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1 7:26:0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课题 2013高考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知 识 目 标 复习范围: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按照考纲要求 能 力 目 标 树立高考意识、提高分析理解解答能力 理解商品市场价格的形成 重 点理解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 难 点 理解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关键字 本课在《考试说明》的要求中都是“理解”和“运用”的能级要求。 教学过程和内容 考点解读: 一、商品市场价格的形成 (一)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引起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因素 1、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 2、直接因素: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 来实现的。 ①当商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出现“物以希为贵”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 市场。 ②当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 市场。 【重要提示】区别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的关键在于买卖双方何者占主导地位。 (二)价格与价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 基础/决定 价值 价格 (内容) (形式) 货币表现 1、 价值 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 货币表现 。 2、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就越高;反之,商品的价值量越小,价格就越低。 (三)市场价格理论——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1、基本思路: 角度一:供求影响价格 ——分析买卖双方、产量和需求量变化的原因及效果。 角度二:价值决定价格 ——分析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所带来的产品生产成本的变化。 【重要提示】这两个方面不可混淆与对换。 2、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其他因素——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原因还有: ① 国家纸币发行量的变化:通常成正方向变化 ② 金银货币价值量的变化:通常成反方向变化 ③ 国家宏观政策调整的变化 ④ 市场自发性的影响:某些不法商人违法变相乱涨价 练习: 【1】(08年上海)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认为,具有效用的商品,其交换价值是从两个源泉得来的,一个它们的稀缺性,另一个是获取时所必需的劳动量。这段话中与商品价格相关的因素有( ) ①市场供求状况 ②货币流通量 ③商品自身价值量 ④价格政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③④ 【2】(07年天津)手机虽小,却能折射出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20年前,手机称“大哥大”,买一部要花2万多元,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工薪者20年的收入。最近,小薇只用300多元便买了一部,仅相当于一个普通工薪者一周的收入。手机价格降低的根本原因是( ) A.厂家数量增多使产品供应量增大 B.商家采用了薄利多销的销售策略 C.科技进步增加了商品的技术含量 D.劳动生产率提高使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3】(2009·全国)某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储存鸭梨,为反季节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梨农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每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这一做法表明( ) 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B.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 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 D.商品的储存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 【4】(2008·全国)城市居民自来水的价格一般为3.5~4.0元/吨,而市场上销售的瓶装矿泉水价格约为1元/瓶(约500毫升),约折合2 000元/吨。矿泉水比自来水的价格高的原因是( ) A.矿泉水比自来水更有营养价值 B.人们对矿泉水的需求比对自来水的需求要少 C.矿泉水比自来水更稀缺 D.加工矿泉水比加工自来水需要耗费更多的劳动 【5】(2011?四川)在谈到某些图书的价格时,有人认为:“每一份的品质都是由每一份的成本堆积起来的,没有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道理是( ) A.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 B.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 C.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它不会等于其价值 D.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它不会偏离价值 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商品的价值量的影响 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所耗费的 决定的,而是由 决定的。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 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重要提示】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 2.理解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1)正确认识和分析: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价值总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本部分要求能够进行相关计算) 【重要提示】个别劳动生产率通常指某个企业、某个厂家率先提高自己的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通常指某个国家、某个行业、大多数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2)关注公式,学会计算: Y = X / 1 + A% Y:是所求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后的商品价值量;X代表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前的商品原价值量。+(或-)表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或减少)的状况。 (3)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某个企业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能使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赢得比其他企业更多的降低成本和盈利空间,在竞争中就会处于 地位。 练习: 【1】(2008年江苏)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10倍,且2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4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 ) A.10克 B.20克 C.30克 D.40克 【2】(2009年江苏)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5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其它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 A.8元 B.10元 C.12元 D.15元 【3】(2008年全国)假设2009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2元。如果2008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提高20%,且该国的货币价值上升25%(升值2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 A.10元 B.12.5元 C.8元 D.15元 【4】(2011?