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鉴定理论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2 0:18:1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工程测量员》(四级)技能鉴定

235. 向社会公开出版、传播、登载和展示遥感影像的,应符合《地图审核管理规定》,报送省级以

上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地图审核,并取得审图号

236. 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必须严格执行涉密测绘成果提供使用审批制度,依法履行行政审批职

能。未经行政审批,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提供使用涉密测绘成果。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对申请人提出的使用涉密测绘成果范围、种类、精度等与使用目的不一致的,不予批准。

237.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238. 外国组织或者个人携带我国测绘成果,未经依法批准,不得以任何形式携带出境。 239. 从事测绘活动的中外合资企业应由中方控股。

240. 利用涉及国家机密的测绘成果开发生产的产品,未经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自治

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保密技术处理的,其秘密等级不得低于所用测绘成果的秘密等级。

241. 外国的组织或者个人与我国有关部门、单位合作测绘时,由中方合作者在测绘任务完成后两

个月内,向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提交全部测绘成果副本一式两份。

242. 测绘人员在野外作业时,骑牲畜涉水时一般只限于水深0.8m之内,同时应逆流斜上,不应中

途停留。

243. 野外测绘人员沿铁路、公路区域作业,尤其是在电气化铁路附近作业时,禁止使用铝合金标

尺、镜杆。

244. 根据《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测绘人员在人、车流量大的城铺地区街道上作业时,应穿着

色彩醒目的带有安全警示反光的马夹,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牌(墩)。

245. 《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规定,野外测绘人员在人烟稀少的地区或者林区、草原地区作业

时,必须携带的装备是手持导航定位仪器及地形图。 246. 库房应有消防设备,但不能用一般酸碱式灭火器。

247. 测绘内业生产作业场所不得随意拉高压电线,作业场所配备必要的安全标志,禁止在作业场

所超负荷用电。

248. 仪器设备的安装、检修和使用,须符合安全要求。仪器设备须有专人管理,并进行定期的检

查、维护和保养。因故停电时,凡用电的仪器和设备,应立即断开电源。 249. 面积大于100平方米的作业场所的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250. 测绘仪器防雾措施的做法有每次轻擦完光学零件表面后,再用干棉球擦拭一遍。调整仪器时,

勿用手心对准光学零件表面。严禁使用吸潮后的干燥剂。 251. 作业中暂停使用的电子仪器,每周至少通电60分钟。

-6

252. 精度优于5mm+5*10D的测距仪的检定周期为1年。

253. 库房内的设备要避免水淹,介质架最低一层搁板应高于地面30 cm以上。 254. 生霉、生雾和生锈是测绘仪器的三害。

255. 《测绘科学技术档案管理规定》规定,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具有查考、利用、凭证作用的测

绘科技档案,其保管期限为15-20年。

256. 精密测绘成果使用目的完成后,由专人记事核对、清点、登记造用、报批、监督销毁。 257. 数据复制对地理信息数据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大。

258.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需要利用属于国家秘密的基础测绘成果的,应当提出明确的利用目的和范

围,报测绘成果所在地的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259. 外国组织或个人经批准在我国境内从事测绘活动的成果归中方部门或单位所有。 260.在全国范围内,布设的平面控制网称为国家平面控制网。 261.国家平面控制网按照精度不同分为一、二、三、四等。 262. 国家一等平面控制网主要采用纵横三角锁形式布设。

21

《工程测量员》(四级)技能鉴定

263. 城市高程控制网精度不同分为二、三、四等。

264. 专门为工程施工而布设的控制网称为施工控制网。

265. 适合于障碍物较多的平坦地区或隐蔽地区的平面控制网是导线网。 266. 适用于大面积山区或丘陵地区的平面控制网是GPS网。 267. 国家高程控制网主要是用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建立的。 268. 城市高程控制网水准线路以闭合水准路线方式进行布设。

269. 国家和城市控制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由测绘管理部门统一管理。 270. 属于平面控制测量方法有三角网测量、导线测量和交会测量。 271. 无论地形测量还是施工测量当今首级控制采用的方法是GPS测量。 272. 隧道洞内控制常采用测量形式为导线测量。

273. 建筑场地上施工平面控制网的主要形式有建筑方格网。

274. 目前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已成为建立平面控制测量的主要方法。 275. 隧道及地下工程控制测量常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建立。

