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6 6:02: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课程辅导要点
一 推荐教材
推荐教材为《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第2版) 冯健璋主编,2005.1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二 对社会助学的建议
1、应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总要求和各章的知识点。
2、应掌握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理解对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3、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依据,指定的教材为基础,不要随意增删内容,以免与大纲脱节。
4、辅导时,应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宜提倡“认真阅读教材,刻苦钻研教材,主动争取帮助,依靠自己学通”的方法。
5、辅导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对考生提出的问题,不要有问即答,要积极启发引导。 6、注意对应考者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学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独立学习,在自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做出判断,解决问题。
7、要使考生了解试题的难易与能力层次高低两者不完全是一回事,在各个能力层次中会存在着不同难度的试题。
8、助学学时:本课程共6学分,建议总课时96学时,其中助学课时分配如下: 章 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内容 工程热力学基础 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发动机的换气过程 发动机废气涡轮增压 燃料与燃烧热化学 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汽油机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 发动机的特性 发动机的排放与噪声 汽车发动机新技术 发动机试验 汽车的动力性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确定 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的操作稳定性 汽车的平顺性及通过性 学时 2 6 8 4 4 6 6 6 4 2 2 8 8 8 8 8 6 合 计 96 所以辅导重点为《汽车发动机原理与汽车理论》(第2版)第2、3、6、7、8、12~17章的内容。
三 参考题型
参考题型:单项选择题(约14小题)、多项选择题(约6小题)、判断改错题(约6小题)、简答题(约6小题)、论述题(约2小题)等。
四、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发动机的动力是经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传给以下哪一个总成 【 】 A 减振器 B 转向节 C 驱动桥 D 从动桥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先或未选均无分。
汽车底盘由以下哪些系统组成 【 】 A 传动系 B 行驶系 C 车身系 D 制动系 E 转向系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判断正误,将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正确答案。例如:
变速器的档位越低,传动比越小,汽车的行驶速度越低 【 】改正: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 简述汽车传动系的功能
(五)论述题(或者综合分析、计算题) 试述惯性式锁环同步器的工作原理。 五、汽车发动机原理部分复习重点
一)识记及理解层次重点复习内容
1. 热力循环热效率、发动机理论循环及其热效率高低的比较(压缩比相同的情况下) 2. 有效功率、指示功率的含义及其大小比较,示功图 3. 柴油牌号的选用、柴油自燃温度对起动性能的影响
4. 排放物中主要有害气体成分、柴油机有害排放物中主要有害颗粒 5. 分层给气燃烧、柴油机的理想放热规律
6. 燃油消耗量测量方法分类
7. 汽车发动机试验分类:单项专题性研究试验和常规性试验,发动机的性能特性:负荷特性、速度特性、调速特性和万有特性 8. 点火提前角与发动机转速的关系 9. 压力升高比与燃烧噪声的关系
10. 换气过程的阶段划分及燃烧室扫气的特点
二)理解及简单应用层次重点复习内容 1. 车用增压系统分类
2. 机械损失功率测定方法
3. 四冲程发动机换气损失:排气损失,进气损失
4. 柴油机燃烧过程的主要因素
5. 汽油机、柴油机正常燃烧过程的阶段划分
6. 汽油机不正常燃烧现象:爆震燃烧,表面点火及其比较
7. 发动机的三个主要性能指标 8. 外特性
9. 辛烷值与抗爆性的关系
10. 机内、机外净化技术;三效催化转换器 、EGR及其主要目的 11. 燃料热值及燃料低热值的含义
三)简单应用层次重点复习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汽油机对其燃烧室的要求
废气涡轮增压柴油机的性能特点 影响柴油机燃烧过程的运转因素 爆燃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影响汽油机燃烧过程的使用因素 发动机增压比的概念及增压的优点 充气效率的影响因素
增压比的概念及增压系统的分类
柴油机燃烧放热规律的概念及燃烧过程的阶段划分
四)综合应用层次重点复习内容
1. 充气效率的定义、充气效率影响因素、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的措施 2. 进气迟闭角的作用、进气迟闭角过大对充气效率的影响及其原因、结合发动
机速度特性曲线分析进气迟闭角变化对发动机的充气效率和动力性的综合影响
3. 发动机的负荷特性定义,结合发动机负荷特性实验曲线分析负荷大小对过量
空气系数?、指示热效率ηi、机械效率ηm、最高燃烧压力PZ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