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8 13:17: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自我意识的内涵

佛洛伊德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提出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 本我——快乐原则——不理会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 自我——现实原则——为实现本我服务

超我——道德原则——监督、批判、约束自己的行为 关于意识:

潜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

前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人的言行无不受其影响。担任检查员的任务。

意识: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等,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具有调节意识的作用 自我意识:

个体对自己的各种身心状态的认识、体验和愿望,它具有目的性和能动性等特点,它对个人的人格形成、发展起着调节、监控和矫正的作用。 马克斯韦尔·马尔兹曾指出:“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幅自我的?蓝图?或一幅自画像。我们的意识里对此可能不够具体清晰,也可能不了解,但它却是存在的,而且完整详细地摆在那里。” 自我的分类

生理的自我:个体对自己生理状态的认识和体验(指对自己身高、体重、容貌、身材、性别等的认识以及生理病痛、温饱饥饿的感受等,若一个人对自己的生理自我不能接受,嫌自己个子矮、不漂亮、身材差,就会讨厌自己,表现出自卑,缺乏自信)

心理的自我: 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的认识(指对自己知识、能力、情绪、兴趣、爱好、性格、气质等的认识和体验,若一个人对自己的心理自我评价低,嫌自己能力差、智商不高、情绪波动太大、自制力差,就会否定自己)

社会的自我: 个体对自身与外界客观事物关系的认识、体验和愿望(指对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作用以及自己和他人相互关系的认识、评价和体验。如果一个人认为周围的人不喜欢自己,不接纳自己,找不到知心朋友,就会感到孤独和寂寞)

影响个体自我意识的因素除了与人的自我态度、成长经历、生活环境(安田的故事)有关外,他人对我们的评价特别是生命中最重要人物,例如父母、家人、老师、朋友等对待我们的态度,会对我们的自我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 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认识、自我观察 自我分析、自我评价 自尊自信、自爱自豪 自卑自怜、内疚自责 成就感、自我效能感 自立自制、自我控制 自我认识自我意识自我体验自我调节自我监督、自我教育

(二)自我意识发展的有关学说

人的自我意识是随着人生每一个阶段的成长而逐渐发展的。个体的自我意识是在社会交往过程中,随着语言和思维的发展而发展,起始于婴幼儿时期,萌芽于少年时期,形成于青春期,发展于青年期,完善于成年期,而青少年阶段是自我意识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第一种:自我发展渐成说

代表人物:美国神经病学家、发展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人的自我意识发展要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核心课题。每个阶段都不可以逾越,但时间早晚因人不同而异。自我在人生经历中不断获得或失去力量,保证个人适应环境,健康成长。青年期发展的主要课题是“亲密对孤立”,解决好了,就可形成爱的美德,没有解决好,就会形成混乱的两性关系。 信任对不信任(0—1):希望的美德 形成惧怕(二战婴儿的故事) 自主对羞怯和疑虑(1—3):自我控制和意志力美德 自我疑虑 主动对内疚(4—5):方向和目的的美德 自卑感 勤奋对自卑(6—11):能力的美德 无能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忠诚的美德 不确定性 亲密对孤独(21—24):爱的美德 混乱的两性关系 繁殖对停滞(25—65):关心的美德 自私自利 自我完整对失望(66—):智慧的美德 失望和毫无意义 第二种:自我发展三阶段说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他认为自我的发展有三个阶段:躯体我、社会我、精神我。

躯体我:指在人的躯体条件上形成的自我,是个人对自己的身体意识(婴儿对自己的身体没有意识),包括支配感,爱护感,是自我最原始的形态,大概在3岁时开始成熟。 社会我:指被他人了解的个体,即个体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角色意识,主要受他人的看法而影响,从3岁到青年期逐渐形成。

精神我:指个人内心的心理自我,是个人对自己心里特征的意识,如性格、气质、情绪、智能、行为、理想等。 第三种:我国心理学界的理论

我国心理学界提出了自我意识发展的三阶段模式:

一是生理自我:人初生时,物我不分,人生就是一张白纸;七八个月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两岁左右的儿童,掌握第一人称“我”,三岁左右开始出现羞耻感、占有心。其行为是一种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以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来认识外部世界的。

二是社会自我:从三岁到青春期(3—14岁)这段时期,是个体在社会化中学习承担社会角色,少年开始积极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叛逆期),但他们主要从别人的观点去评价事物、认识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也服从于权威会或同伴的评价。

三是心理自我:自我意识经过分化、矛盾、统一趋于成熟。个体开始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有明确的价值追求,强力要求独立,产生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紧迫感和实现自我目标的愿望。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心理自我成熟的标志。 以上三者互相联系、有机结合、完整统一,成为一个人个性中的核心内容。 第三种:我国心理学界的理论

我国心理学界提出了自我意识发展的三阶段模式:

一是生理自我:人初生时,物我不分,人生就是一张白纸;七八个月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两岁左右的儿童,掌握第一人称“我”,三岁左右开始出现羞耻感、占有心。其行为是

