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安然事件原因与启示(小总结)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20:31:3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安然事件回顾与总结 (原因-改革-启示)

(1)安然事件所暴露出的美国会计准则制定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从美国会计准则制定历程、美国准则制定机构更替原因并结合准则的性质来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2)美国对会计准则制定采取了哪些改革? (3)安然事件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有何启示?

安然曾经是叱咤风云的“能源帝国”, 2000年总收入高达1000亿美元,安然拥有约21000名雇员,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中的第七。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公布该年度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6.18亿美元,引起投资者、媒体和管理层的广泛关注,从此,拉开了安然事件的序幕。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正式向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2002年1月15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布停止安然股票的相关交易。至此,安然大厦完全崩溃。拥有上千亿资产的能源巨头公司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土崩瓦解。

安然事件引起的美国相关体制、制度的重大改变和影响,同时证明了会计制度还需不断完善,并完善监督制度和市场体系。否则,会计制度的发展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在经济上产生重大的后果,必然影响会计行业的发展。

一、 安然事件暴露出美国会计制度缺陷

1、会计准则制定及财务报告披露方面的缺陷。长期以来,人们普遍

1

认为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是最好的,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非常具体详尽,但财务与会计丑闻表明,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也会出现问题。美国制定“公认会计原则”所遵循的详细的“规则基础”表明,当会计准则制定的太具体,尤其是有各种数量界限是,企业可能通过交易合约的设计甚至虚构交易,绕过会计准则的限制,从而使会计结果不能真实反映经济交易和会计事项。相反,如果会计准则过于原则性,企业的操控余地过大,企业与其审计师也难以就有争执的问题达成一致的意见,监管部门的监管难度就也更大,会计信息也难有可比性可言。

财务信息的披露,是联系投资者和企业及其管理当局的重要纽带,财务信息的披露应具有可理解性,而且披露制度存在很多不完善之处。自安然事件发生以来,不少会计学者重新审视美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效率与制度模式,并要求对财务报告的披露机制予以改进。

2、制定会计准则的民间机构需更进一步加强独立性。民间机构制定准则相对于政府制定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如灵活性、及时性、研究资源丰富、较少受到政治压力的影响等。虽美国公认会计原则自产生以来,其指定机构曾几度易主,权威性和独立性都有所增强,但总会存在阻力,一项会计准则的出台,总有企业赞成,而另一些反对。他们会通过各种手段,干预准则的制定过程,以引导和促使会计准则向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发展。为此,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等政府机构与美国注册会计师美国会计协会、财务经理协会和全国会计人员联合会等组织,经常发表意见,以不同方式影响着准则的制定与发展。这样,制定机构在不能保证制定的准则能满足各方面利益的需要,只能强调相关大多数方面的经济利益和信息满足的协调统一,并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具有灵活性和选择性。可见,会计准则的制定相当程度上体现了政治化的过程。

安然丑闻的发生,虽各方的眼光都放在虚假的财务报表上,但会计

2

行业还是在这次风潮中心,其中会计准则的质量也成为焦点。

二、 美国对会计准则制定采取的改革

自安然事件后,美国国会、美国会计总署、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纽约证券交易所等机构迅速反应,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相应对策,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1、成立独立的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 《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要求建立一个独立于AICPA的监管机构-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对注册会计师行业进行监管。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由5名专职委员组成,可有2名是或曾经是注册会计师,其余3名必须是代表公众利益的非会计界人士。委员会资金主要来自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以及会计师事务所交纳的注册费和年费。该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包括:负责制定或审批审计准则、质量控制准则、职业道德规范、独立性准则及其它与审计报告相关的准则;有权调查、处罚和制裁违反该法案、相关证券法规以及专业准则的会计师事务所和个人等。

2、建立目标导向的公认会计原则。在经过安然事件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回归了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为解决准则超载的规则导向,解决方案为,提高会计准则的可行性,把重点放在基本原则和目标上,替代之前的详细规定、例外事项和备选方案,减少准则的详细程度的变化,使会计重点放在交易的实质上,而不是形式。目标导向的会计原则是一中在规则和原则之间达到的平衡的原则,既能引导公司的财务报告符合交易实质,又能为其会计处理与呈报提供可操作性指导的会计准则。其具有的以下特征:要为各类交易清楚地确立会计目标,给管理当局和审计师提供一个详细的会计框架,使会计准则具有操作性;强调管理当局和会计师责任,以保证财务报告反映了会计准则目标;具有合理化的会

3

计职业判断空间,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一致性和及时性。

三、安然事件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启示

基于市场经济的共通性,安然事件引起的对公司治理、财务报告制度、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体制、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等诸多问题的思考,这些启示对中国尚不成熟的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公司治理,以及会计审计、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制度建设是值得我们去深入地思考并得出有益的借鉴。

1、坚持并不断完善我国基于原则的规则导向会计准则。我国准则制定中要处理好原则与规则的关系。既要有原则性的规定,充分发挥会计人员以及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也要有可操作性强的规则程序,便于会计人员以及注册会计师执业。

2、根据新经济环境中出现的新经济业务,及时制定新的会计准则。由于企业竞争日趋激烈,有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遭淘汰,而有些企业则进行兼并和重组,以求生存和发展。因此,我国应尽快出台有关企业终止经营、破产清算、兼并和重组等会计准则以规范会计问题。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职工福利、养老金计划费用亦应规定相应的会计规范。

3、对现行的会计准则应不断修订与完善。会计准则的制定是制定机构与规范约束方之间的一个动态博弈过程。对上市公司出现的每一种利润操纵方式,监管部门或制定新的会计准则予以约束,或对原有会计准则予以修订和完善,但随之而来的是上市公司出现新的规避规范约束的方式。因此,监督部门应对现行的会计准则进行不断修订与完善,跟上时代的脚步,避免类似安然事件的再次发生。

我国会计准则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在完善会计准则的同时,必须相应的完善我国会计准则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只有在这些不断完

4

善的各种环境下,才能不断提高我国会计准则的质量。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