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应用设计技术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课程建设项目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20 19:37: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制定教学计划。实验装置开发、和推广应杨明欣 男 1963.04 硕士 教授 用;论文编写。 刘俊 刘双男 1976、10 硕士 虎 副教马尚昌 男 1971.09 博士 授 副教孟芳 女 1973.06 博士 授 郑郁正 男 1963.10 硕士 赵建 男 1979、10 硕士 教授 题库建设。 讲师 协助课程规划、题库建设。 副教彭海涛 男 1965.10 硕士 授 协助课程规划、题库建设。 用;论文编写 制定教学计划。实验装置开发、和推广应协助课程规划及制定教学大纲 讲师 计划的制作,题库建设。 男 1980.10 硕士 讲师 开发配套的实验装置、题库建设。 协助开发配套的实验装置;课程实践部分二、课程建设的意义、现状分析: 意义: 单片机应用设计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是工科电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的微机软、硬件设计与应用能力、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创新能力以及嵌入式开发的一门必修课。课程涉及内容面广、量大,理论性、实践性、逻辑性均很强。从今年开始,教学改革的力度较大,对于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使学生学习的东西直接和以后的工作中用到的东西进行无缝对接,如何通过项目驱动融合相关知识点,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成为教师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规范本课程的内容和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组合和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状: 单片机应用设计技术课程内容的特点就是知识先进性和知识系统性的统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堂教学、习题指导、答疑讨论、课程设计、网络辅助、教学互动等环节进行了探索性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 单片机应用设计技术采用周立功编着的项目驱动单片机应用设计基础作为教材,这本教材涵盖了单片机的基本应用和TinyOS51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应用讲解,通过实际工程的开发应用,使学生能够形象的理解当前嵌入式发展的趋势和嵌入式开发的应用,突出了项目驱动融合相关知识点的特点,辅以Proteus仿真和TKStudio软件的应用,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 经过课程学习之后,学生的能力如何?什么都懂一点,却是什么也不精通,势必导致学生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极差无比。我们从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角度出发,通过项目驱动融合相关知识点,有针对地组织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规划,在教学内容上做到有的放矢,删除一些不必要的内容,增加一些重要的知识点。使学生在学习之初就建立工程的概念,整个教学围绕着一项工程进行,并在教学中强化工程的应用,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边学边用。 3、 教学方法的探索与改革:由于教师工作经历和应用经验差异极大,为此我们定期组织课程组在探讨学科发展新动向、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还经常交流课堂教学体会,交流教学实践环节遇到的问题和改善措施。在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目的,积极探索和实施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如案例教学模式、任务教学模式、实验理论同步模式等,采用讨论式、提问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创新性学习习惯,使学生在学习的每一个阶段都能够自己进行相关的实验和针对性的应用开发,以保持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4、 单片机应用设计技术涉及软硬件知识,这些知识点初看起来非常传统和老套,与日新月异的嵌入式发展技术的趋势相比,似乎落后了,但是这些经典的知识点却是最适合初学者入门学习的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教学内容不能一味拔高。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将这些经典的知识点和教学目标的层次与教学手段(授予方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在课堂上运用PROTEUS仿真软件结合实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后通过真正的实验开发系统来验证自己所编写的程序,达到软硬件结合的教学目的,使学生既可以通过软件仿真看到所学结果,也可以通过试验系统完成验证,使整个教学环节非常灵活。 5、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加强对教学的过程管理和目标管理,建立了有效的运行机制。具体包括(1)重新调整修订了教学大纲;(2)每学期初对教学日历和教案检查;(3)期中进行教学工作检查;(4)不定期地由教研室主任和资深教师听课;(5)学期结束后,对课程的教学、考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6)课程小组定期讨论交换意见,改进课程衔接,不断完善课程改革和建设。由于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使教学质量得到了保证。 由于单片机应用设计技术的实践性很强,课堂讲授的内容大都较为抽象难于立即消化,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的实验环节,我们设计了基本实验与提高实验,并增加综合系统设计内容。使实践教学成为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处于从属地位,建立了以项目驱动融合相关知识点的实践体系。同时安排学生以小组的形式申报学院和系举办的各种科技创新项目,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参与省和国家举办的电子大赛。 按课程建设层次的相应评估指标体系自评得分 需同时附建设前自评估报告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