276. GPS建立控制网特点有定位精度高、观测速度快、全天候作业。 277. GPS控制网较常规控制网的劣势是不能用于地下工程。 278. GPS控制网较常规控制网的优势是测量高效、迅速。 279. GPS控制网点不需要相互间通视。

280. 采用GPS建立控制网比其它控制测量方法速度快。 281. 在GPS单点定位中,至少需要同时观测4颗卫星。 282. 静态相对定位采用的定位方法是载波相位测量。

283. 单点定位就是独立确定待定点在坐标系统中的绝对位置,其定位结果属于WGS-84坐标系统。 284. GPS网的同步观测是指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 285. 静态相对定位采用的定位方法是载波相位测量。

286. GPS测量的优点描述最全面的是定位精度高、观测站间无需通视、观测时间短。 287. GPS测量在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可进行查看测站信息和存储介质情况操作。 288. GPS观测过程中,GPS观测时间不需要观测员手工输入。 289. GPS控制网平差前,应对合格基线进行3项检核。 290. GPS测量与常规测量比观测站间无需通视。

291. 按照《规范》规定,我国GPS测量按其精度依次划分为AA、A、B、C、D、E六级,其中D级

网的相邻点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0~5km,最大距离15公里。

292. 卫星高度角愈小,对流层影响愈显著,测量误差随之增大。在精密定位测量时,卫星高度截

止角宜选定在15°左右。

293. 属于GPS测量作业基本技术要求的有时段长度、采样间隔、PDOP。 294. 按照《规范》规定,城市二等GPS控制网PDOP应小于6。

295. 卫星高度角愈小,对流层影响愈显著,测量误差随之增大。在精密定位测量时,卫星高度截

止角宜选定在15°左右。

296. 四等三角测量中最弱边的边长相对中误差不超过1/4万。 297. C级GPS网的相邻点基线长度精度规定为10mm+10ppm.D。

298. 四等水准测量中,同一根标尺黑红面读数差检核限差为?3毫米。 299. 高等级高程测量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法是水准测量。

300. 图根导线平均边长和导线总长度是根据测图比例尺确定的。

301. 布设平面控制网时应遵循的原则有分级布网、逐级控制;应有统一的规格;应有足够的精度

和密度。

302. 图根控制点的密度,主要根据测图方法及测图比例尺的大小而定。

22

《工程测量员》(四级)技能鉴定

303. 控制网的技术设计中,首先考虑的是精度指标。

304. 国家一二等网是国家高程控制的骨干和基础。

305. 《城市测量规范》将城市水准测量分为二、三、四等。

306. 地形控制测量的导线布设主要形式有闭合导线、附合导线、导线网。 307. 在范围为1km2的城市辖区范围内布设平面控制,适合采取导线方式。 308. 布设三角网时,三角形的内角不宜小于30°。 309. 地形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一般应重合布设。

310. 若测区面积在0.5km2以内,一般采用图根导线形式布设控制网。

311. 在平坦开阔地区测1:500地形图时,每幅图的图根点至少应有9-10个。 312. 城市一级小三角的测角中误差为?5\。

313. 用全站仪布设城市三级导线,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限差规定为1/6000。 314. 四等水准测量每公里高差中误差为?10mm。 315. 城市图根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为?40

''n。

316. 布设城市四等水准网可采取普通水准方法。

317. 施工控制网的特点有控制网精度较高,且具有较强的方向性和非均匀性;控制网点位设置应

考虑到施工放样的方便;常采用施工坐标系统。

318. 在桥梁施工中,为保证墩台定位的准确性,要求桥梁轴线方向的精度较高。

319. 隧道地面平面控制网布设无论是采用何种方式布网,都必须采取有利于提高隧道横向贯通精

度的布网方案和措施。每个洞口均应布点,且在进、出口洞口,应有不少于三个导线点。对于曲线隧道,应在两端切线上各布设两个点,以便精确计算曲线的转向角和放样数据。 320. 为了保证施工放样的精度要求,要求由控制点坐标直接反算的边长与实地量得的边长,在数

值上应尽量相等。工程测量规范规定,由上述两项投影改正而带来的长度变形综合影响应该限制在1/40000之内。

321. 施工控制网相对于测图控制网,具有使用频率高、密度大、容易受到干扰等特点。 322. 施工控制网又称场区控制,包括平面控制与高程控制。

323. 建筑物多为矩形且布置较规则的建筑场地,其平面控制可采用建筑方格网,建筑基线。 324. 施工测量的基本原则有由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首先建立统一平面高程控制网,以此

