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系年(简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11/19 4:37:3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书法系年(简编)

中国书法系年(简编)-

时代事略 传说时代黄帝史仓颉造字。 商代约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汤建国《尚书·多士》:“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约公元前十四世纪盘庚迁殷(河南安阳小屯),历二百七十三年不再迁都。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体系于此发现。 约公元前十四世纪下半叶至十三世纪上半叶甲骨文第一期书家(盘庚、小辛、小乙、武丁,主要在武丁时)有宾、彀、争、互、古、韦、永、菔、共、史等百余人,现存近十万片甲骨中他们的作品几近一半。 约公元前十三世纪前后甲骨文第二期书家(祖庚、祖甲时贞人)有大、旅、即、行、兄、出、喜、尹、逐等数十人。 约公元前十三世纪下半叶甲骨文第三期书家(廪辛、康丁时贞人)有彭、宁、逢、教、荷、旅、口、逆、定等数十人。商代青铜器铸铭之风始。 约公元前十二世纪上半叶甲骨文第四期书家(武乙、文丁时贞人))有历、万、中、车、史、余、子、我、等数十人。作《司母戊》大方鼎,高133cm,重八百七十五公斤。 约公元前十二世纪中叶甲骨文第五期书家(帝乙、帝辛时贞人)有黄、泳、立等。发现朱、墨书手迹,与契刻风格迥异。甲骨文出现双刀刻法。作《宰甫卣》、《四祀邲其壶》、《小臣邑斝》、

《小子卣》。周原甲骨年代上限始于此。 西周早期公元前一一二二年武王(在位七年)武王克商。西周建国,都镐京。按,武王克商之年从刘歆旧说,西周积年取《文献通考》、《通鉴外纪》记叙。作《利簋》、《天亡簋》。 成王(在位三十七年)周公摄政,制礼乐。《周礼》载八岁入小学,保氏掌教国子,先以“六书”。作《康侯簋》、《禽簋》、《我方鼎》、《何尊》、《叔德簋》、《复尊》。 康王(在位二十六年)作《沉子也簋》、《大盂鼎》、《小盂鼎》、《庚嬴卣》。 昭王(在位五十一年)作《令簋》、《作册令方彝》 穆王(在位五十五年)作《班簋》、《录伯簋》、《静簋》大篆字体趋近成熟。 西周中期共王(在位十—十二年)作《乖伯簋》、《鼎》、《九年卫鼎》、《师酉簋》。 懿王(在位二十五年)作《吴方彝》、《 钟》。 孝王(在位十五年)作《大克鼎》、《小克鼎》、《四年盨》 夷王(在位十五—十六年)作《大簋》、《师簋》。 厉王(在位三十七—四十年)作《多友鼎》、《散氏盘》、《虢叔旅钟》。 西周晚期公元前841—828共和作《史颂簋》 公元前827—782宣王作《颂壶》、《兮甲盘》、《虢季子白盘》、《毛公鼎》。 公元前781—771幽王传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为最早颁行之字书。作《函皇父鼎》。 春秋早期公元前770公元前770—766平王平王东迁洛阳。诸侯力政,文字异形开始。秦襄公送平王东迁,归作《石鼓文》。按,石鼓文年代争议颇多,此从郭沫若说。

秦承周文化而用籀文。青铜器铭文移到器表,大篆字体向纵长发展,开始流行刻款。 公元前697—678桓王二十三年—厘王四年秦国作《秦武公钟》。许国作《鄦 鲁生鼎》陈国作《陈侯簠》。 春秋中期公元前576—537简王十年—景王八年秦国(景公)作《秦公簋》。 齐国作《 镈》。 公元前512以前敬王八年楚国作《王孙遗者钟》。 徐国作《沇儿钟》。 春秋晚期郑国作《哀成叔鼎》。 鸟凰龙虫书开始流行于东南楚、蔡、曾、吴、越、宋等国。 公元前514—496敬王六年—二十四年吴王阖闾作《吴王光鉴》。 晋国作《赵孟介壶》、《欒书缶》,以草篆正体化之形式进入青铜器铭文。 蔡国作《蔡侯盘》、《蔡侯产剑》,以鸟、龙书饰于一器。 楚国作《王子午鼎》。 吴国作《王子于戈》,以龙、凰书饰于一器。 公元前497—489敬王二十三年—三十一年晋国世卿赵鞅与卿大夫盟誓(晋定公十五年—二十三年),《侯马盟书》即此时作。 越国作《越王大子矛》。 战国早期公元前488—432敬王三十二年—考王九年曾国作《曾姬无 壶》。 楚惠王作《楚王庵璋戈》。 齐国作《陈曼簠》。 《信阳长台关竹书》抄成。 曾国迁隋,作《曾侯乙编钟》。 古玺印开始流行,主要有官玺、私玺和吉语玺三类。 战国中期公元前380公元前328-311公元前328—299公元前316前后安王二十二年韩烈侯(二十年)作《 羌钟。》 显王四十一年—赧王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