一种以自己的身体为中心,以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来认识外部世界的。

二是社会自我:从三岁到青春期(3—14岁)这段时期,是个体在社会化中学习承担社会角色,少年开始积极关注自己的内部世界(叛逆期),但他们主要从别人的观点去评价事物、认识他人,对自己的认识也服从于权威会或同伴的评价。

三是心理自我:自我意识经过分化、矛盾、统一趋于成熟。个体开始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开始有明确的价值追求,强力要求独立,产生自我塑造、自我教育的紧迫感和实现自我目标的愿望。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是心理自我成熟的标志。 以上三者互相联系、有机结合、完整统一,成为一个人个性中的核心内容。 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

(一)自我意识的萌芽(0一3岁)

刚出生的婴儿:刚出生的新生儿,并没有意识,也没有自我意识,只有一些简单、片断的感觉、动作和本能的反射,因而和一般的小动物没有多大区别。他们认识不到自己的存在,分不清自己的身体与外界有什么区别,吮吸自己的指头和吮吸玩具的感觉是一样的。 婴儿(八个月—1岁): 婴儿一般在7、8个月时产生“生理自我”,1岁左右,产生自我感觉,这是自我意识最原始、最初级的形态。这时才开始能区分自己的动作与动作的对象,之后把自己这个主体与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有了自我意识的萌芽。

例如,儿童发现咬自己的手和脚,与咬别的东西(玩具、饼干等)感觉不一样;可以将拿着玩具的手同玩具区分开来,不会认为玩具是手的一部分等。儿童开始认识到自身是一个独立实体,是动作的主体,体验到了自我的存在和力量,产生了最初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形成了自我感觉。但这个时期的儿童是将“自己”当客体来认识的,最有代表性的表现就是,用自己的名字来称呼自己,比如,“小红要吃饭”,“小红要玩具”,等等,还不会用“我”来称呼自己。

2岁以后:儿童学会了使用人称代词“我”,开始从把自己当作客体转化为把自己当作一个主体的人来认识。

3岁左右的儿童:“我”的使用频率增加,产生了一些较为极端的“自我独立”要求。在成人的眼中,这时的孩子常常与父母“闹别扭”,原来顺从而可爱的孩子,变得很有“主见”,总想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处理问题,达到自己目的,开始出现羞耻感、自主性和占有欲。比如,看到母亲喜欢其他孩子的时,他会生气、族妒,甚至动手打那个“抢走”母爱的孩子。这一时期的儿童的行为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即以自己的想法解释外部世界,并把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世界投射到外界事物上去。这一时期,又被称为生理自我时期(自我中心期),是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在玩时,玩着自己的,看到别人的更好,就去抢别人的玩具)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3岁至青年初期)

一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化影响最深刻的时期,经历了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人生成长最为关键的时期,个体在游戏、学习、劳动、生活中,通过模仿、认同、练习等方式,逐步形成各种角色观念,建立角色意识。开始能意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享有的社会权利。 幼儿期:自我意识的特点是完全依据自己的感受来认同自己、他人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没有烦恼,困惑,因此,很快乐)

童年期:自我意识的特点是模糊性,心理活动主要是针对外部世界,对自己内心世界没有多少认识。(对自我的描述多为外部特点,或者转述别人对他的评价)

少年期: 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了质的变化,独立性、自觉性和自律性都有了迅速发展,并能够深入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意识到自己的个性品质,但比较肤浅,不够清晰全面。这时,叛逆心理产生。

青年初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其间自我意识经过分化、整合而接近成熟,从而逐

渐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活动,全面认识到自己的心理品质,正确地感知到自己的社会角色并能主动地根据社会要求去认识和发展自己。这一时期自我意识的显著特征是把原来主要朝向外部的认识活动,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探索自己的内心活动。比如,这时的青年会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要自己回答: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长相如何?我的脾气、性格怎样?我有什么样的特长和才能?我能成就什么样的事业?我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如何?我怎样走人生之路?——这些都是由于个体生理和心理日趋成熟、社会角色逐步确定而促进自我意识发展的具体表现。 (三)自我意识的完善(青年中期至终生)

如果说前一个阶段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那么,从青年中期开始,个体的自我意识便开始进入完善与提高阶段,这一阶段一直持续到人生的终结,也就是说人的自我意识的完善与提高是个体毕生的任务。 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是自我意识完善的关健时期。大家的自我意识发展正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的分化——冲突——统一的过程。这时,原本“笼统的我”被打破了,出现了两个“我??一个是处于观察地位的我,即主体的?我? (I),另一个是处于被观察地位的“我”,即客体的“我”(Me),出现了“主观我”与“客观我?、“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分化。这种分化标志着大学生自我意识已开始走向成熟,也是大家自我意识发展的最重要的过程。正是这种分化过程,促进了大学生思维和行为主体性的形成,从而为客观地评价自己或他人、合理地调节自己的言行奠定了基础。也正是这种分化促使大学生不断地在产生冲突的过程中,去分析、调查与完善对自我的认识、体验与控制,最后达到自我意识的统一。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常常体验着那种分裂与融合的矛盾统一,因此,心理冲突会加剧。只有在不断地自省与适当的指导下才能减少自我意识的误区,使自我意识日趋完善。 (三)自我意识在人才发展中的作用

