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2/27 4:53: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作者:张晓冬
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04期
摘要:本文力图用崭新的视角,提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反贫困体系。对农业反贫困问题进行详实而具体的解构与阐释。并根据当前的社会发展,对农业反贫困理论建构作具体的分析,考察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农业反贫困问题分析的价值取向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贫困理论;发展;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F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4-0385-01
高尔基曾经说过:人类生活一切不幸的根源就是贫困。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是遏制中国自身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农业贫困,始终是发展中国家难以逾越的发展障碍。
首先,贫困,既是一个普通而常见的经济现象,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贫困究竟从何而来?农业贫困又是什么?
农业贫困是历史遗留问题。第一,农业基础设施依旧落后、农村社会风俗迷信观念难以打破,造成社会发展滞后。第二,政府政策对新农村建设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和强有力的支持,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城市和农村居民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第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最基本的农村教育、养老、医疗以及最底生活保障等制度的不完善严重制约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试想,如果农民连基本生活都成问题,又怎么可能上的起学,看的起病?
我们应当看到的是,全国贫困总量在不断减少,但城镇贫困人口在逐渐增加;尽管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贫困形势仍十分严峻。区域性贫困与与阶层性贫困并存,但两者正在发生转变。
在这种背景下,关注贫民、关注贫困问题既是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当今所有有良知的中国人共同面对的社会问题。针对中国特殊国情,对城乡贫困问题进行深层次研讨,进而构建社会主义反贫困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探寻具有可操作性的城乡反贫困操作模式,摸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反贫困道路。
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思想体系,不同的社会制度对贫困的理解和解释是不同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生产力发展阶段,贫困的表现形式、对之测度衡量的手段及其对社会生产、生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所产生的影响可能存在着很大差别。研究特定历史条件以及特定历史时期的贫困的本质属性及其深层原因,比较不同类型的反贫困模式,对于全面地认识贫困问题、解决贫困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几年,政府对农业的扶持越来越多,惠民惠农政策不仅给农民增加了收入,还大幅度的提高了农村劳动力利用率和生产水平。
我们应该达成一个共识,那就是以社会工程为手段,加速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反贫困体系。
那什么是中国特色反贫困体系呢?我给它下的定义是:
中国特色农业反贫困体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社会工程为指导,以社会技术为中心,实现人类的自身生存与发展。在政策上,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理论上,始终保持先进的导向性,使社会工程成为改造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武器。
建构规范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实现人的自由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有序发展,我们就要充分认识到构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关键就在于构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有效性、可操作性、可控性,从而达到构建和实施“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目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反贫困胜利大致可以分成3个阶段,即:
第一阶段,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以农村土地改革开展为中心的农业基础反贫困; 第二阶段,1979年以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模式推行的,发展式农业反贫困; 第三阶段,1986年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的大规模的跨越式农业反贫困。
中国第一次基础农业反贫困的成功,在于对统治中国几千年的旧的封建剥削制度的彻底推翻。孙中山和毛泽东都曾说过,中国贫困问题实质上是农民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大。认识自身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而中国的贫困问题则必然体现为中国农民的贫困问题。在旧中国,农民的实际贫困问题归根结底是由落后的封建剥削制度所造成的。所以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就是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的重点,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是中国面临贫困问题的复杂性。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发展式农业反贫困的成功,是对以往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左”的政策的调整。在取得第一次反贫困的巨大成功之后,中国共产党在随后开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中,在指导思想上却逐渐出现了“左”的错误倾向,并愈演愈烈,最后终于走上严重违反客观经济规律,大规模破坏社会生产力的极端,从而导致了贫困大面积的再次发生和蔓延,使国家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民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挫折和失败教育了党,告诉了人民,只有端正党的指导思想,调整“左”的错误政策,中国才有可能从贫困中彻底摆脱出来。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反贫困的成功,在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转轨。改革是以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铺开为标志的。虽然在改革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并不清晰,但改革实际上却始终是以市场化为定向的。
在20世纪中国农业反贫困的整个发展历程,特别是第三次跨越式反贫困的历程。中国的特殊国情所决定的反贫困始终是围绕着农民这个人口众多、贫困程度大的弱势群体进行,在中国进行反贫困,抓住了薄弱环节,特殊群体,也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从而使反贫困能够取得明显的成效。
反贫困要想取得成功,必须找准产生贫困的根源,对症下药,采取措施,方能奏效。中国三次农业反贫困针对的不同的时代特征,不同的贫困根源,即制度性根源、政策性根源和体制性根源,采取了不同的反贫困措施。引用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反贫困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完成的。这不仅是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贫困差距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发生率难以避免,以及脱贫人口仍然会发生返贫现象,而且还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贫困的标准也在发生变化,贫困人口呈动态性发展,加之相对贫困问题的持久性存在,使贫困现象更是不可避免地长期存在。在各种反贫困行动中,制度性反贫困是最有效的。因为造成贫困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与机会不平等。制度性反贫困之所以有效,就是因为它致力于创造和提供这种平等。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