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教育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23:07: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语篇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传统阅读训练模式沿袭这样的套路:词汇,语法,句子讲解,问答,和练习。这种模式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学生课堂参与激情也不高,缺乏阅读策略的训练和培养。而且传统的教学中的教学几乎是一种机械的单向传递方式,缺乏师生情感的交流,学生不是课堂的主导者,造成学习兴趣不浓。 1 语篇模式产生的背景

为了解决传统教学法的弊端,教师开始使用语篇教学,它注重语篇的整体,通过语境,背景知识,文章的整体引导学生通过文字材料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深层含义,语篇教学的产生适应各方面的需求。 2 语篇教学的理论基础

语篇教学是相对于以词汇和句子结构为中心的教学而言的,所谓语篇教学就是在教学中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将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这就是说,外语教学不能只停留在对孤立词句的分析水平上,而应从语篇的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把握文章的总体思想。

2.1 语篇教学的理论依据 2.1.1 整体性原则

正如心理学家格式塔所言:“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比部分的总和大,整体优于部分并决定部分的性质和意义”。任何

事物都可视为一个整体,整体又是由部分组成的。所以,在外语教学中重视语篇教学的整体,尤为重要。 2.1.2 语言心理学原理

图式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学习者通过视觉器官接受以文字符号形式输入的外部代码,再结合大脑中的内部代码进行编解码认知加工,从而理解并提取信息的过程”。按图式阅读理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对阅读者有着重要的影响。他们分别与文章的语言,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影响着学习者对文章的理解。

3 语篇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在课堂中,语篇教学应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运用所学语言和知识快速浏览全文,对所读文章获得一个总体印象,对文章进行浅层次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运用背景知识来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对篇章进行更深层次得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评价性理解,在对英语课的设计过程中,可采用以下教学模式:

3.1 整体教学法

“整体教学”是每堂课把课文当作一个整体来处理。这种方法要求学生要先浏览课文,对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通过具体的词句的学习, 通过主题句的分析理解文章,对通篇有一个更加通透的理解。我们可以抓中心,例如:main idea; topic sentences.从而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全文结构和内容。

3.2 语境学习法

语境学习法就是通过语言的语境化来学习,语篇教学就是帮助学生实现语境化,把教学放在具体的英语语言环境中,创设交际表达的情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创造性,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文章的理解。 3.3 背景知识介绍法

新版英语教材中阅读所涉及的材料比较广泛,体裁多样,利用背景知识教学,有利于学生理解其他国家的一些知识,对掌握阅读文章的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背景知识也是英语文化的一部分,不同文化的学习,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将这种文化融入到学习中,让学生掌握并且能达到自由阅读和使用英语。

3.4 分析语篇构成法

在学生对文章有了一个全面理解后,可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教授具体的篇章知识。从文章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意图写作的目的来挖掘文章所隐藏的深层意义。从而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从整体的角度来理解文章的深刻意义。 4 采用语篇教学应注重的问题 4.1 注重课外阅读

课堂教材中包含的课文是有限的,在课堂中用语篇教学可能导致阅读的速度过慢,因此,进行大量题材广泛的阅读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速度的关键。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选择一些适合

自己水平又感兴趣的文章,逐渐养成大量阅读的良好习惯,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培养自学能力,同时有利于学生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英语水平。 4.2 注重不要过分强调语篇

阅读教学侧重于阅读理解能力和英语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高,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也不要过分强调语篇,从而忽略长难句的分析、新语法的解析等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教师应根据新教材的特点,使对学生各项技能的训练相辅相成,例如加强学生听说能力,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总结。促进学生英语交际的能力,真正达到语篇教学的最终目的。 5 总结

语篇阅读教学的模式强调的是语篇整体,词汇和语法的讲解,句子结构的分析等都是为理解语篇服务的。因此,在语篇阅读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里,教师更应该重视文章内容,而不是语言形式。语篇阅读教学模式注重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在这种阅读教学的模式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的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但是最为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率,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