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石学证书班——关于宝石仪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6:27: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二、宝石仪器

1. 简述偏振光在宝石鉴定仪器中的应用 原理 偏光镜 正交偏光,检验在两正交偏光镜片之间透明宝石的光学性质,利用双折射宝石能把入射光分解成两互相垂直的偏振光的性质。 操作 旋转上偏光片使得视域变得最暗;宝石的亭部向下放置在载物台上;一边转动载物台,一边观察样品的消光现象。 在正交的偏光镜中不断地转动样品,寻找到干涉色,在干涉色最为浓集的位置放置干涉透镜。 目的 防止刻面型宝石的全内反射作用,获得最明显的消光现象,以便观察。 使样品的光轴方向大致与偏光镜的光路平行。 使样品的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二色镜平行,并检验是否有三色性。 锥光镜 聚光透镜锥形的光柱,造成穿过宝石样品的光程差不同,造成围绕光轴的不同干涉色形成的图案。 二色镜 把透过宝石的两偏振光分开,并使之可以并排地进行观察,确定宝石的光性特征。 一边观察,一边转动二色镜360°,然后转动样品90°,再重复前面的动作。 折射仪 利用双折射宝石两偏振光互相垂直的特点。 2.举例4种现代分析仪器在宝石鉴定中的应用 紫外—可见光光谱仪 红外光谱仪 拉曼光谱仪 电子探针 X-荧光光谱仪 阴极发光仪 电子显微镜 基本原理 测定宝石对可见光的吸收特征,由电子跃迁引起。 测定宝石对红外光的吸收特征,由分子振动引起。 光子与分子振动的能量交换形成的非弹性散射。 高能聚焦的电子束激发出样品微区的X-荧光。 高能的射线(X-光,γ射线等)激发样品的X-荧光 高能电子束激发样品的可见光荧光。 聚焦的高能电子束扫描样品的表面,被样品反射,或者透射样品。 用转动偏振片交替地消除其中一条边界。 加强观察的效果。 应用和举例 宝石颜色成因的研究和鉴定;黄色钻石595nm指示颜色为辐照+退火处理成因。 鉴定合成、优化处理、宝石品种等,翡翠B货具有强的2850,2920,2980,3050 cm-1的红外吸收,未经处理的则没有。 测定微区的物相鉴定,内部的包裹体的物相鉴定,在鉴定合成、优化处理、宝石品种,尤其是宝石产地的鉴定上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测定样品的化学成分,优点是可以测定微区的化学成分,鉴定出露到表面的包裹体。例如根据样品含有Pb,Mo等化学元素判断样品为助熔剂合成的红宝石。 测定样品的化学成分,优点是准确度比较高,例如根据钻石样品含有Ni,Fe等化学元素判断样品为HPHT的合成钻石。 激发样品的荧光,具有亮度高、适用性广的特点。主要用来鉴定合成钻石,HPHT合成钻石具有沙漏状的发光区,黄绿色荧光,CVD合成钻石具有橙色荧光,细层状纹理。 观察样品的超显微结构,用来研究宝石的结构特征,例如欧泊具有的球状结构,这种结构导致了欧泊的变彩。 3.说明用宝石折射仪测量一碧玺抛光平面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与光轴平行的切面 与光轴垂直的切面 与光轴斜交的切面 转动样品360°,折射率的变化特点 高值的阴影边界不动,低值的阴影边界变化,有两个位置两条阴影边界重合,或者说低值的阴影边界从最小值一直变化到最大值。 高值和低值的两条阴影边界都不变。 高值的阴影边界不动,低值的阴影边界变化,但是两阴影边界不重合,或者说,低值的阴影边界可以从最小值变化到某一较大值。 可以确定样品为一轴晶,但不能确定光性符号。 样品为一轴晶或者二轴晶的垂直α或者γ方向切面的折射率。所以严格地说不能确定样品的光性特征。 宝石学意义 可以确定样品为一轴晶、负光性。 4.除折射仪外,给出三种方法或手段获取宝石的折射率值。 方法 操作步骤 显微镜法 显微镜上粘好微标尺,用最大放大倍数对焦到样品的顶面,记下刻度;再对焦到样品的底部,记下刻度,计算出两刻度的差值K。测量出样品顶部和底部的真实距离H,近似折射率=真实距离H/两刻度的差值K。 浸油法 在显微镜下观察浸泡在已知折射率的浸油中的宝石样品,把样品的腰围调到正对镜头的方向,或观察正对镜头的面棱,提升镜头,看到一条亮线说明样品的折射率>浸油的折射率;若看到一条黑线,说明样品的折射率<浸油的折射率。 反射率法 利用反射仪测量宝石抛光平面的反射率,对于透明宝石样品,样品的折射率与反射率具有联系:反射率R=((n-1)/(n+1))2。 光泽法 宝石的光泽根据折射率的大小从金刚光泽、亚金刚光泽、亮玻璃光泽、玻璃光泽,可以根据样品的光泽目视估计样品的大致折射率。 5.描述以下宝石在紫外灯下的不通特征,并说明原因。

