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2/2 12:58: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一部分 习题
重难点解析
第一章 总论
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本章通过对会计基本内容的阐述,让初学者从总体上对会计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引导学生认识经济生活中掌握和运用会计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热爱本门课程,并注重培养学生按照会计法规从事会计工作的道德观念。
一、重点问题解析 本章重点包括: 1.会计的目标
对于会计的目标的认识,目前理论界有两个主要流派:受托责任学派和决策有用学派。 受托责任学派认为,由于社会资源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资源的受托者就负有了对资源的委托者解释、说明其活动及结果的义务。因此,会计的目标就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受托管理的情况。决策有用学派认为,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利于其决策的会计信息,它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
2.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主体假设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持续经营假设为会计核算限定了时间范围;会计分期是从持续经营这一基本前提中引申出来的,也可以说是持续经营的客观要求;货币计量前提是指在会计核算中以货币作为统一的主要计量单位来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3.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的要求,具体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八项。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是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和要求,是指导会计实务处理的准绳,是会计信息质量的保证。
二、难点问题解析
能够充分理解和应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本章的重点又是本章的难点。会计主体,在我国是指在工商行政机关注册的企业以及经主管机关批准成立的机关、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部门,是能够进行独立会计核算的单位。它明确了会计人员必须站在特定主体的立场上记录和报告该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严格划分该会计主体的财务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的财务活动及其他单位和上级主管机关的财务活动。从逻辑上看,持续经营假设是会计主体假设的延伸。因为,确定了企业是会计主体,势必要假设企业能存在多久。一个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只可能有两种,一是按照经营目标持续经营,二是经营不善导致破产清算。不同的发展方向决定企业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会计核算。由于企业的本质是持续经营下去,在持续经营中发展壮大。企业的经营活动,一般讲自开业起是持续不断的,要最终确定生产经营成果,只能等到企业经营期结束时一次计算盈亏。但为了确定损益和编制财务报告,定期为使用者提供财务信息,就不得不将连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期间。企业在持续经营中发生的经济业务可以归属于人为划分的各个期间。现代会计是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产物,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会计所使用的共同尺度只能是货币。只有货币单位才能作为会计计量,从而为会计记录提供一个简单而普遍适用的手段。
习题精练
一、填空题
1. 会计是以__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经济活动进行__、__、__地反映和监督,为相关方面作出正确决策而建立的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一种___。
2. 对于会计的目标的认识,目前理论界有两个主要流派:___和___。 3.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有__、__、__和货币计量。
4. 我国会计期间分为__、半年度、__和月度,起讫日期采用__。
5.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以__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__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6. 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__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__为依据。
7.谨慎性是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___,尽量低估企业的___。
8.企业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核算,所体现的是__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9. 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__、__、__、__和公允价值。
10. 会计法规按制定机关和法律效力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会计法律、__、__、和地方性会计法规。 二、判断题
1. 会计主体假设规范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会计分期假设则为会计核算限定了时间范围。()
2. 一般情况下,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3.会计只能用货币量度进行反映和监督。()
4. 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变更。()
5. 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
6.会计学作为一门学科体系,不论科学技术如何发展都是一成不变的。() 7. 会计分期假设是持续经营假设的客观要求。()
8. 由于有了会计分期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9. 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10. 会计账簿是记录经济业务和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 三、单项选择题
1.会计的主要计量尺度是()。
A、实物量度B、劳动量度C、货币量度D、实物、劳动和货币
2.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 A、方法B、手段C、信息工具D、 经济信息系统
3.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质量提出的要求有()项。 A、五B、六C、七D、八
4. 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反映了()原则。 A、可靠性B、可比性C、谨慎性D、及时性
5.在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中,确定会计核算空间范围的是()。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 6.“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是()会计假设的要求。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 7.企业会计核算的基础是()。
A、收付实现制B、现金收付制C、权责发生制D、现收现付制 8.企业的会计核算必须以()为核算的基础和假设条件。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
9.会计系统的基本目的就是向()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 A、公众B、董事长C、政府部门D、信息使用者 10. 指导会计工作的根本法是()。
A、会计行政法规B、地方性会计法规C、会计法律D、会计部门规章 四、多项选择题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
A、会计主体B、持续经营C、会计分期D、货币计量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A、预测B、核算C、监督D、分析 3.会计计量属性包括()。
A、历史成本B、重置成本C、可变现净值D、公允价值 4.下列属于会计核算专门方法的有()。
A、复式记账B、填制和审核凭证C、收付实现制D、登记账簿 5.下列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进行会计核算的有()。 A、独资企业B、分公司C、集团公司D、企业的销售部门
6.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时间段落中,可以作为会计期间的有()。 A、年度B、半年度C、季度D、月度 7.以下有关会计主体说法正确的是()。
A、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并非对等概念B、法人可作为会计主体C、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D、会计主体可以是企业的一个分公司 8.以下有关会计分期说法正确的是()。
A、会计分期是会计核算基本前提之一B、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C、会计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D、会计分期是对会计主体活动的空间范围上的限定
9. 会计法规按制定机关和法律效力可以分为()。
A、会计法律B、会计行政法规C、会计部门规章D、地方性会计法规。 10. 财务报表主要包括()。
A、资产负债表B、利润表C、现金流量表D、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 五、业务分析题
某公司某年12月发生下列经济业务: (1)销售商品50000元,尚未收款。 (2)用现金500元购买办公用品。
(3)用银行存款12000元支付下年度财产保险费。 (4)用银行存款20000元预付购料款。
(5)收到外单位归还上个月的欠款40000元存入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