新课标全国)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 ( ) A.1452万元 B.1320万元 C.1210万元 D.1100万元 【5】(2011?山东)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需求量(D)、价值量(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之间的关系 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传导过程正确的是( ) A.①—③—④ B.②—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③ 【6】(2010高考·全国)按照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l: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 A.80,84 B.84,80 C 84.64 D.84,100 【6】(2010高考·安徽)读表1,假定其他条件不变,2011年某企业生产M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比例和价值总量分别是 表1 年份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个别劳动时间 M商品总产量 2010 4 4 10万 2011 4 2 20万 A. 50% 40万 B. 50% 80万 C. 100% 80万 D. 200% 160万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重点理解“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 的影响,围绕 上下波动。 价格 价值 【深度分析】注意理解: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商品交换双方的价值量都相等。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对“等价交换”的理解) (1)由于受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经常发生背离,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即并非每一次商品交换都能实现双方价值量相等。因此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2)虽然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价格时涨时落,但从一段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仍然与价值相符合,也就是说,价格的的波动并不违背等价交换原则。 (3)等价交换的实现:等价交换作为长期趋势而存在,主要是存在于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而不是指每一次交换都是等价的。因此,等价交换原则是在多次的交换中动态地实现的。 (4)某些特殊商品如:文物、稀有邮票、世界名画等拍卖不执行等价交换原则。因为高价格不能带来生产规模的扩大。 练习: 【1】(2007年全国)价值规律要求的等价交换是指( ) ①每一次具体的交换过程都是等价交换 ②等价交换应当理解为商品交换过程的总趋势 ③等价交换的实现有赖于价格依据供求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④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绝大多数是符合等价交换,只有少数是不等价交换判断: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2】(2007年江苏)“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及贵”(《史记·货殖列传》)从经济学角度看,这是( ) A.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B.计划机制作用的结果 C.劳动决定价值的体现 D.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 【3】判断说明:①等价交换是指每次商品交换都是等价的。( ) ②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完全是由供求关系引起。( ) (分析:完全改为主要) 三.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1)一般影响: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涨较高时,人们的购物需求就减少,反之,则增大。价格变动与消费需求变化成正方向变化 (2)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 ①替代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化。 在互为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导致对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 ②互补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呈正方向变化。 在互补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同时也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亦然。 2、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体现了价值规律的作用) (1)调节生产规模。 这实际上是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因而压缩生产规模,减少该产品的供给量;当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获利增加因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该产品的供给量。 总之价格变动对供给量的影响是两者成正方向变化 (2)提高劳动生产率。 对企业来讲,只有通过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等手段来提高自身的劳动生产率,才能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给自己的产品提供降价空间,在竞争中更具优势。 (3)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者要想方设法提供优质的或多元化的产品,从而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从中获得更多的利润。 【深度分析】需求弹性理论、需求曲线、供给曲线 价格(P) 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 价格(P) B C A 需求量(Q) 供给量(Q) 0 0 1.需求弹性理论: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如 “需求曲线”图所示,与B商品相比较,A商品的需求量随着该商品价格上涨而减少的幅度小于B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幅 2.需求定律/需求(消费)法则: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向变动。如“需求曲线”图所示,A、B商品的需求量随着该商品价格的上涨而减少。从变化程度看,这说明A曲线是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曲线,B曲线是高档耐用品的需求曲线。 3.供给定律/供给(生产)法则:一般情况下,价格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化呈正向变动。如 “供给曲线”图所示,C商品的供给量随着该商品价格的上涨而增加。 练习: 【1】(2008年海南)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上升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 ) A.增加10单位 B.减少10单位 C.增加20单位 D.减少20单位 【2】(2009年山东)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 【3】(2011?安徽)图1中的曲线反映的是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价格走势。同期,该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发生反向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②该种商品的互补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2012北京)某两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如图9所示,由此可以推断出( ) A. 两种商品之间相互替代 B. 商品1在市场上供不应求 C. 商品2的生产企业利润上升 D. 商品2的市场供给量高于商品 【5】(2010高考·广东)图5、6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 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 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