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掘进出洞施工方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8:05: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隧道出洞施工方案

一、正洞施工方案简述

杭新景高速公路×××合同段隧道共4座,总长2809m,全部采用分离式设计。进出口均设计有5~25m明洞,明洞施工采用明挖法。洞口段施工工艺:开挖洞口段土石方,进行边仰坡加固,施做超前大管棚,施做明洞,进行洞顶回填反压,暗洞开挖。

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本标段隧道采用单口掘进施工方案。

1、隧道较短,最长530m,最短160m,不是本标段的工期控制工程,在合同工期内能够按时贯通。

2、进出口同时掘进需配备两套施工机械,且需对洞口风、水、电、便道等临时设施进行建设,增大了工程的投入。

3、各隧道另端洞口因受征地拆迁、地形限制、便道修筑困难等因素影响,开辟工作面干扰大,运输条件差,材料机具进场困难,制约着工程的正常施工。

4、各隧道另端洞口开辟工作面临时设施需占用大量农田、耕地,破坏了环境,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5、多开辟隧道工作面,管理跨度大,质量不易控制。 二、出洞施工方案

原设计隧道洞口都有超前大管棚,在超前大管棚的保护下进洞开挖,由于受上述因素的限制,本标段采用单口掘进施工方案,由一个方向贯通隧道。根据“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尽量不刷或少刷坡,保持山体的原始平衡,避免洞口塌方,结合各洞口的地形,我部拟采用“顶设导坑贯通,部分挖方量大的明洞采取明洞暗做,贯通后由洞外向洞内留核心土环向开挖的施工组织方案”,取消贯通洞口的大管棚超前支护,改用超前注浆小导管,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确保施工安全。

(一)顶设导坑贯通施工

1、开设导坑前的处理。在单口掘进至设计明暗洞交接里程向洞内30m处开设顶设导坑,顶设导坑开设前,对已完成段岩体进行注浆加固。上下

台留10m台阶,上台掌子面喷5cm厚混凝土封闭,上台钢架拱脚每隔2m设一道水平支撑,形成临时封闭环,下台仰拱施工完成,形成闭合环。

2、进行顶设导坑开挖。顶设导坑臵于隧道拱部中央,导坑4.5m×3.5m,φ42注浆小导管超前支护,环向间距25cm,I18钢架50cm一榀,φ200圆木(或方木)排架支撑,间距50cm×50cm。开挖循进尺0.5~1m,人工开挖为主,辅以微弱爆破,稳扎稳打。

3、明洞段施工。顶设导坑掘进至设计明暗交接里程时,进入明洞施工,明洞挖方量较大(即覆盖层厚超过1m)地段,采用明洞暗做的方法施工,顶设导坑继续向前推进,开挖时拱部扩大1m,初期支护下施做1m厚混凝土护拱,直至安全出洞,护拱伸出洞外1m。

顶设导坑施工图见下图

(二)洞口段施工

1、顶设导坑贯通后,将洞内风、水、电引出洞外,并按要求布设整齐。

2、对仰坡进行小范围刷坡,尽量少破坏地形、地貌和植被,并对仰坡进行加固。

3、清除洞身范围内的地表植被和松散土层,并喷射混凝土封闭,开

挖地面标高高于设计明洞基础3m范围内的边坡。施工1m厚的护拱混凝土。

4、护拱混凝土顶宽4m,底宽不小于4m,坡率1:1,护拱与边坡间顺地形相接,接缝处要密实,并环向每50cm施做5m锚杆一根,锚杆尾部伸入护拱混凝土1m。

5、护拱强度达到70%后回填反压,稳定边仰坡,进入洞身开挖。 6、洞口偏压严重时,浅埋侧护拱外设挡墙,以抵抗偏压。 护拱施工图见下图:

(三)留核心土环向开挖

洞外护拱完成达到强度后,由洞外向洞内按照三台阶留核心土环向开挖。施工工序如下:

1、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开挖1部,挂网初喷混凝土,架立钢架,挂网复喷混凝土。

2、滞后1部3~5m,开挖2部,挂网初喷混凝土,架立钢架,挂网复喷混凝土。

3、滞后2部3~5m,开挖3部,挂网初喷混凝土,架立钢架,挂网复喷混凝土。

4、导坑开挖完成后,分段开挖4部和5部,开挖4部12m,开挖5部10m,施做仰拱10m,二次衬砌9m,依次顺序渐进。

留核心土环向开挖工序步骤图见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