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员培训要点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0 5:23:3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用水冲浆灌缝;砖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不能同时砌筑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应选用整砖砌筑,半砖和破损的砖应分散使用与墙心或受力较小部分;每层承重墙的最上一皮砖,在梁或梁垫的下面,应用丁砖砌筑;隔墙或填充墙的顶面与上层结构的接触处,宜用侧转或立砖斜砌挤紧。

11、砖砌体的施工过程有抄平放线、摆砖、立皮竖杆、盘角挂线、砌砖、勾缝、清理等工序。

12、承重墙体不得采用小砌块与烧结砖等其他块状混合砌筑,严禁使用断裂小砌块或壁肋中有竖向凹形裂缝的小砌块砌筑承重墙。

13、三一砌砖法:一块砖、一铲灰、一揉压,并随手刮去挤出的砂浆。 14、“+50线”: 当墙体砌到1.5m左右,用水平仪对各内墙进行抄平,并在墙体侧面,距楼地面设计标高50cm位置上弹一四周封闭的水平墨线,用以控制室内后续各项施工标高。

15、皮数杆:是砌筑时控制砌体竖向尺寸的标志,同时还可以保证砌体的垂直度。 16、在小砌块墙体中,以下部位不得设置脚手眼:过梁上部、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范围内;宽度不大于800mm的窗间墙部位;梁和梁垫下及其左右各500mm范围;门窗洞口两侧200mm内和墙体交接400mm的范围内;设计规定不允许设脚手眼的部位。

17、预防墙体裂缝的措施有:注意砌筑质量,砌筑砂浆必须符合要求,砂浆采用混合砂浆,稠度50-70mm,砂浆随拌随用,混合砂浆4h内用完;对用作清水外墙、承重墙、非承重墙的砌块,贮存使用过程中应分开,为减少收缩引起的周边裂缝,砌体应适当存放一段时间待收缩稳定后再砌筑;砌筑前,应根据砌块尺寸、灰缝厚度排砖,计算砌筑皮数,一般应孔对孔、肋对肋,错缝搭砌。

五 模板工程

1、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2、全钢大模板在施工现场属于重大危险源。

3、模板安装要求:模板接缝应不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范本应浇水润湿,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模板安装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4、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模板的支柱必须支撑在牢靠处,底部用木板垫牢,不准使用脆性材料铺垫。

5、早拆模板体系工作原理是“先拆模板、后拆支架”或“拆板不拆柱”。 6、组合钢模板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自上而下的顺序。

7、肋形楼盖应先拆柱模板,再拆楼板底模、梁侧模板。最后拆除梁底模板。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侧立模的拆除应按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

8、工具式支模的梁、板模板的拆除,应先拆卡具,顺口方木、侧板,再松动木楔,使支柱桁架等平稳下降,逐段抽出底模板,最后取下桁架、支柱、托具。 9、多层楼板模板支柱的拆除,当上层模板正在浇筑混凝土时,下一层楼板的支柱不得拆除,再下一层楼板支柱仅拆除一部分。

10、跨度4m及4m以上的梁,均应保留支柱,其间距不得大于3m,其与再下一层的楼的模板支柱,当楼板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时,方可全部拆除。

六 钢筋工程

1、钢筋连接主要方法有钢筋绑扎连接、焊接以及机械连接。

2、钢筋焊接的主要方法有闪光对焊、电弧焊、电渣压力焊和电阻点焊。热轧钢筋焊接优先选用闪光对焊;竖向粗钢筋连接宜选用电渣压力焊。

3、基础底板、楼板和墙的钢筋网绑扎,外围两行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中间部分可间隔绑扎,但双向受力的钢筋网片则需全部绑扎。

4、梁、柱箍筋与受力筋垂直设置,箍筋弯钩迭合处应沿受力筋方向张开设置;

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柱箍筋应按照设计要求加密。

5、板、次梁与主梁的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钢筋居中,主梁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应放在圈梁上。

6、抗震结构纵向受力钢筋若无设计要求,宜选用HRB335级和HRB400级。 7、钢筋代换公式及应用(等强度代换、等面积代换)

例:某楼板板底筋配筋,设计每1m为 5根Φ16@200,现工地无此钢筋,拟用Φ14代换,试计算代换后每1m几根? 8、钢筋下料计算:

例:已知钢筋混凝土梁的长度为6000mm,端头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25mm,其中架立筋采用Ф10mm的HPB235级钢筋且两端做180°弯钩,求钢筋的外包尺寸和钢筋下料长度L?

七 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浇筑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竖向结构3m),否则要加溜槽、串筒缓冲。

2、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先在底部填筑50-10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再浇筑。

3、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注,根据结构特点不同可分为全面分层、斜面分层、分段分层等浇筑方案。

4、混凝土机械振捣方式有:内部振动器(又称振捣棒,多用于振实梁、柱、墙、厚板和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振动器(又称平板振动器,适用于楼板、地面等薄型构件)、外部振动器(又称附着式振动器,用于振捣断面小且钢筋密的构件)、振动台(多用于振实混凝土试件)。 5、施工缝的留设原则:施工缝一般留设在结构构件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位置。柱应留水平缝,梁、板应留垂直缝。

6、施工缝留设方法:柱子的施工缝宜留在基础与柱子的交接处的水平面上,或梁的下面,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或吊车梁的上面,或无梁楼盖柱冒的下面;框架结构中,如果梁的负筋向下弯入柱内,施工缝也可设置在这些钢筋的下端,以便于绑扎;高度大于1m的混凝土梁的水平施工缝,应留在楼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单向板的施工缝可留在平行于短边的任何位置;对于有主次梁的楼板结构,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留设在次梁跨中1/3区段;多层楼梯混凝土浇筑,施工缝宜留设在楼梯跨中1/3区段。 7、框架结构浇筑,每施工段中依照先浇柱,后浇梁、板的顺序进行。 8、普通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高强混凝土、抗渗混凝土及有其他特殊要求的混凝土一般养护时间不少于14d,混凝土必须养护至其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准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9、现浇构件跨度与底模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对照表。

达到设计强度百分构建类型 构件跨度/m 比/(%) ≤2 板 >2,≤8 >8 ≤8 梁、拱、壳 >8 悬臂构件 - ≥100 ≥100 ≥50 ≥75 ≥100 ≥75 八 预应力与结构安装工程

1、预应力混凝土具有高强、轻质和耐久性性质,一般强度等级不低于C30. 2、先张法是先张拉钢筋,后浇筑混凝土。施工流程是:检查台座→张拉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放张钢筋。放张时混凝土要达到设计强度,无要求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