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19秋学期《管理经济学》平时作业-离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5:49: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管理经济学》

作业名称:运用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对衡水酒厂商品价格变动进行分析。 作业要求: 材料:

河北衡水酒厂生产两种产品:包谷酒和高粱酒。这两种酒主要销向当地市场。包谷酒是当地居民常饮品种,亲朋好友相聚一般以包谷酒相待;该厂的高粱酒由于采用特殊古传工艺,风味独特,因而价格较高,属当地中档酒类。包谷酒的主要原材料是玉米;高粱酒的主要原材料是高粱。1985年以前,高粱的价格为每公斤0.34元左右。1986年,每公斤高粱的价格涨到0.54元。 有如下背景资料:(1)高粱涨价的因素主要是:高粱大量出口,各地大量兴建酒厂。(2)1986年,玉米价格涨幅很小。(3)衡水酒厂相应地将高粱酒的价格提高了20%;为保持市场份额,该厂决定维持包谷酒的售价不变。其后,高粱酒的销售量下降了35%;意外的是,包谷酒的销量增加了23%。(4)1987年,高粱价格基本稳定,而玉米价格突然上涨18%,该厂不得不将包谷酒的价格提高14%(同时稳定高粱酒的价格不变),导致包谷酒的销售量下降了6%,此时,高粱酒的销售量增加了1.2%。 要求:

1.请自拟主题,运用经济学的相关原理对衡水酒厂商品价格变动进行分析。 2.字数不少于800字

3.本题目没有固定答案,谈谈自己的感想即可,严禁抄袭。

在本案例中,高粱收到大量出口,各地又大量兴建酒厂的需求量的影响。价格上涨。则高粱酒的价格也随之上涨。而产量却下降了35%。这是因为,涨价后的高粱酒的价格高出了消费者所能承受的均衡价格,所以销量减少。

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购买者趋向于购买少的数量。同理,当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时,需求量增加。

当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用其他类似的商品来替代它。在本案例中,当高粱酒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倾向于用包谷酒来替代高粱酒,从而获得满足程度。

浅谈河北衡水酒厂商品价格变动对销量的影响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直接推高了商品的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很多企业通过最直接的方法即提高商品的价格来弥补此方面的损失, 物价的上涨就成为一种必然。这一案例中由高粱的价格上涨,导致以高粱为原料的高粱酒的生产成本上涨,酒厂为了继续保持利润,必定使得以高粱为原料的高粱酒的售价上涨。并且由于需求向下倾斜规律和收入效应影响,需求向下倾斜规律即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同时其它条件不变),购买者趋向于购买更少的数量。同理,当价格下降,其它条件不变时,需求量增加。收入效应影响即当我们的货币收入固定不变时,价格上升就如同实际收入或购买力的下降,此时我们可能减少几乎所有商品的购买数量及价格的变化。 通过对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影响, 进而影响物品的需求量, 实际收入的减少往往会导致消费的减少,从而收入效应常常会强化替代效应使需求曲线更向下倾斜。具体在本案例中,由于高粱价格上涨,导致了高粱酒售价上升。涨价后的高粱酒的价格高出了消费者所能承受的均衡价格,所以使得消费者减少了高粱酒的需求,表现为销售量下降35%。

由于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存在着替代效应,即当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倾向于用其它物品来替代变得较为昂贵的物品, 从而最方便的获得满足,此时消费者对于价格上升的该种商品需求量必然会下降,总之,商品价格变化时,消费者会用价格相对以往较便宜的商品替代价格较以往更贵的的商品,通过这种调整,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支出获得较高的满意程度。具体在本案例中表现为在高粱酒价格上涨的过程中,不仅导致其销量下降35%,而且出现了包谷酒售价不变但是销量增加23%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消费者更多地选择包谷酒来替代高粱酒来达到满意程度导致的。

需求向下倾斜规律: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购买者趋向于购买少

的数量。同理,当价格下降,其他条件不变时,需求量增加。

在本案例中,高粱收到大量出口,各地又大量兴建酒厂的需求量的影响。价格上涨。则高粱酒的价格也随之上涨。而产量却下降了35%。这是因为,涨价后的高粱酒的价格高出了消费者所能承受的均衡价格,所以销量减少

2)、替代效应:当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用其他类似的商品来替代它。 在本案例中,当高粱酒价格上涨时,消费者倾向于用包谷酒来替代高粱酒,从而获得满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