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的意境美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2 4:10: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引导学生品味古诗词的意境美

作者:殷海燕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0年第10期

摘 要:古诗词的鉴赏,是高考借以考查学生阅读欣赏能力的必考题型。教会学生如何鉴赏古诗词,如何感悟古诗词的意境美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体味、感悟古诗词中的意境美,是古诗词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诵读;感悟;体悟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74 -01

古诗词的意境是指古诗词中表现的思想感情与描绘的生活图画相融相汇,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境界。古诗词中的意境都很美,但对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来说,是难以体会的。激活学生的审美意趣,准确地去体味、感悟古诗词中的意境美的确不是一件易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又该如何引导他们走进其中呢? 一、加强诵读,感悟意境

朱熹曾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

对学生的朗读方法指导,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充当好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同时兼任对话者,指导学生掌握读的方法,如朗读和默读,浏览、略读和精读等方法。

古典诗歌意境优美、语言精练、言简意赅,很多学生爱读。要让学生走进诗歌,理解诗歌的内涵,在诵读诗歌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意思。首先诗歌教学中,要指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读,遵循“三看一查”的原则,即看课文,看注释,看练习,查工具书,调动已积累的文言词语。其次要

对学生的朗读方法予以指导,应提出具体的要求,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重音、读出语气、读出感情,要读得抑扬顿挫,有声有韵。并通过范读、领读、齐读、抽读等形式的训练,让学生有效地掌握诗歌朗读的方法。

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只有在诵读的基础上,学生才能从整体上体味感悟古诗词的意境,深入其中,产生共鸣,读出古诗词的意境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抓住形象,体悟意境

文学艺术作品必须有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惟其如此,才能获得持久的艺术生命。古诗词也不例外。诗词作者在反映社会生活时讲究形象思维,通过具体形象抒发自己内心感受。尤其是描写风物,寄托情怀的抒情诗词,既要有情,又要有形。正所谓“诗以情为主,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这就是“托物言志”、“托物抒情”。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准确理解语句的基础上,适当结合作者写作的生活背景,去体悟古诗词的作者是怎样通过各种生动的形象,融情于景,创造出一种意境来表达自己的胸襟、情怀、志向或生活情趣的。

结合上下语境来理解诗歌的意思,切忌逐字逐句的翻译,以致破坏了诗歌的意境。如《诗经?关雎》,可以这样理解诗歌:“清清的一条小河缓缓流过,河心的小洲上两只水鸟相向和鸣。可爱的女子哟,我怎么才能和你在一起?河里的水草在飘摇着,她顺着水流左右去采摘。可爱的女子哟,我日夜想念你,翻来覆去睡不着。河里的水草在飘摇着,她向左向右去采摘。可爱的女子哟,我用美妙的琴瑟之音来亲近。河里的水草在飘摇着,她左也采来右也采。可爱的女子哟,我敲钟打鼓娶过来。”在理解诗歌意思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很好地指导学生赏析诗歌了。

三、借助想象,品味意境

鉴于中学生的思维特点,要想让他们真正品味古诗词的意境美,还必须根据诗词形象借助联想、想象进行再创造,引导他们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去品味古诗词的意境美。

盛唐山水诗大多歌咏隐逸情趣,都有一种优闲适意的情调,以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为例,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我们不妨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诗人漫步此情此景之中,会是怎样的情形?他举目望见寺后的青山焕发着日照的光彩,看见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欢唱;走到清清的水潭旁,只见天地和自己的身影在水中湛然空明,心中的尘世杂念顿时涤除。似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其他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这悠扬而宏亮的佛音引导人们进入纯净怡悦的境界。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幽美绝世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自己遁世无闷的情怀。

总而言之,引导中学生体悟古诗词的意境美,除了重视以上三点外,我们还应尽可能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借助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再现古诗词中的意境。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古诗词的意境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及文化品味,从而体现出符合新课标的全新理念,真正做到“只在此山中,云深应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