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最新教育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4 21:05: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著名教育家吕型伟曾说过:“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开发是培养创造人才的起点。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阵地是课堂,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是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就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重要渠道。作为信息技术教育者,应坚守信息技术课堂这块阵地,养成学生的创造意识,从而实现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一、合理引导生生互评,保护创造情感

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预测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实现某一操作的具体方法。

在教授“初识“WPS文字”时,有一个针对键盘使用的复习测验,将语文书上的“湖光秋色两相和”诗句输入到文本中。当我让一个学生到教师机前演示时,很多学生大声叫到:“错啦,错啦!”其实她输入的内容是正确的,只不过没有采取词组连打的方式进行。当她输入完成湖光二字时,我在她耳边轻轻说:“你输入的内容是正确的呀!”当她完成输入任务,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问,任务要求是输入这一句话,那么她完成任务了吗?学生回答完成了。我接着补充,虽然她的输入方法可能不是最快捷的,

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她输入的是对的,完成了任务。接下来有没有同学展示一种快捷的输入方法。这一提议引起了学生之间的争论,他们采取词组连打甚至一整句输入的方式,又快又好地完成了任务。此时,班级中学生的许多想法被激发出来。教师抓住时机引领学生认可他人,在认可的基础上再提出自己的异议。这样不但保护了被异议的学生自尊心,让她更加乐于接受新知识;也鼓励了学生的质疑精神,活跃了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意识。

二、鼓励参与教材重建,拓展创造空间 (一)学会辨识教材

表格1 语文与信息技术教材内容表征对比 (二)灵活使用教材

将语文学科内容和信息技术很好地整合,学生不但上课兴趣大增,还懂得教材上的东西不一定是最适宜的,借助自己的想象力可以和教师共同开发教学内容。借助这样的教材处理方式,打破了既有的内容来源于本学科的思维定势,拓展了学生对本学科的创新思维空间。

三、重新审视自主课堂,激发创造兴趣

曾有学者做过这样一个研究,给儿童一些夹子、纸、笔等用品,一组学生被要求用笔在纸上写字,然后把写好的纸用夹子夹好,另一组学生则允许他们任意玩耍这些物品,最后比较两组学生的思维创造性。结果发现,任意玩弄这些物品的学生具有更好

的创造思维。研究者并不是想说明,约束扼杀儿童的创造力,而是想说明,自主性在学生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自主性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力和创造力。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的学习,没有学业压力的负担。学生从思想上会认为这样的课堂,应该是一种愉悦的学习体验,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借此机会,我把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有助于自主性培养的注意点写出来,以求进一步探讨。 (一)民主从路队管理开始

信息技术课堂,不仅仅包括学校的机房,还包括站路队从教室到机房的那段空间距离。路队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后续的课堂学习质量。我任教四年级四个班,其中有两个班由学生推选领队长带队去机房,而另外两个班由我自己亲自整队。结果发现,由学生自己领队的班级,课堂气氛很好,学生有不同的意见也敢大胆提出来。而由教师领队的班级,乍看给人一种纪律好、行为规范的错觉,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发现这两个班课堂比较循规蹈矩,学生很在意教师的一言一行,即使有不同意见,也不敢主动指出。两个不同类型的课堂对比下来,后者显得呆板。因此,信息技术课堂的自主性应该从路队开始。 (二)远离课堂“空间贫困”

走进机房,无论哪一种电脑课桌椅排列方式,都无形中割裂了机房空间这一整体。平均下来,属于每个学生的空间非常有限。或许这样的秧田式课堂看上去有条不紊,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