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各家学说(总结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4 23:29:1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刘完素

一、生平和著作

刘完素,字守真,号通玄处士。

《素问玄机原病式》,二卷。成书于1182年,是刘河间最主要的医学著作。把《内经》有关病机理论与运气学说联系起来,提出六气化火及玄府气液诸说。 二、学术理论 1.六气皆从火化

强调风、湿、燥、寒诸气在病理过程中皆能化生火热。在疾病的过程中,火热又常常成为风、湿、燥、寒的后期转归,火热病机成为六气病机的中心,从而形成了六气皆从火化的学术观点。 2.五志过极皆为热甚

“五脏之志者,怒、喜、悲、思、恐也,若志过度则劳伤本脏,凡五志所伤皆热也” 3.六经传受皆为热证

“主火论”是刘河间学术理论的核心。“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六经传受皆为热证”为其主要观点,说明了火热病证的多发性及普遍性。 (四)亢害承制

在自然界和物类生存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生化和制约的现象,从而保证各个事物及相互之间的相对平衡。如果某一方面发展过亢或不及,使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就会产生一系列的变乱。《内经》称这种

现象为“亢害承制”, 张元素

一、生平和著作

张元素,与刘完素同时代而年辈较晚。

张氏在脏腑辨证、遣药制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传张氏之学者,有李杲、王好古、罗谦甫和张氏之子张璧诸家,私淑者亦众,世称“易水学派”。 二、学术理论

(1)气味厚薄:药物的升降浮沉等作用和其气味的厚薄有很大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2)与炮制的关系:“凡为熟升生降”根升梢降”。 4.创药物归经和引经报使 李杲

一、生平和著作

李杲,字明之,晚号东垣老人,著作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和《兰室秘藏》等,是中医学宝库中的重要文献。 二、学术理论 (一)论述脾胃

李氏对脾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有颇为深刻的论述,由此而确立他

的脾胃内伤学说。 1.脾胃为滋养元气之源

脾胃的盛衰直接决定元气的盛衰。 2.脾胃为精气升降之枢纽 王好古

(二)“内已伏阴”说

王好古论内感阴证的病因,有内、外两方面。

虽然王氏认为外感、内伤皆与阴证形成有关,但他强调劳倦、禀赋素弱、饮食生冷等所致的“内已伏阴”才是阴证发病的基础与关键。 罗天益

师事李杲,旁参诸家,博采众长,是一位既精理论,又善实践的医家。 张从正

一、生平和著作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 二、学术理论

张氏潜心研究了《内经》《伤寒论》等经旨,深切地感到除病必须祛邪,祛邪必须依靠汗、吐、下三法,张子和三法的外延运用,大大高于我们对汗、吐、下的习惯认识,故其自述“三法可兼众法”,他的

论病首重邪气,治病必先祛邪的医学理论,充实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 (二)论天、地、人三邪发病

张子和所称“三邪”,指“天地人邪三者”。指出: “天之六气,风、暑、火、湿、燥、寒;地之六气,雾、露、雨、雹、冰、泥;人之六味,酸、苦、甘、辛、咸、淡。 (三)贵于血气流通

张氏运用汗、吐、下三法的主要目的,虽意在攻逐致病因素,但通过攻邪,可改善气血壅滞的病理现象,达到促使气血流通的治疗效果,确是张氏之卓见。 三、治疗经验 (一)祛邪三法

汗吐下三法是张氏祛邪治病的重要方法。张从正认为,要真正起治病却疾作用,离不开此三法,所以他说:“世人欲论治大病,舍汗、吐、下三法,其余何足言哉?”↑([9])他平生对三

法的运用,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所论三法,至精至熟,有得无失,所以敢为来者言也”↑([1])。关于三法的适应范围和具体运用,是在《内经》《伤寒论》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的,颇具独特见解。 朱震亨

一、生平和著作

朱震亨,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因世居丹溪,故学者尊称之为丹溪翁。

丹溪的著作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本草衍义补遗》《脉因证治》,流传的《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系门人将其临床经验整理而成,其中,《局方发挥》《格致余论》为其代表作。 《格致余论》提出保护阴精为摄生之本。 二、学术理论

丹溪力砭习尚温燥之时弊,对人体生理病理颇多阐发,颇有创见。 (一)阳有余阴不足论 1.人之阴阳动静,动多静少 2.人之生长衰老,阴精难成易亏 3.人之情欲无涯,相火易夺阴精

由于情欲引动相火,致相火妄动,使人体脏腑功能活动亢进的状态,并非指人体真阳之有余。基于此,丹溪认为阴精之难成易亏,相火之易于妄动,是人体容易发病之关键。 (二)相火论

朱氏对相火的论述,包括两方面: 1.相火为生命之动力 2.相火妄动则为贼邪

引起相火之原因,主要是人之“情欲无涯”。

概之,丹溪所言相火妄动,是指人体功能过于亢奋的一种病理状态,它能耗损阴精、损伤元气,对人体危害甚大;丹溪所言之相火,为人体功能活动的推动力,对人体十分重要。故丹溪的相火论,也是其滋阴降火法及预防、摄生思想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