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拍子胶皮与底拍的软硬搭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20:52: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乒乓球拍底板与胶皮的软硬搭配

一直在思考能有球拍搭配中有一些什么规律可循,因为这些年配拍的经验告诉我,虽说配拍是个很主观的东西,但是拍子的性能,也还是有客观因素可以去衡量的。但是如何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出来,就觉得有些含糊。当我注意到了将乒乓中的很多归律用射箭去比喻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比较贴切的模型,即将弓必成乒乓球拍的底板,而弦比作胶皮。这样一来,很多道理不言自明了。 这篇文章我主要从底板与胶皮的软硬搭配上来进行些讨论。 首先说硬底板配硬胶皮。这就好比是用钢条作弓,钢丝做弦。这样的弓,你不能不说它很有威力,因为一旦拉开,那势必是力拔千钧。但是,未必有能拉开它的人。所以一般情况下,你只能将他当作一根棍子来使,而不能当作一张弓。我用这个模型贴合的是一些碳素底板搭配狂飙等硬胶皮的情形。这样的配置,保证了很快的脱板速度,但是由于蓄力时间过短,出球速度并不快。旋转在近台还可以靠胶皮粘性加上,但是到了远台,就会在旋转、速度上都绘逊色很多。所以这种搭配只适合于近台快攻打法。

其次是硬板配软胶,那好比是一根钢条上拴上橡皮筋。很明显,由于硬度悬殊太大,支架在整个过程中的形变可以忽略,蓄能与放能的过程全部由胶皮来完成。这样的搭配就好比是一个弹弓子,虽然单板杀伤力有限,但是灵活度高,节奏快,适合于中近距离作战。距离拉开了以后仍然鞭长莫及。所以更适合中台快攻或快攻弧圈打法。 再者就使软板配硬胶。这就要算是威力最大的一种装备了。因

为所谓的硬胶,其硬度无非是更为贴近底板硬度而已。这就更加类似于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弓箭。弓与弦都有一定的形变,都起到一定的蓄力作用,但是以弓的蓄力为主,弦得形变则主要使得弓的发劲更为柔和。所以这种装备将在远距离作战中大显神威。这样的配置适合于弧圈型打法。

最后就是软板配软胶的情况。其实这种情况是一个极端的假设。大多搭配方法是在硬板与软板,硬胶与软胶之间取一个中间态,使二者达到一个协调的搭配。极端软板配极端软胶应该说并不合理了。这就相当于在很软的一张弓上拴上一根很软的弦。弓拉到头了也没有多大的劲,如果用到乒乓球中,势必造成节奏过缓的问题。而过长的蓄力时间也使得动作的稳定性很难得到保证,这样的配置恐怕只能运用到很少主动发力的削球打法中。

黑红碳王控制较差,但球速较高,适合打近台快攻。建议配相对软一点的套胶。

我的建议:正手 省狂3(有条件的可以配国狂3),硬度39的就可以,价钱150块左右(国狂350元左右),不建议用大蝴蝶,大蝴蝶球路稍怪,稳定性不如省狂或国狂。

反手:多尼克F0,硬度39的就可以,价钱大约180块左右,特点是吃求稳。最近我也才换了红黑碳王。网上说的经典配置是:正手狂三39°(也有人用40°),个人感觉39°足够了,因为碳王毕竟底

板比较硬嘛。正手就这样配置吧。关于反手,网上说的经典配置是蝴蝶SRIVER FX不过这个套胶太贵了~便宜的都要170左右呢。所以我建议用国产的729的吧,比如729-40S套胶适合反手,或者729焦点1吧(内能的,据说不用灌胶,弹性一直会很好),都是专为反手设计的

硬度的标准就分两类了:

一个是729的邵氏W,还有就是DHS的邵氏A。 这两种硬度计的主要区别在于:

邵氏W:主要用于用于测定含有发泡剂制成的橡胶、塑料微孔材料硬度。

精确程度:±1度 测量厚度:10±0.5mm

由于此硬度压针直径为5mm,所以测试海绵这类相对于硬度不均匀的产品来说,受力面广,精确度较高,而其测试的数值也较“邵氏A”大。

邵氏A:适用于橡胶、塑料等科研单位、橡胶塑料制品的生产单位,能准确测出橡胶塑料标准试片的标准硬度 精确程度:±1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