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本寄生虫病例讨论(一)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4 5:08: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11月21日讨论案例一~四;11月26日讨论案例五~七。请分发各讨论组。)

以下各病例的问题:

1、病人可能患何种疾病? 2、如选择最佳的诊断方法? 3、试述诊断标准和依据。

4、试述本病一般的病变过程和所致疾病。 5、本病如何预防和治疗?

案例一

患者3:患者男性,45岁,广东珠江人,渔民。因“上腹胀痛,食欲下降,厌油腻6个月,黄疸15天”入院。曾在当地医院检查,按病毒性肝炎给予治疗,但疗效不佳。有经常生食生鱼肉片的历史。

体格检查:体温37.4oC,脉搏72次/分。一般情况可,皮肤、巩膜黄染。心肺检查(-),腹软,肝肋下1cm,剑突下3.5cm,有轻微压痛,脾未角及。

实验室检查:烘便检查未发现虫卵和阿米巴包囊。白细胞7.2×109/L,嗜酸性粒细胞0.15。总胆红素118μml/L.

B超检查:肝脏轻度肿大,肝内粗密欠均,肝内小胆管有轻度扩张。

案例二

患者男,72岁,原籍江苏,20年前来北京至今。以发热3周,伴乏力,大汗,2009年5月入我院感染科。入院前后监测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5.67×109/L,逐渐增至10.83×109/L,其中嗜酸性粒细胞由20.6%增至72%(计数为7.54×109 /L),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正常或偏低。B超显示脾大,右肝钙化,胆囊和各级胆管未见异常。进一步查支原体、衣原体、病毒9项等均阴性,多次血培养均阴性。肝功异常,谷丙转氨酶258U/L,转肽酶154U/L,胆红素水平正常。行骨髓穿刺显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M∶E=3.26∶1,粒系增生明显活跃,嗜酸性细胞38.5%,以成熟为主,分叶核嗜酸性细胞易见空泡,核分叶以2~3叶为主。嗜中性粒细胞的晚幼、杆状阶段比例减低,部分中、晚幼粒细胞可见胞浆颗粒增多,考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可除外嗜酸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请我科会诊,追问流行病学史,患者回忆发病前1月曾生食泥鳅7~8条。

案例三

1

患者男,42 岁,籍贯河北。以间断右上腹胀满不适1年,2010年4月入院。入院前后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总数6.45×109~6.75×109/L,其中嗜酸性粒细胞由7.29%增至10.7%,计数为0.47×109~0.7×109/L,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正常或偏低。肝功基本正常。甲乙丙丁戊肝炎病毒相关检查均阴性。自身免疫抗体均阴性。腹部核磁和胰胆管造影显示肝大,弥漫性肝病,门脉增宽,肝内胆管弥漫性轻度异常扩张。于2010年1月13日河北当地行肝穿病理显示肝细胞混浊肿胀伴淤胆,考虑“硬化性胆管炎”,予优思弗、熊胆疏肝利胆胶囊治疗效果不佳。2010年4月3日于北京某医院再次行肝穿,病理会诊报告肝穿组织镜下见胆管上皮腺瘤样增生,粘液分泌亢进,胆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局灶单个核细胞浸润,黏膜上皮下及周围纤维组织内均可见较多嗜酸性白细胞浸润,与脱落上皮细胞间见虫卵(如图)。此外可见15个中小汇管区,大部炎症轻,少数中大汇管区小胆管数目增多,管腔轻度扩张(提示大胆管不全梗阻),间质内轻度单个核细胞浸润。小叶内肝板排列尚整齐,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内见褐色色素沉积,部分肝细胞水样变性(图1)。遂来我院就诊,追问其流行病学史,患者发病前1年,曾于山东与朋友就餐时生食河鱼(具体鱼的品种患者无法提供,只确定为河中的小鱼)。

案例四

患者以转移性右下腹痛4d入院,查体右下腹麦氏点轻度压痛,腹部B超提示阑尾组织轻度肿胀、增粗并回声减低,血常规提示贫血,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并贫血。经抗感染治疗腹痛无缓解,贫血进行性加重,遂行肠镜检查发现回盲部阑尾口周围寄生虫。

案例五

患者莫XX,男,27岁,壮族,小学文化,民,原藉广西环江县,于今年1月6日步行至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患者发育正常,营养中等,

2

神志清醒,精神状态尚可,自述头痛、头晕、食欲不振、腹痛、间歇性腹泻并且粪便稀软、全身乏力等症状。患者自述于2012年11月23日在当涂县起病,出现畏寒、发热,最高体温39.6,呈持续性,伴有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病后精神、饮食、睡眠欠佳,24日在环江县血防站进行血吸虫病血清学检测时为强阳性,但粪便检查两次均为阴性,被诊断为疑似血吸虫病。

河池市某医院病史记录如下:去年12月19日就诊,体温38.2,Bp110/80mmHg,心肺腹(-),ECG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WBC23.6×109/L,Hb131g/L,Plt178×109/L,胸片(东莞桥头医院)未见异常。住院后对症治疗3d,2008年12月24日出院时的检查结果:为血常规WBC13.9×109/L、N0.782,大便及尿常规(-),肝功能N763u/L、γ-GT203u/L、BSR38m/m,心肌酶、肾功能、电解质、CRP、血粘未见异常,腹部B超显示脾稍大,胸部CT示两肺小结节状阴影,入院后予抗炎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无缓解

案例六

患者男性,47岁,湖南岳阳人,渔民。因乏力、食欲下降、肝区疼痛3月伴消瘦入院。7年前病人曾出现发热、腹疼、腹泻,大便呈浓血样,当地医院按争性菌痢治疗,症状缓解。近2年中,病人经常出现腹泻,有时便中带血,自服用一些抗生素而缓解。

体格检查:一般情尚可,消瘦,巩膜、皮肤无黄疸。心肺(-),肝肋下3cm,有轻度压痛,脾肋下可触及。

实验检查:白细胞8.6×109,嗜酸性粒细胞0.1。粪便涂片检查:便稀,无阿米巴包囊及滋养体,未发现血吸虫虫卵。粪便培养:痢疾杆菌(-)。ELISA血吸虫抗体(+),COPT(+)。

案例七

患者男性,20岁,浙江山区农民。发热,咳嗽,痰中带血14天,伴有胸痛,乏力,消瘦。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细菌性肺炎,用抗生素治疗,上述表现没减轻,痰呈铁锈色而转入我院。经询问病史,病人经常捕捉溪蟹生吃。

体格检查:一秀情况尚可,心脏(-),两肺可闻及散在的中小湿啰音。肝脾正常。右下背有一小包块1cm×2cm,质中等,可活动,无压痛,表面皮肤正常中。

实验检查:白细胞9.6×109,嗜酸性粒细胞0.12。痰抗酸杆菌(-)。胸片发现两肺纹理增粗,有小囊样及隧道样改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