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市县党校办学体制深化党校教学改革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1:42:1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创新市县党校办学体制深化党校教学改革

工 作 动 态

(2007年第1期)

(总第6期)

创新办学体制

协调指导小组办公室

深化教学改革

2007年6月20日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努力打造地级市一流党校

中共惠州市委党校

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2003年全国、全省党校校长会议精神和中

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关于推进党校改革,加强党校建设的要求,提出了用3至5年时间,把惠州市委党校建成广东省地级市一流党校的目标。我校还以创新市县党校办学体制,深化党校教学改革为契机,加大党校各项改革力度。经过努力,目前我校的教学科研水平有新的提高,师

**

**

资队伍建设有新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的突破,办学条件现代化、后勤服务社会化实现新的跨越,正朝着全省地级市一流党校的目标奋进。

一、深化教学改革,把教学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主体班是党校的主业。主体班办不好,党校就没有生命力,就没有希望,就失去存在的真正意义。为此我们根据中央有关干部教育的指示精神,完善教学布局,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使主体班办学水平一年比一年有提高。

(一)明确“三个导向”,即“能力本位”导向、“教学活动主持人”导向、“公推”“公选”等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导向

“能力本位”导向是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提高学员能力,以学员“工作态度的变化、工作能力的提升”为教学内容设计的指向和教学效果评估的重要标尺。“教学活动主持人”导向是要求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引导者,善于激发学员的潜能,善于发掘学员的经验与智慧,善于对学员的发言、表现作出既适度又到位的点评。“公推”“公选”导向是根据近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动向,引入干部“公推”“公选”和“竞争上岗”中的一些考核方式,锻炼学员尤其是年轻学员的适应能力,既体现适应性,又体现前瞻性。如近年来我们引入了“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构化面试”、“主题式演讲”、“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学员进行模拟演练,并相应地开设“从公推公

**

**

选看新时期对年轻干部素质能力的新要求”的专题课,效果明显。近几年惠州市参加“公选”、“公推”的年轻干部成绩优秀者绝大多数经过了我们的培训并从中提高了综合能力,汲取了应试经验。

(二)构建新的教学板块,创新教学形式,变三尺鸿沟为交流平台 首先是提倡中青年教师要站起来,并走进学员中去。只有站起来、走下去,才能变念讲稿为授课,才能有更多的形体语言以增强学员的注意力,才能有师生间的互动,也才能给学员传递一种师生平等的信号,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学员充分感受平等的气氛,产生交流的欲望与冲动。

其次是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突出时代性,构建主题式教学板块。每期培训班有一个大主题,每一个学习单元有一个分主题,根据主题来设置主干性专题报告课、辅助性课程和开展专题调研、考察、讨论等活动,构成一个以研究式教学为主体、融合各种教学形式的教学板块。在板块中,专题报告仍是骨架、核心。同时,在板块中合理配置提升学员能力的课程,融合政策理论的理解力、政治鉴别力、思想力、影响力、执行力以及拒腐防变等能力要素,主辅结合,把学员能力拓展训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

再次是在教学形式的设计上,体现创新性,开展互动式教学。新模式突出“新”、“活”两个字,既要肯定其创造性、探索性,又要防止将其固化,以一种模式排斥其他模式。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的做法是:第一,倡导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