(1)镶嵌了许多CZ的首饰和镶嵌了许多小钻石的首饰;(2)镶嵌了蓝色蓝宝石和热处理蓝宝石的首饰; (3)镶嵌了无色蓝宝石和焰熔法合成无色蓝宝石的首饰;(4)镶嵌了黄色方柱石和黄色水晶的首饰; LWUV 原因

镶嵌了许多CZ的首饰 首饰上的宝石呈现亮度和颜色都比较均一的黄色荧光。 无色CZ的化学成分、生长条件比较一致,导致荧光的颜色和强度比较一致。 镶嵌了许多小钻石的首饰 首饰上的宝石呈现亮度和颜色差异很大的荧光。 天然钻石的形成条件、N集合体的种类和浓度差异大,导致荧光的差异也很大。 紫外荧光,长波和短波 原因 紫外荧光,短波 原因 紫外荧光,长波 原因 天然蓝宝石 首饰上的宝石没有荧光或者呈现弱的暗红色荧光。 蓝宝石Fe3+含量高使荧光淬灭,含量低,并含有少量Cr的出现暗红色荧光。 无色蓝宝石 首饰上的宝石没有荧光或呈现弱的橙色荧光。偶有亮黄色荧光。 无色蓝宝石一般缺少致色剂。 黄色方柱石 首饰上的宝石呈现浅红—橙色荧光。 热处理蓝宝石 首饰上的宝石呈现蓝白色荧光,而且不太均匀,短波更为明显。 蓝宝石经过热处理Fe3+含量减少,晶体在高温下产生应力,导致蓝白色荧光。 合成无色蓝宝石 首饰上的宝石呈现中等强度的蓝白色荧光。 无色合成蓝宝石为焰熔法合成,具有很大的内应力,晶格缺陷多,可导致荧光。 黄色水晶 首饰上的宝石没有荧光。 黄色水晶多由紫晶加热形成的,其中含有的Fe3+是荧光的淬灭剂。 浅红—橙色荧光可能与方柱石的F-阴离子的含量有关。 6.简述滤色镜的工作原理及宝石学用途,指出下列宝石在滤色镜下观察到的颜色;

东陵石 水钙铝榴石 方钠石 合成青金岩 海蓝宝石 蓝色托帕石

(1)原理:只让深红色和黄绿色光通过,改变宝石的透射光的光谱组成,形成视觉上的颜色变化。 (2)用途:区别宝石种(识别仿制品),识别染色宝石、处理宝石及合成品,并举例。 (3)宝石的滤色镜反应: 东陵石 绿色包裹体变红 水钙铝榴石 绿色的色斑部分变红 方钠石 合成青金岩 海蓝宝石 蓝色托帕石 变红,深红色 变红,非常明显 不变,色调没有明显的改变 色调改变成黄绿色 7. 重液在宝石鉴定中的作用及注意事项。

(1)重液的组成(什么是重液)

