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任力与胜任力模型研究述评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5 17:51: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摘 要]胜任力是目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首先介绍了胜任力的起源,然后重点对胜任力和胜任力模型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胜任力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胜任力 胜任力模型 一、有关胜任力的来源

胜任力一词最早起源于拉丁语Competere,国内学者将其翻译为能力、才能、素质以及胜任力等。1911年泰勒通过时间和动作关系的研究对胜任力进行了分析。1954年Flanagan提出关键事件法,即在管理者工作分析的基础之上,界定了管理者需要具备的工作要素:生产监督、人际协调、生产领导、工作的组织计划与准备、劳资关系、员工监督、与员工的接触和交往。

1973年,行为事件访谈法由McClelland首次提出,并指出关于胜任力的原则:(1)最好的测验是效标取样;(2)应该公开并使被测者知道欲测试的特征;(3)测验应能反映个体学习后的变化;(4)测验应该包括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两方面。 二、有关胜任力的涵义

自从1973年McClelland提出胜任力的概念以来,学术界掀起了胜任力的相关研究的热潮,中外学者也纷纷提出了自己对胜任力的理解,如表2-1所示。 表2-1 胜任力概念

综合以上学者的观点,胜任力的特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从工作的性质来看,与某种特定的工作类型相关;②从效率角度分析,胜任力可以创造出较高的绩效;③胜任力体现的个人特点包括自我意识、社会定位、知觉、技能和知识等。 三、胜任力模型

Lucia. Lepsinger(l985)认为“胜任力模型就是指能够持续成功完成某项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行为特征”。

Mclagan(1996)认为胜任力模型是一种决策工具,它用来描述某一项工作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行为特征。 陈万思(2004)认为胜任力模型是胜任力项目的集合,它要求负责某一特定的任务角色。 (1)胜任力的构成要素——冰山理论模型 在弗洛伊德提出的“冰山原理””基础之上,Spencer在1993年进一步提出了“冰山理论模型”,他认为胜任力的组成元素包括以下几个形态:知识、特质、技能、自我概念和动机。 (2)胜任力的构成要素——洋葱理论模型

洋葱理论模型指出胜任力包括两个方面:表面胜任力和潜在胜任力。胜任力的组成元素包括表面特点和潜在特点,表面特点包括知识和技能,潜在特点包括自我概念、动机、态度等。

参考文献:

[1]Flanagan J.C.The Critical Incidents Technique[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54,(51):327—358. [2]Lyle M.Spencer,Sige M.Spencer.魏梅金译.才能评鉴法:建立卓越的绩效模式[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 [3]约翰·瑞文.钱兰英等译.现代社会胜任工作的能力——能力的鉴别、发展和发挥[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

[4]王重鸣,管理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5]郑利锋.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工作特征、胜任特征与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