1.导向作用:目标是人才发展的导航机制。有了目标,才有发展方向,才会调动自身潜能,激发强大动力。(以理想的我为个人发展确立目标)

2.自控作用:是自我意识发挥能动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缺乏自我控制意识的人,将是一个情绪化的人、缺乏毅力的人、一事无成的人。

3.内省作用:个体成长中所进行的监督和自我教育。

4.激励作用:激励个体大胆尝试,积极进取,最大限度调动个体潜能,激发思维活动功能,获得成就。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变化的特点及类型

大学生在社会中“特殊”的地位以及所属的“特殊”的人群结构,使得他们普遍有着较高的自我期望值,即使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也依然未能改变这种特点,再加之大家特定成长历程与相应的心理特征,使他们对未来常常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当他们在认真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时,不情愿地看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而这种差距又显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能消除时,就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的矛盾与冲突了。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 1.自我意识的分化

青年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从明显的自我分化开始的,原来完整笼统的我被打破了,出现了两个我,即:1,主观的我和客观的我2,“理想我”和“现实我”3,自我意识分化是自我意识走向成熟的标志

2、自我意识的矛盾 自我意识的分化,带来了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斗争,呈现出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并且加剧,表现出明显的内心冲突,甚至有很大的内心痛苦和激烈的不安感。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2)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3)过度的自我悦纳与自我拒绝的冲突(4)交往需要和自我闭锁的冲突(5) 积极进取与消极退缩的冲突 (1)理想我和现实我的矛盾

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冲突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矛盾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

出现的原因: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抱负较高,成就欲望较强,但由于大家生活范围相对狭窄,社会交往又比较单一,缺乏社会阅历,对自我认识的参照点较少。因此,不能很好地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从而使“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产生较大的差距。 在现实生活中,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总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合理的差距能够激发大学生奋发进取的积极性,使人不断进步、奋发有为(宁可要大城市的一张床,也不要小城市的一栋房)。但是,如果差距过大,给大学生带来苦恼和不满,则有可能引起自我意识的分裂,导致一系列心理问题(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失败感)。对理想自我的渴望与对现实自我的不满构成了这一时期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重要特点。日本学者研究发现,在高中生、大学生和成年人的自我意识中,尤以大学生主体我与客体我、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的距离最大。 2)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从人格发展上概括出大学生所处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亲密与孤独的矛盾。

大学生生理与心理的成熟使他们渴望独立,尤其是在离开父母之后,有了更多的自主空间,更加希望能在经济、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独立,摆脱成人的管束。一方面渴望独立,以独立的个体面对生活、学习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证明自己已经长大;另一方面,长期的校园生活使他们的社会阅历与经验相对缺乏,在心理上又对父母、朋友存有深深的依赖,特别是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这种依赖就表现得更为明显。 不成熟的独立性与依赖性相互纠缠,便构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冲突的主要根源。过分的依赖使大学生缺乏对问题的分析、判断与决策能力,显得优柔寡断,缺乏主见;而过分的独立又使部分学生陷入“凡事不求人”的偏执状态中,采取我行我素、孤傲自立的行为方式,但在遭遇挫折时又会出现不知如何寻求帮助的情况。 (3)过度的自我悦纳与自我拒绝的冲突

这是大学生自我意识混乱的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过高的自我评价,即过度的自我悦纳;另一种则是过低的自我评价,即自我拒绝。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往往导致个体自我意识确立过程中的过分自负或过分自卑这两大心理缺陷。它们是妨碍良好自我意识形成的心理障碍。 处于自我拒绝意识状态的大学生,在把理想我与现实我进行比较时,对理想我期望较高,又无法达到;对现实我不满意,又无法改进。他们在心理上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自我排斥。在成长过程中,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距离过大所导致的自我矛盾冲突,使他们往往会产生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我的心理倾向。

过度的自我悦纳是与自我拒绝相对立的自我意识状态。在这种自我概念的支配下,个体往往扩大现实的自我,形成错误的不切实际的理想自我,并认为理想我可以轻易实现。这种类型的大学生往往盲目乐观,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易被周围环境和他人所接受与认可,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不满。因此,极易遭受失败和内心冲突,产生严重的情感挫伤,导致苦闷、自卑、自我放弃。有时甚至会引发过激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4)交往需要和自我闭锁的冲突

大学生迫切需要友谊,渴望理解,寻求归属和爱。他们有强烈的交往需要,希望能向知心朋友倾吐对人生和生活的看法,盼望能有人分担痛苦,分享欢乐。但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或出于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在与他人交往时存有较强的戒备心理,总是有意无意地保持一定距离,许多大学生往往不愿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扉,而把自己的心灵深藏起来,在公开场合很少发表个人的真实意见。正是这种交往需要与自我封闭的矛盾冲突,使得不少大学生都有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