(a)三种试剂:溴代萘1.47,三溴甲烷2.89,二碘甲烷3.33;

(b)四种重液:2.65比重液:溴代萘+三溴甲烷;2.89比重液:三溴甲烷;3.05比重液:三溴甲烷+二碘甲烷;3.33比重液:二碘甲烷; (2)重液的作用:

a.测量相对比重:宝石依次放入比重值从大到小的重液中,宝石上浮说明密度小于比重液、下沉说明宝石的密度大于比重液,宝石的密度介于这两种重液的密度之间。

b.测量准确比重:把宝石放入某一重液,如果宝石上浮,则不断地加入少量密度小的重液,并且不断搅拌,直到宝石悬浮在重液中,通过折射率或者其他方式测定重液的密度,得出宝石的准确密度。

c.测量近似折射率:如果已知重液的折射率,如二碘甲烷的折射率1.74,根据贝克线原理判断宝石折射率与重液折射率的相对大小。 d.用作浸油:选取折射率与宝石比较接近的重液,把宝石浸泡在重液中,由于重液折射率与宝石的折射率差值变小,折射角变小或者几乎消失,使得光线能够近于直线地穿透宝石样品,宝石的内部特征会显示得更为清晰。 (3)重液注意事项:

a.测定相对密度的操作:由大到小依次放入,每步都要清洗样品、镊子,防止污染; b.环境健康:通风要好,操作时要注意不要吸入过多的气体; c.保存:阴暗、放置铜丝,防止重液分解、重液值变化。

8. 说明偏光镜结构、工作原理,并用其原理解释所能见到的现象,并说明使用注意事项。

(1)说明偏光镜结构:略;(2)工作原理:正交偏光、双折射宝石、振动方向平行上下偏光片为暗、45o斜交为亮。(3)三个正常消光现象和异常消光描述和解释: 全消光 转动样品360o,样品呈全暗。 单折射样品 一轴晶干涉图 带有同心色圈的黑十字,或者中空的黑十字(为水晶的特征干涉图)。 d.注意均质体的多晶集合体的假集合消光现象。

二轴晶干涉图 带有同心色圈的黑臂。 呈45 o斜交时为亮。 正常消光 转动样品360 o,样品呈四明四暗。 集合消光 转动样品360 o,样品呈全亮。 双折射样品,振动方向与上下偏光片平行时暗,随机排列的双折射晶体,消光角互相抵消。 异常消光 样品呈黑十字、黑白相间的条带、斑状晕彩,以及四明四暗。 单折射样品由于内应力的原因造成样品具有微小的双折射。 (5)使用注意事项:a.不适合于不透明宝石;b.不适合于裂隙很多的宝石;c.圆刻面型宝石要朝上放置,以保证光线能够透过宝石;

9. 简述破坏性的宝石鉴定方法及其应用。 热针法 硬度法 试剂法 条痕测试法 原理 加热宝石的局部,使易挥测定样品的刻划硬度。 根据样品的化学反应判断样品的性质。 观察样品粉末的颜色。 使用方法 选样品不显眼的位置,在显微镜下把热针靠近样品,观察样品表注意事项 不易长时间加热样品。 发的充填物挥发和渗出。 面是否“出汗”。 选择样品的不显眼位置,放大观察表面状态,用硬度笔刻划样品,不能太用力刻划。 擦掉粉末再放大观察样品表面是否留下划痕。 选择样品的不显眼位置,滴上试剂或用棉球蘸试剂后擦拭样品,观察样品是否出现气泡、棉签是否染色。 用样品在白色的瓷板上划一小道,观察瓷板上留下的粉末的颜色。 作用有限,只用来鉴别赤铁矿与仿赤铁矿。 观察后要马上清洗样品。 10. 试述折射仪中可出现的几种特殊现象,还有哪些因素可导致错误读数的情况。

(1)特殊现象有:

