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表格式)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5:35: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主备人: 审核人: (总第 节)

课 题 负数的认识 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课 型 课时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又不是负数。正目 的 (或目标)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重 点 难 点 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以及读法和写法 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 前 准 备 教 学 步 骤 与 授 课 内 容 一、导入 谈话:周老师的一位朋友喜欢旅游, 11月下旬,他又打算去几个旅游城市走一走。我呢,特意帮他留意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在未来某天的最低气温,以便做好出门前衣物的准备。下面就请大家一起和我走进天气预报。(天气预报片头) 二、教学例1 1、认识温度计,理解用正负数来表示零上和零下的温度。 首先来看一下南京的气温。 (1)、现在你能看出南京是多少摄式度吗? (是0℃。)你是怎么知道的?(那里有个0,表示0摄式度)。 (2)上海的气温:上海的最低气温是多少摄式度呢?(在温度计上拨一拨)拨的时候是怎样想的呢?(在零刻度线以上四格) (3)了解首都北京的最低气温:北京又是多少摄式度呢?与南京的0℃比起来,又怎样了呢?(比南京的0℃要低)你能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它和0℃的关系吗?(对,北京的气温比0度低,是零下4摄式度)你能在温度计上拨出来吗? (4)比较: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三个地方的最低气温。仔细观察上海和北京的最低气温,它们一样吗?(不一样,一个在0℃以上,一个在0℃以下)。 ① 上海的气温比0℃高,是零上4摄式度,我们可以记作+4℃,读作正四摄式度,写的时候先写一个正号(指出是正号不是加号,意义和读法都不同了)再写一个4(板书),大家跟我一起来比划一下。+4也可以直接写成4,把正号省略了。所以同学们所说的4℃也就是+4℃。(板书) ② 北京的气温比0℃低,是零下4摄式度。我们可以用-4℃来表示零下4摄式度(板书-4)。跟老师一起来读一下。写的时候可以先写一个负号(指出是负号不是减号)再写一个4就可以了,同桌互相比划一下。 (5)小结:通过刚才对三个城市的温度的了解,我们知道记录温度时,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 学生比较 个性化设计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教 学 步 骤 与 授 课 内 容 以零摄式度为界线,零上温度用正几或直接用几来表示,零下温度用负几来表示。 三、学习珠峰、吐鲁番盆地的海拔表达方法(P4第2题) 1、今天老师还带来一张珠穆朗玛峰的海拔图,从图上,你看懂了些什么? 2、我们再来看新疆的吐鲁番盆地的海拔图。 你又能从图上看懂些什么呢? 3、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大家再想想:你能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记录一下这两个地方的海拔吗? (1)小结:以海平面为界线,+8844.43米或8844.43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155米这样的数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四、小组讨论,归纳正数和负数。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收集到了一些数据我们可以用这些数来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可以表示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2、小结: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五、联系生活,巩固练习 1.练习一第2、3题 2.你知道吗: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 水结冰时的温度是____。 地球表面的最低温度是 。 3.讨论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存折:这里的-800表示什么意思? (2)电梯:这里的1和-1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活动 学生读一读且 写在自己的作业本上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归纳 教师总结 讨论、交流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个性化设计 板 书 设 计 负数的认识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板书)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教学后记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主备人: 审核人: (总第 节)

课 题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课 型 课时 知识与能力: 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目 的 (或目标) 过程与方法: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重 点 难 点 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负数与负数的比较 课 前 准 备 教 学 步 骤 与 授 课 内 容 一、复习: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5.6 +0.9 -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 二、新授: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动后的情况吗? (2)让学生确定好起点(原点)、方向和单位长度。(3)教师在黑板上话好直线,在相应的点上用小图片代表大树和学生,在问怎样用数表示这些学生和大树的相对位置关系?(让学生把直线上的点和正负数对应起来。 (4)学生回答,教师在相应点的下方标出对应的数,再让学生说说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的数,让学生对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正负数形成相对完整的认识。 (5)总结:我们可以像这样在直线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像这 学生活动 个性化设计 指名学生回答 学生独立思考 学生讨论后独立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