为基础,测设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细部。 325. 施工高程首级控制网常采用三等水准测量。

326. 勘测期间建立的控制网是为测图服务的,密度和精度一般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327. 1弧度等于206265秒 328. 1弧度等于3438分 329. 1弧度等于57.2958度 330. 180度等于2.06265弧度 331. 360°等于2Π。

332. 一幅地形图比例尺越大,其覆盖的范围就越小。

333. 将地面上各种地物的平面位置按一定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缩绘在图纸上,这种图称为平面

图。

334. 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即使本幅图没闭合,则在相邻的图幅闭合。等高线不能分叉、相交

或合并。等高线经过山脊与山脊线正交。

335. 地貌特征点有山顶、鞍部、山脊、山谷、山脚点。 336. 同一幅地形图只能采用同一等高距。

337. 在地形图上,三角点、水准点、独立树和里程碑用非比例符号表示。

23

《工程测量员》(四级)技能鉴定

338. 在地图上,地貌通常是用等高线来表示的。 339. 340.

符号在1:2000地形图中代表水塔。

符号在1:2000地形图中属于半依比例尺符号。

341. 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其图式符号相同。

342. 地形图的比例尺选择确定因素有工程建设的性质及要求;工程建设与竣工运营过程的需要;

地形图的测绘方法。

343. 1:5000比例尺地形图适用于规划设计。

344. 1:2000比例尺地形图一般适用于工程建设初步设计。

345. 1:1000和1:500比例尺地形图一般适用于工程建设施工图设计。

346. 地形图比例尺的大小影响到图面及表示内容的精度、详细程度和明晰程度。

347. 在测绘地形图时,若要求测绘1:1000比例尺的地形图,则根据比例尺精度可知,其量距的

精度应为0.1米。

348. 1:1000地形图比例尺精度为100毫米。

349. 按城市测量规范要求,在城市建筑区和平坦地区进行1:500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图上地物点

平面位置中误差应小于0.5毫米。

350. 绘制地形图坐标方格网时,方格网对角线长度与理论长度之差不得大于0.3毫米。 351. 满幅1:2000地形图(50cm×50cm),实地面积是多少1平方公里。

352. 在1:2000地形图上,求得两点图上的长度为5毫米,高程HA=418.3米,HB=416.3米,则

BA直线的坡度+2?

353.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与水平距离之比称为坡度。

354. 在地形图中确定AB直线的坐标方位角,可以采用图解法和解析法。 355. 汇水面积的边界线是由一系列山脊线连接而成。 356. 在地形图上,地貌通常是用等高线来表示的。

357. 测量地物、地貌特征点并进行绘图的工作通常称为碎部测量。

358. 在1:500比例尺地形图上,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6.8毫米,实际距离是13.4米。 359. 地形图一般采用正射投影。

360. 如图上只有地物,不表示地面起伏的图称为平面图。

361. 地形图是指按一定的比例尺,用规定的符号和一定的表示方法表示地物、地貌平面位置和高

程的正形投影图。

362. 地形图分幅的主要方法有2种.

363. 梯形分幅的的缺点有图幅拼接不方便;随着纬度的升高,相同经纬差所限定的图幅面积不断

缩小;经常破坏重要地物的完整性。

364. 一幅50*50 1:1000地形图所代表的实地面积为0.25平方公里。

365. 已知某点经度116°46′45\,纬度为39°52′56\,其所在的1:1000000的图幅编号为J50。 366. 梯形分幅是按照经纬线进行的,主要用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中。 367. 矩形分幅是按照坐标格网线进行的,主要用于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中。 368. 不属于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是1∶20万比例尺。

369. 我国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都是在1∶100万比例尺地图编号的基础上进行的。 370. 国家基本比例尺梯形分幅地形图的是1∶5千。 371. 国家基本比例尺梯形分幅地形图有8种。

372. 我国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都是在1:100万比例尺地图编号的基础上进行的。 373. 我国1:5万地形图采用梯形分幅方法。

374. 在我国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基础上,伸展出三个系列的比例尺地形图,其中不包括1∶100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