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关于缓解XX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的几点建议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4 16:46: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关于缓解XX市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的几

点建议

目前,交通拥堵问题已经成为全市群众日益关注的焦点。据媒体报道,在工作日上下班流量高峰时段,三环路内常发生拥堵的路段有71个,其中48个属严重拥堵(出租车均速在14公里/小时),甚至个别路段全天都处于拥堵之中。中共XX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关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积极谋划解决之道。**年10月,春城书记在研究交通拥堵问题综合施治方案专题会上,强调“各级各部门要主动适应现代城市交通管理的要求,发挥好职能作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打好缓堵这场大会战”,号召“市民积极参与,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做出应有贡献”。针对中心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民建XX市委经过充分调研后认为,只要通过上下共同努力,齐心构建“人、车、路”协调发展、“机、非、人”道路分流的立体交通体系,就可以有效缓解我市交通拥堵现状,并为我市打造全新的安全、顺畅、便捷的交通网络提供破题之道。

一、交通拥堵的原因分析

1、地面交通流量增速过大,交通体系建设跟进滞后。目前,我市中心城区拥有各类汽车近80万辆,外地每天入城车辆约10万辆;全市上牌电动自行车约120万辆,无证电动车约50万辆,其中有近

1 / 6

70万辆入城;全市街面白天行人有近100万。如此巨大的交通流量相对集中在市中心和三环路以内,而其中有近70%的流量处在地面混合交通体系之中。全市共建有1165个灯控路口、各类交通标志9400余套(其中指路标志约占30%)。而在灯控路口中有约350个未实现规范取电,存在不确定故障和安全隐患;指路标识中还存在引导不规范、信息不连续、指引不清晰等问题,导致产生了许多无效的交通行为,降低了通行效率。

2、道路基础设施规划不周,公交优先发展力度不够。全市现有1500多公里的城市道路,路网密度仅为

公里/平方公里,车路

比例失调。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线路构成的路网缺口较大,部分立交桥结构落后,不适应大流量需求;城南、城西道路通行量相对巨大,拥堵突出,仅人民南路、浆洗街等9条道路日均30万辆次流量,已占进出城总量约40%;城东、城北虽相对缓和,但仍呈拥堵增长态势。公交通行不畅,服务品质不高,对特殊群体吸引力不强;至今未建快速公交(BRT);市民出行依赖于私家车、公务车、电动自行车的数量庞大,已经成为现有道路基础设施的不堪之负。

3、交通建设和管理理念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相对陈旧。当前我市正在探讨的限量上牌、尾号限行、错时工作、弹性工作时制、减少外地车入城等措施均非治本之策,也非长久之计。据统计,我市中心城区有550万人口、80万辆汽车、1500多公里通车里程,从人

2 / 6

车增长速率看,远高于目前混合交通公路基础设施的建设速率。如果不能改变现有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混合交通,那么就有可能会使我市目前本已不协调的“人车路”发展状况进一步恶化,导致地面交通更加拥堵。

4、临时性市政建设工程侵占道路频繁,道路使用面积被大量压缩。近几年来,市政建设工程侵占主要交通要道的现象屡见不鲜,使本来就有限的道路使用面积一再受到挤压。如当前地铁一、二号线同时施工,站点打围侵占主干路;成渝高速入城段迎晖路铁路桥本来可以半封闭施工,却采取断路施工,被群众戏称为“造堵工程”;还有一些道路工程如“小三线”,在已经通车后又打围返修甚至重复改造等等,都是造成交通拥堵的祸手。

二、缓解交通拥堵的建议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关键在于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交通体系,确保人流、车流始终保持安全、快捷、顺畅的流通状态。民建XX市委建议,XX市要以建立和完善“轨道运输、常规公交、快速公交为主导,出租车为补充,其它交通工具为辅助的公共交通体系”为目标,对全市交通线路重新进行统筹规划,坚持“综合效益为先、成体系推进治理为主”的原则,进行路网改造、综合治理。具体建议如下: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