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上《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对比阅读及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0:11:5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岳阳楼记》对比阅读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嘻!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殍殣枕路,是时范文正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希文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首,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鼎兴。又新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监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文正乃自条叙所以宴游及兴造,皆欲以发有余之财,以惠贫者。贸易、饮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无虑数万人。荒政之施,莫此为大。是岁,两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岁饥发司农之粟,募民兴利,近岁遂着为令。既已恤饥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泽也。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

【注释】①殍殣(piáo jǐn):饿死的人。②募民存饷:指招募灾民服役,使服役者有饭吃。③敖仓:粮仓。④晏然:安宁的样子。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是时范文正领浙西 问今是何世(《桃花源记》) B.为术甚备 世人甚爱牡丹(《爱莲说》)

C.及公私兴造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D.发司农之粟 发于畎亩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5分) (1)又新作敖仓吏舍,日役千夫。

(2)两浙惟杭州晏然,民不流徒,皆公之惠也。

【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既 已 恤 饥 因 之 以 成 就 民 利 此 先 生 之 美 泽 也

10.依据选文,回答问题。(4分)

古代仁人志士,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忧国忧民之心,未尝废替。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既体现在“A”的抱负中,也体现在为政一方的实际行动里,【乙】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灾时采取了“B_”和“C”两项措施,后来这两项措施被著录于令典。 (A处请用【甲】文语句回答,B、C两处请用【乙】文语句回答。)

1

二、《醉翁亭记》对比阅读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堅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日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

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2 分)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的翅膀一样 )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 ③因为本其山川(根据 )

④遂书以名其亭焉(起名,命名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3分) A. (1)山水之乐 (2)乐其地僻而事简

B. (1) 在乎山水之间也 (2) 幸生无事之时也 C. (1)名之者谁? (2) 修之来此

D. (1) 山行六七里 (2) 日与滁人仰而望山

【解析】B。都 属于判断句式,意思和用法就是一样的。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远望那树木繁茂,又幽深又秀美的地方,那就是琅玡山。 ②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

5. [乙]段中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是 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和_ 喜与予游也 (用原文语句回答)。甲乙两段都表现了作者 与民同乐 的思想感情(提取[乙]段中四字短语回答)。(1+1+2=4 分) 答案: 一、1.B

【解析】1.此題考查一词多义。文言文中有一些词是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的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A.代词,这/判断动词,是;C.暗地,私自/形容词作动词,偏爱;D.发放/指被任用;B.都是“很,非常‘十分”的意思。所以答案选B。

2

2.(1)(他)又重新建选粮仓和官舍,每天役使上千人。

(2)两浙地区只有杭州秩序安宁,民众没有流亡迁移的,(这)都是范公(救灾)的恩惠。 【解析】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无论是哪种方法,都应做到:忠实原文、语句通顺、表意明确、语气不变、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汪意以下关键词语的意思:“作”,新建;“日”,每天:“惟”,只;“晏然”,安宁;“徒”,迁移;“惠”,恩惠。 点晴:翻译文言句子是文言文的一个重要考点。翻译句子要把握的原则:1.语句通顺,成分完整。(注意翻译省略主语宾语时要补充完整,并添加括号。)2.落实字词,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方法是:吃透课内文言文,反复诵读,熟练握,再适当拓展。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既 已 恤 饥 因 之 以 成 就 民 利 此 先 生 之 美 泽 也

4.A: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发司农之菜;C:募民兴利

【解析】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A考查的是岳阳楼记的主旨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BC考查的是乙文原句。较为简单。

附【《范仲淹救灾》译文】皇佑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于道路。这时范仲淹主管浙西,调发国家仓库粮食,募集民间所存的钱物来赈济灾民,救荒之术很是完备。吴中百姓喜欢比赛舟船,爱作佛事,范仲淹就鼓励民间多举办赛事,太守每日出游宴饮于西湖上。自春天到夏天,城中居民大规模出游,尽情玩赏。又召集各寺院住持僧人,告谕他们说:“灾荒年间民工工价最低廉,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于是各个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兴盛。官府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监察机关弹劾杭州长官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而无节制,以及官府、私家兴建房舍,伤耗民间财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拟奏章,申述所以饮宴和兴造房舍的缘由,是要调发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民。那些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养活的,每天大概可达几万人。救济灾荒的措施,没有比这一做法更好的了。这一年两浙路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饥荒年份打开司农寺粮仓的粮食赈济灾民,募集民间财力为地方兴利,近年来已定为法令。这种措施,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这是先王的功绩。

二、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 (2 分) 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 分)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像鸟的翅膀一样 )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 ) ③因为本其山川(根据 )

④遂书以名其亭焉(起名,命名 )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3分) 【解析】B。都 属于判断句式,意思和用法就是一样的。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远望那树木繁茂,又幽深又秀美的地方,那就是琅玡山。 ②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