①假均质:双折射率很小的宝石,两条阴影边界不易分开,象只有一条阴影边界,如磷灰石、符山石。

②双折射率过高,有一条超限:菱锰矿的双折率0.22,低值1.60,高值1.82超出折射仪的测量范围,在转动宝石的过程中,高值边界会突然不见,如不注意,会导致错误的数度。

③假一轴晶:有些二轴晶的宝石(如托帕石、金绿宝石、柱晶石等)的Nm与Np,或者Ng差值很小,折射率的变化很像一轴晶。 ④特殊切面方向(一轴晶、二轴晶)

一轴晶垂直光轴的刻面:转动宝石两条阴影边界不变;

二轴晶平行两条光轴的刻面:转动宝石360°,有两个方位只有一条阴影边界,其值为Nm。

二轴晶垂直Np或者Ng的刻面:转动宝石一条阴影边界不变,另外一条变化,类似一轴晶宝石的任意刻面的折射率模式。 (2)导致错误读数的情况有:

①接触油过多:过多接触油时密度较小的宝石会浮起,使得刻面与棱镜不平行,导致错误的读数。 ②光源:当采用白光为光源或者光源的单色性不好时,阴影边界带彩色边,测不到准确的数值。

③标尺系统误差:由于各种机械物理的原因,标尺的位置发生了移动,需要用已知折射率的样品(如水晶)检验。 ④样品状态:如果样品的被测面不够平整,具有一定的弧度,也会导致读数的差异。 ⑤棱镜状态:棱镜表面磨损严重时,不能获得清晰的阴影边界,导致读数的差异。

11.如何调节和使用宝石显微镜?详细论述宝石显微镜的用途和作用,并指出宝石显微镜的拓展功能。

(1)显微镜的调节和使用

a. 显微镜的调节:焦距调节,目镜焦距调节,目镜的间距调节;

b. 使用:照明方式(暗域照明、亮域照明、顶光照明);放大:倍数从小到大;\\ 宝石夹持:转动宝石观察不同的位置,分辨内含物和外部灰尘。 (2)宝石显微镜的用途和作用

a. 观察内部特征:区别天然和合成/处理宝石/优化宝石/再造宝石/拼合宝石/仿制品,举例。判断宝石的净度,举例。 b. 观察外部特征:识别充填处理、拼合处理,举例;识别宝石的切工,举例; 判断钻石的净度,举例;判断钻石的色级,较小的钻石在放大条件下更易于比色。 (3)宝石显微镜的拓展功能: 测宝石的近似折射率,加游标尺;

观察宝石的光性特征,加偏振片,可观察宝石多色性、消光、干涉图等; 测小宝石的光谱,在目镜筒上放置分光镜;

显微照相,在显微镜目镜或专用照相目镜上拍摄宝石的内含物照片。

12. 什么是红外光?什么是红外光谱?如何测定宝石的红外光谱?在宝石鉴定中有哪些作用?

(1)红外光: 波长在0.78-1000微米,或者波数在10-12820cm-1范围的电磁波;

(2)红外光谱:组成物质的分子对红外光吸收的特征,通常展示成以吸收度或透过率为纵坐标,波长或波数为横坐标的图表,通常分为远红外、中红外和近红外三个部分,其中中红外光谱是鉴定分子结构最常用的红外光谱。 (3)测试方法:透射法,红外光直接透过宝石样品;

反射法:红外光照射在样品的表面,收集经过样品表面反射的红外光。

粉末法:把样品磨成粉末后与溴化钾一起压制成片,然后测定透射压片的红外光谱。 (4)红外光谱的应用 应用 鉴定翡翠B货 鉴定浸蜡翡翠 鉴定处理绿松石 鉴定助熔剂合成宝石 鉴定水热法合成宝石 测试方法 透射法 透射法 粉末法 透射法 透射法 测试结果解释 有强的2850,2920,2960,3050cm-1的吸收峰。 有强的2850,2920,2960cm-1的吸收峰。 有强的2850,2920,2960,3050cm-1的吸收峰。 没有3300-3800cm-1的吸收峰。 具有较强的3300-3800cm-1的吸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