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测计量基础知识培训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3:45: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电测计量基础知识培训.doc

电测计量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内容十个概念 第二部分内容十条法规 第一部分内容十个概念 一、 计量 二、 计量器具 三、 计量检定 四、 计量检定人员 五、 强制检定 六、 计量标准考核 七、 量值溯源 八、 测量误差 九、 测量不确定度(附件一) 十、 数据处理 第二部分内容十条法规 十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十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十三、计量检定印、证管理办法 十四、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附件二) 十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 十六、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实施检定的有关规定十七、计量标准考核办法(附件三、四、五) 十八、水利电力部门电测、热工计量仪表和装置检定、管理的规定 十九、电力工业发供电企业计量工作管理规范(附件六、七、八) 二十、广东省电力工业局电测计量监督工作条例(附件九) 一 计量 计量定义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P1 计量学(简称计量)是关于测量的科学。 计量的概念是随着社会生产 的发展逐步形成的。

当生产和商品交换变成社会性活动时,客观上就需要 测量的统一,即要求在一定准确度内对同一物体在不同地点,用不同的测 量手段,达到其测量结果的一致。

为此,就要求以法定的形式建立统一的 单位制。

建立计量基准、标准,并以这种计量基准、标准检定其他计量器 具,保证量值的准确可靠,从而形成区别于测量的新概念计量。

计量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社会活动,是技术与管理的结合体。 计量的技 术行为通过准确的测量来体现;计量的监督行为通过实施法制管理来体现。

其基本特征是P3 (l)统一性。 这是计量最本质的特征。

计量失去了统一性,也就失去 了存在的意义。 现在计量的统一性,不仅限于一国,而且遍及国际。

国际 米制公约组织和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的使命,就是使计量工作在更广的范围 内实现统一。 (2)准确性。

“准”是计量的核心,也是计量权威性的象征。

一切 科学技术研究的目的,最终是要达到预期的准确度。 一切数据只有建立在 准确测量的基础上才具有使用的价值,计量保证的作用就体现于此。 (3)溯源性。

为了使计量结果准确可靠,任何量值都必须溯源于该 量值的(国家基准或国际基准) 。

也就是任何量值均能追溯到“源”头。

量值的基准是确保计量活动结果能满足量值的准确可靠和统一的基础。

(4)法制性。

为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不仅要有一定的技 术手段还

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等法制手段。

我国计量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为准则,所有的计量活动均应 符合其规定。

十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以下简称计量法)是经六届人大常委会第 12 次会议于 1985年 9月 6日通过的,由国家主席发布命令,自 1986年 7月 1日起施行。 计量法是我国发布的第一个技术性法律,它说明计量工作对 国家经济、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计量法是调整计量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以法定的形式统一 国家计量单位。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所能达到的最高准确度建立计量基准、 标准,保证全国量值的统一和准准确可靠,实现对测量业务的国家监督。 其基本内容是计量立法宗旨、调整范围、计量单位制、计量器具管 理、计量监督、计量授权、计量认证、计量纠纷的处理和计量法律责任等。

十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为了具体实施计量法,经国务院 1987年 1月 19日批准,原国家计量 局于 1987年 2月 1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 。

实施细则 共分 11章 65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计量基准器具和计量标准器具,第三章计量检定,第四章计量器具的制造和修理,第五章计量器具的销售和 使用,第六章计量监督,第七章产品质量检验机构的计量认证,第八章计 量调解和仲裁检定,第九章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