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料废管理办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19:27: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

***制造有限公司 版本号A/1 Q/BSEL(XX)0X-2009

***制造有限公司

受控状态 分发号

工、料废管理办法

版本号 A/1

Q/BSEL(XX)0X-2009

编制:

2009-5-31发布 2009-06-01实施

精选范本

审核:

批准:

.

1.目的

1.1推行公司全员质量管理;

1.2逐步对配套厂家进行有效的全面质量管理。 2.职责

2.1生产部负责对换件单的填写(见附表1); 2.2技术部现场室负责对工、料废的判定; 2.3物资部负责对工、料废厂家的落实;

2.4物资部负责对工、料废的清退及工、料废月报表的编制并于次月1日前将报表传递到相关部门;

2.5财务部负责对涉及工、料废超指标按公司规定执行; 2.6计调部负责对涉及工、料废超指标考核的检查、督促。 3.工、料废的判定及责任划分 3.1工废的判定及责任划分

3.1.1工废的概念:入库后出现的非料废不合格品,它分为A、B、C三类工废

3.1.1.1A类工废:在生产环节碰划伤超过放行标准且已装配,属装配、调试、油封等环节造 成的损伤;

3.1.1.2 B类工废:装配前碰划伤造成的不合格品和生产过程中造成的不合格品;(生产部前不

合格,物质部环节出错)

3.1.1.3 C类工废:由于来件质量问题引起其它零部件损坏造成的工废; 3.1.2 工废的判定

3.1.2.1工废由技术部现场技术员进行判定;判定人员对于工废的误判,按公司相关规定承担相应金额;

3.1.2.2工废在判定时,技术部判定人员必须在换件单上填写工废产生原因及工废类别,即必须标明废A、废B、废C及零部件厂家,同时工废件上贴上标签(见附表3),标签上内容应包括:时间、厂家、 产生原因、工废类别、判定人。 3.1.3工废责任的划分:

3.1.3.1 A类工废由生产部承担(承担金额分以下几种情况执行);

①对于发动机能通过换件进行修复的按实际换件金额由生产部相应责任人承担;对于不能通过换件进行修复的按实际金额由生产部相应责任人全额承担。

精选范本

.

② 对于镀鉻件和烤漆件能通过返工(返镀或再涂等)进行修复的按实际返工金额由生产部相 应责任人承担;不能通过返工进行修复的按实际金额由生产部相应责任人全额承担。 ③技术部在对A类工废进行判定时,明确处理意见,物资部根据处理意见报表。 3.1.3.2 B类工废由相应责任人承担;

3.1.3.3 B类工废由物资部落实配套厂家并统计出清单发相关部门,配套部负责通知相关配套 厂家,物资部负责清退;

3.1.3.4 C类工废由配套厂家承担。质检部落实配套厂家同时进行考核并通知配套部,物资部 进行清退;

3.2料废的判定及责任划分

3.2.1料废的概念:涉及尺寸、外观、性能的不合格品,用废D表示,而D类料废又分为D1、D2两类料废。

D1类料废:由于质检部错、漏检造成的料废,此类料废质检部应受到相应考核;

D2类料废:由于厂家原因造成的料废,此类料废质检部不受考核,由质检部考核厂家;(状

态发错时,混装,费D2)

3.2.2料废的判定

3.2.2.1料废由技术部现场技术员进行判定;判定人员对于料废的误判,按公司相关规定承担相应金额;

3.2.2.2料废在判定时,判定人员必须在换件单上填写料废产生原因,必须标明废D1、D2及零部件厂家,同时料废件必须贴上标签(见附表3),标签上内容应包括:时间、厂家、产生原因、 废D1或D2、判定人。 3.2.3料废的责任划分

3.2.3.1料废全部由配套厂家负责,D1类料废并考核质检部责任人(见废料指标表格)。质检部对配套厂家进行考核,要求厂家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物资部进行清退。 3.2.3.2 料废全部由物资部清退、配套部协助,对未清退的零部件造成的损失由物资部、配套部和质检部承担责任,按物资部50%、配套部30%、质检部20%比例承担相应金额。 3.2.3.3厂家在入厂检验后转运过程中造成的料废,质检部不受考核,由质检部考核厂家。 3.3工、料废指标

3.3.1工废指标:按下表执行

精选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