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方法探究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0:42: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方法探究

摘要:分析经口气管插管患者接受改良式口腔护理的有效性,提升口腔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0例ICU入住的危重症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接受改良式口腔护理,分析两组患者口腔情况以及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生率,分析两组两次细菌半定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口臭、口腔感染以及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3d以及7d细菌半定量检测数量均较少﹙P<0.05﹚。结论:对于接受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开展改良式口腔护理,能减少口腔感染率,减少细菌定植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关键词: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口腔黏膜消毒溶液;冲洗

经口气管插管为重症监护室患者常用的人工气道开放方式。口腔为病原菌侵入机体的重要途径,因为重症患者无法自行进食及完成吞咽、咀嚼等过程[1−3]。患者的口腔一直处于开放状态,极易引起口腔黏膜干燥、唾液分泌量下降以及口腔自洁作用和局部黏膜抵抗能力减弱等情况,细菌在口腔中大量繁殖。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往往病情危重、病程长、机体免疫力低下,口腔感染机会增加,口腔内的细菌极易随导管下移至呼吸道,是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重要原因之一[4]。所以,对于重症患者,开展行之有效的口腔护理,保持口腔内环境的平衡和清洁,能够全面预防以及降低各类并发症发

生。有文献证实,对于接受经口气管插管者,实施改良化口腔护理,能够取得满意效果。为了验证该实验的真实性,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入住ICU的危重症患者,对部分患者实施改良式口腔护理,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50例入住ICU的危重症患者,入院前患者均无口腔疾病,且经气管插管实施机械通气,插管时间为2.15~31.25d。其中神经系统疾病13例,呼吸系统疾病15例,外科术后16例,多发伤6例。患者均使用2~3类抗生素。依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年龄﹙48.52±1.27﹚岁。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47.25±1.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口腔护理。使用蘸有生理盐水的棉球擦洗患者口腔、唇部、牙齿面、上颚以及舌苔。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改良式口腔护理,具体操作由2名护士共同完成。第一,备齐用物携至患者旁。第二,清理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第三,体位:病情允许取坐位或半坐卧位,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物品准备:蘸有口腔黏膜消毒液的棉球5~6个﹙配方为0.4%~0.5%葡萄糖酸洗必泰﹚,50mL注射器﹙去掉针头﹚,成人12#吸痰管一根﹙连接吸引器﹚,气管气囊压力为

25~30cmH2O﹙1cmH2O=0.098kPa﹚。使用注射器抽取口腔黏膜消毒液,在冲洗过程中,上抬床头15°~30°[5],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从不同的方向对患者的颊部、咽部、舌面以及硬腭缓慢冲洗,边注边吸,把口腔中的液体完全吸除。在此过程中,应掌握好吸引力,将负压调节在0.04~0.06Mpa。用棉球从患者的舌根部朝向舌尖轻轻擦,不要擦拭舌根接近悬雍垂处,以免引起患者呕吐。完成冲洗之后,将气管插管移到另一侧口角,使用相同的方式处理对侧口腔,完成冲洗,直至洗出液澄清为止。在冲洗时,要观察患者是否存有缺氧、恶心和呕吐等不良现象。保持血氧饱和度﹙SPO2﹚在90%以上。最后,使用蘸有生理盐水以及口腔黏膜消毒液的棉球,擦涂患者的口腔黏膜、舌苔、牙齿和上腭。在两组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之后,完全清洗牙齿,更换新的3M胶布及系带。确认插管深度后,对气管插管加以固定,患者每天进行口腔护理3次[6]。

1.3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口腔情况以及VAP发生率;分析两组两次细菌半定量情况。细菌培养步骤为:在插管之后3d清洗患者上颚或舌面的中间处,开展细菌半定量培养以及药敏实验,7d后重复上述工作一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