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开发与应用课题开题报告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2:25: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组织课题组成员,利用各自在本校、区县及全市的影响力,将自己制作的及从各大平台搜集的微课分享给学生和其他教师,带头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课堂中去,进行各种形式的翻转课堂,并及时的反思总结,收集第一手资料,掌握微课应用于初中化学的科学规律,并上升到理论高度,为初中化学的发展作出卓越贡献。 3、学生应用微课辅助学习情况研究。 鼓励学生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应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及时的利用调查问卷、访谈、座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的真实情况,并及时给以正确的反馈,促进学生利用微课健康快乐的学习。 ④初中化学微课应用效果评价研究。 比较应用微课的教学和不应用微课教学的差异,对收集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对课题组各成员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的效果进行科学的总结和评价。 4.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主要观点:初中化学知识关于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太零散,组成和结构方面的知识又比较抽象,概念和理论性的知识系统性比较强,关于化学的相关计算都有相对固定的规律可循,这都为初中化学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好的前提,特别是对微观世界的认识过程,微课可以帮助学生有效提高主观想象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或者学生利用现代智能终端,围绕某个知识点,问题开展几分钟的精彩活动,将抽象变得具体,微观知识形象化,零散知识系统化,合理利用课堂和课外的零散时间,微化知识内容,以充分实现教与学的个性化需求。既充分利用了传统教学资源的教学设计,情景素材,反思评价,测试和反馈,又营造了一个自成系统,自有主题的小环境。继承了传统又有所创新。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①通过研究初中化学微课在课堂上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课堂的有效性。②通过研究微课的制作,提高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形成一定规模的微课教学资源,并将之应用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比如班班通、校园网、家校通、微信、QQ群等,以解决课堂中不能完全解决但又很重要的内容,比如复习、知识拓展、能力培养、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学会与人合作等。③通过学生利用微课辅助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正确利用现代手持智能设备和无线网络,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寓教于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性,为学生适应社会、终身学习打下基础。④通过初中化学微课应用效果评价研究,收集关于微课这一教学资源使用的第一手资料,探索微课这一教育教学资源的的开发、应用和评价的内在规律,拓展微课的应用范围。探索利用微课促进将教师、学生、家长、校园有效整合的方法和途径。 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 研究思路:本课题研究思路,依托市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所和淮北市化学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周开军主任和西园中学在全市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声誉和影响,利用校园网和工作室网站,引领本市友好学校单位、优秀的初中化学教师参与,以集中培训、教学比赛、论文评选、资源征集、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将初中化学的各课题、各专题、重点、难点或者各个教师认为自己教育教学中的精彩之处,广泛征求意见,分批次,分时段进行研讨、设计,以微课的形式呈献,然后延请专家观察、评价、修正、分类。再分享到现代信息技术网站和平台,在全校教师和学生中广泛宣传,以适当的奖励形式鼓励广大教师和学生利用现代信息终端搜索、下载、使用,并及时跟踪访谈、问卷调查、集中分析评价应用效果,同时选择有条件的班级进行对比实验,控制变量,检测分析,并及时向各参与学校和教师反馈消息,纠正偏差,总结教训,推广成功经验,提升向各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和终端提供的微课的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 2. 研究方法:以调查研究法为主,辅以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和反思总结研究法等。本着立足实践,研讨合作、专家引领,个人开发和集中交流等相结合的方式和方法,促进课题研究层层深入,逐步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调查研究法:按照科学的方法确定有限的研究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观察、访谈。将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后,归纳分析形成科学的意见,然后认真制成问卷,针对更大范围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将结果进行科学筛选、分析形成结论,组织参与研究人员召开研讨会,总结经验和教训,及时调整研究的方式、方法和方向。进一步开展研究。 ?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内教育改革的探索性的研究方法,其目的不在于建立理论、归纳规律,而是针对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在行动研究中不断地探索、改进工作,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模式基本是:计划——行动——考察——反思(即总结评价)。 ?反思总结研究法。根据研究目标和行事历,定期开展课题研究阶段性交流讨论活动,及时总结经验,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征集阶段性研究成果等。 3. 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课题准备阶段(2015.9-2015.12) 1、撰写课题立项申请报告; 2、制订可行的管理制度,健全课题领导机制和执行机制,分工到人。 3、将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具体化,确定重点研究内容和研究的具体方法; 4、加强课题的宣传和动员活动,对课题参与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5、调查课题参与人员个人及所在学校的具体情况,包括电脑及其他智能终端的拥有和使用情况,相关软件和平台的掌握和使用情况。 6、制订具体可行的研究步骤和计划,并聘请相关专家指导,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修正; 7、邀请领导和专家,举行开题报告会。 (2)课题研究阶段(2015.12——2017.06) 研究阶段 序号 (起止时间) 2015-12 1 ---------- 2016-01 微课理论学习、调查实践、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周开军 阶段任务 预期目标 负责人 组织课题成员培训和学习初中化学 2016-01 2 ---------- 2016-06 微课资源制作的软硬件知识,制作和建立平台,利用课题组成员在本校和本片区的影响力,鼓励广大教师应用、反馈、参与。 2016-06 3 ---------- 2016-07 2016-07 4 ---------- 2016-08 根据阶段性反思结果和专家的意见对课题研究方向、方式和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开发更高质量的初中化学微课资源,健全网络平台建设,扩大课题在本市和地区的影响。 微课资源库和应用成果展 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进行阶段性总结,聘请专家评价指导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课题组 微课资源应用成果展 课题组 分享初中化学各单元和课题的微课,库和资源继续收集、开发、分享优质的微课资源,调查本片区教师、学生、家长应用微课情况的具体情况。 中测报告 课题组 2016-09 5 ---------- 2017-01 2017-02 6 ---------- 2017-03 课题组成员进行系统反思、总结,撰写论文,进行微课应用和翻转课比赛。聘请专家评价指导 后测报告 课题组 拓展方案 2017-04 7 ---------- 2017-06 (3)结题验收阶段(2017.07——2017.08) \\ 研究阶段(起止时间) 1. 2017-07 ---------- 2017-08 2. 2017-07 ---------- 2017-08 收取整理完善教学设计、反思、案例、初中化学微论文、师生获奖材料等 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文字材料 收集前测中测后测评价材料(师生问前测中测后课题组 卷、师生家长访谈等)、撰写前测中测测研修报告 后测研修报告。 课题组 完善整理初中化学微课资源库及应用微课资源库成果 及应用成果 课题组 主要任务 成果形式 承担人 微课资源分类、整理、深层次开发,微课资源反思、评价、完善微课资源库 库 课题组 3. 2017-07 ---------- 2017-08 4. 2017-07 ---------- 2017-08 撰写课题研修报告ppt,准备结题验收 课题研修报课题组 告ppt 四、本课题研究的保障分析

1、领导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