只等长的蜡烛点燃,然后慢慢地在其中一只蜡烛的下面截取了一大段,结果被截取的这只蜡烛首先熄灭了。 [教师追问]那你们组“灭火”的原理是什么呢? 第五小组:我们主要是从可燃物的角度来考虑的。 ……

[评价]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是大家的一个优点,希望以后学习过程中,能够继续保持。

[讲解]在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如果破坏了某一个条件,都可以使燃烧反应停止,也就是说都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说灭火的原理都是从燃烧的条件出发。 [板书] 清除可燃物 1.原理 隔绝氧气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设问]那么,在生活实际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灭火的实例,它们灭火的原理是什么呢? [投影]

下面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其灭火的原理: 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答案]1.隔绝空气。

2.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3.清除可燃物。

[过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灭火器”可能也是比较常见的。那么灭火器都一样吗?它们

的原理都相同吗?我们一起来学习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灭火器。 [投影]

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灭火器 灭火原理 适用范用 灭火时,能喷射出大量二氧化碳及可用来扑灭木材、棉布等泡沫,它们能粘附在可燃物上,使燃烧 可燃物与空 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具有流动性、喷射率高、不腐 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干粉(主蚀容器和不易变质等优要含 良性能,除可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有碳酸氢钠)来灭火 油、气等燃 烧引起的失火 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町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使用时, 手一定要先握在钢瓶的木柄 上,否则,会把手冻伤 引起的失火 在加压时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小钢瓶中,灭火时再将其喷出,有降温和隔绝 空气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