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歌剧魅影》的对比赏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1/7 5:15: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三部《歌剧魅影》的对比赏析

摘要:本文以三部《歌剧魅影》的舞剧作品对比赏析三部脱胎于原剧的《歌剧魅影》创作于不同时代,作品的呈现多有不同,无论是内容、主题思想、都紧跟时代背景的发展,作品的背景、音乐、舞台等都在不断地进步与完善。但最终主题思想都回归于善必胜恶,诠释人间的真善美将是人类永恒不变的追求。 关键词:对比;赏析 一、作者简介

加斯东?勒鲁,1868年5月6日生于巴黎,1927年4月15日在尼斯去世,终年59岁。勒鲁一生中写了33部长篇小说,都是在报纸、杂志上连载的通俗文学作品。勒鲁涉足侦探推理、荒诞、历史、政治、科幻、幽默、恐怖小说等各个领域。他曾在《晨报》当过新闻记者。日俄战争时,他常驻彼得堡。他的作品如《黑衣夫人的芳香》、《歌剧院幽灵》、《黄室奇案》等很有名,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 二、原始内容

勒鲁于1911年发表的这部介于侦探小说和荒诞小说间的作品,从一个记者的角度,讲述了发生在宏伟壮丽的巴黎歌剧院的一个“鬼故事”。问世至今多次被改编成电影和音乐剧,成为悬疑作品当中的经典之作。

小说以第一人称写作,身为记者的作者随着调查和采访的深入,讲述了宏伟壮丽的巴黎歌剧院里闹鬼的故事。克里斯汀本是剧团的一名默默无闻的小演员,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她顶替剧团生病了的首席女演员卡洛塔上台演唱。她那天使般美妙的歌声立刻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她旋即成为巴黎剧坛的新宠儿。 克里斯汀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出色的表演,是因为有位神秘的老师暗中教授克里斯汀歌唱。这位被克里斯汀称作“音乐天使”的老师其实就是巴黎歌剧院人人谈之色变的“歌剧院幽灵”。

“歌剧院幽灵”的真名叫埃里克,是个集音乐家、建筑师和魔术师于一身的奇才。然而不幸的是,他的面孔被毁了容,外表极其丑陋,所以他不得不戴上面具,栖身于巴黎歌剧院迷宫般的地下室中,他使出一切鬼魅伎俩想要获得漂亮动人的克里斯蒂娜的爱,仅仅是为了能过上像常人一样的生活。由此,作者对埃里克的不幸寄予同情跃然纸上,使爱情悲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三、不同版本进行比较研究 (一)创作体裁与人物设定

《歌剧魅影》是一部安德鲁?洛伊?韦伯作曲的百老汇音乐剧。1986年在伦敦首演,本剧尊重原剧中的角色设定,主要人物有克里斯汀、埃里克和拉乌尔,由麦克尔?克劳福德和莎拉?布莱曼担任男女主角,是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之一。

《夜半歌声》1937年版是由马徐维邦执导的电影,影片以反封建争自由为主题,塑造了宋丹萍、李晓霞、孙晓欧、绿蝶等有血有肉,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由金山和胡萍出演。

张国荣主演的《夜半歌声》于1995年上映,由于仁泰翻拍1937年版的《夜半歌声》。这部电影沿用了徐维邦电影版本的故事梗概,宋丹萍和杜云嫣两人的爱情在电影中成为一条主线,由韦青这个学徒角色慢慢回忆牵引出来。张国荣和吴倩莲、黄磊的演绎诠释的唯妙唯俏。 (二)故事内容

三部作品中,音乐剧《歌剧魅影》与原著的情节大致相同,讲述发生在巴黎歌剧院的一个神秘而凄美的爱情悲剧。克里斯汀本与埃里克的爱恨交织,结尾最纯美的爱化解了一切邪恶的仇恨;

但在两部电影版本中,男主人公以话剧演员的身份出场,并与女主人公相恋,但遭到外界因素的横加阻挠,并被残忍毁容。此后他无颜见人,只得藏匿戏院顶楼,假传死讯,断绝女主人公的念想。但得知消息后女主人公却精神失常,二人更是不得相见。虽然容颜虽毁,但歌喉依旧,每到夜晚,便忍不住引吭高歌,来到戏院流连的女主人公便在歌声中得到安慰。十年后,一位青年男演员结识了女主人公,毁容的男主人公不仅在艺术上帮助青年,还指点他去安慰女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