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八识规矩颂》初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 22:19:3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图解《八识规矩颂》初校

序:《八识规矩颂》汉地佛门巨匠玄奘大师所作。奘师留学古印度十几年,得那烂陀寺

(Na^landa^-sam!gha^ra^ma)住持戒贤(Shīlabhadra)老法师心传,尤其在唯识、因明上造诣极深,于曲女城无遮擂台上立论,历时十八天竟无一人敢出来辩难,不战而胜,声震五印,获“大乘天”之美称。回国后受到唐太宗崇高礼遇支持,组建宏大译场,潜心从事佛教经典翻译,同时授徒释疑。在译成数百卷唯识经论之后,对八识体系融会贯通,为提携后学遂作《八识规矩颂》,表述字字珠玑、得心应手、炉火纯青,用四组十二首七绝,将这含藏宇宙、探玄窥微之佛家庞大哲学、心理学体系,高屋建瓴、提纲挈领式地和盘托出,令无数后学获入般若波罗蜜多修证之道的宝鈅如探囊取物,抄捷径直趋般若波罗蜜多体性之宝鼎。戒贤(Shīlabhadra)老法师所传奘师的这门学问,是由弥勒瑜伽行古学中唯识分而分流出的、被称为“唯识今学”,唯识今学的祖师是陈那(Dignaga 西元5世纪)尊者,与安慧尊者(西元475-555年)同为世亲菩萨(Vasabandhu 约380年--约480年)亲传弟子,陈那尊者擅唯识和因明,为广伏当时外道,创因明三支论式,造《俱舍论释》、《无边功德赞释》及《集量论》八部因明论著,到护法尊者(西元6世纪中叶)倡见分、相分、

自证分、证自证分之“四分说”,“唯识今学”由是延展,与弥勒瑜伽行古学中唯识已有少分乖离。戒贤老法师即是陈那尊者法系。唯识只是弥勒瑜伽行学说中的一部份,弥勒瑜伽行古学谈的是般若波罗蜜多的修证,这修证即称为“瑜伽行”。《八识规矩颂》实为入唯识学之门径,唯识学实为通瑜伽行之基,登堂入室,方可一窥中观、瑜伽行、如来藏三系大乘教法之奥堂。今有同参邱教授海洋居士,发光明佛坛微信公共号--图解《八识规矩颂》一文,内中图片很是生动,足见是下了功夫,但文字上多有错字别字,佛家经论本为修道,所安立的“道名言”本不易深入透解,故对其略作校正,以利参研。 一壶居士西元二0一六年一月二十一日

前五识颂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首句: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此为五识。其所缘之境,于三境[1]中,惟是性境。其能缘之量,于三量[2]中,惟是现量。其业性,则通乎善、恶、无记三性[3]。

(次句:眼耳身三二地居)在有情界九地[4]之中,鼻舌两识,惟第一(地)五趣杂居地行之,二地以上则不行矣。眼耳身

二识,则以第二(地)离生喜乐地为居止之所,三地以上亦不行矣。

(三句:遍行别境善十一)其相应心所[5],共有三十四个。(本句说了二十一个,下句说十三个)为遍行五[6]、别境五[7]、善十一[8]。

(末句:中二大八贪瞋痴)中随烦恼二,更有大随烦恼[9]八个,及根本烦恼[10]之贪嗔痴三者。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首句:五识同依净色根)此五识所依而发之根,其形状各殊者,为浮尘根。若就胜义根言,则同依于肉眼不见、天眼方见之清净色法所成之根无别异也。 (次句:九缘七八好相邻)识虽依根而发,苟缺他缘,亦不能显,故统论其依缘。则眼识,须藉明、空等九缘。耳识,则藉除明外之八缘。鼻舌身三识,则藉除明、空外之七缘。小异大同,好相邻近也。

(三句:合三离二观尘世)至于对境而观五尘(即五浊)[11]世间。须根境相合者,为鼻舌身三识。须根境相离者,为眼耳二识。其观察尘世之不同有如此者。 (末句:愚者难分识与根)对境生情,孰为其主?彼小圣之愚于法相者,尚难分别是识与根,况凡夫耶!此五识之情状,所以日用而鲜知也。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