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闵行区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3:10: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闵行区 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考试

历史试卷

考生注意:

1、本次考试为机器阅卷,答案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一律不给分。答卷前, 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将学校、姓名及考生号填写清楚。答题时客观题用2B 铅笔按要求 涂写,主观题用黑色水笔填写。

2、本试卷共有 28 题,共 4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3、考试后只交答题纸,试卷由考生自己保留。

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言 行和使社会有“ 序”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

A、“ 礼” B.“ 仁” C.“ 德” D.“ 义” 2.下图遗址所在地区最可能位于右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3.以下盛世局面,按时序排列第三的是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光武中兴 D、开元盛世 4.右图描述的古代中国社会特征,最可能出现于

A、公元前 2 世纪 B、公元 8 世纪 C、公元 11 世纪 D、公元 18 世纪 5.以下属于清代巩固西北边疆的措施是

A、设立金瓶掣签制度 B、设立伊犁将军 C、签订《尼布楚条约》 D、设立宣政院

6.中国古代一些王朝的命名是有规律可循的, 对以下王朝的命名方式与“ 西周” 相似的是 A、蜀汉 B、北周 C、后唐 D、北宋

7.在《史记》与《资治通鉴》中,下列历史人物都有可能涉及的是

A、周公 B、刘邦 C、刘秀 D、李世民

8.《新全球史》中写道: “ 欧洲商人的远航不仅刺激了东半球的商业发展,还促进了真 正意义上的全球贸易体系的诞生。 ” 文中“ 远航” 是指 A、新航路开辟 B、殖民扩张

C、开展三角贸易 D、争夺海上霸权

9.如果把“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权利法案》”和“法国大革命”确定为一个学 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A、走进近代社会 B、揭开殖民帷幕 C、开启民主进程 D、构建文化殿堂

10.恩格斯说: “ 他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一样是一个专制暴君,他在德国是一个革命的 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 ”“ 他” 是指

A、克伦威尔 B、路易十六 C、拿破仑 D、俾斯麦 11.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倡导“开明君主制”的是 A、孟德斯鸠 B、伏尔泰 C、卢梭 D、狄德罗 12.在 18 世纪中期到 19 世纪中期,引领世界发展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德国

13.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摘录了“ 文明开化” 、 “ 奉还版籍” 、 “脱亚入欧” 等关键 词,他正在学习的是

A、美国内战 B、洋务运动 C、明治维新 D、德意志统一

14.19 世纪 60 年代,有人形容俄国农民“ 腰杆挺直,面貌表情,步履姿势,一切都变了” 这是因为

A、沙皇统治结束 B、农奴制被废除 C、十月革命发生 D、俄国退出一战

15.“ 六大公司统治着德国化学工业市场,他们组成两大集团……此后不久,又兼并了 两大独立的公司”。上述现象反映了

A、现代工厂的诞生 B、垄断组织的出现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殖民体系的建立 16.许多地理名词如“ 远东” 、 “ 西印度群岛” 等都打上了历史的烙印,其暗含的历史观是 A、中国天朝观 B、美国霸权观 C、西欧中心论 D、世界体系说 17.晚清筹办洋务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A、外务部 B、礼部 C、总理衙门 D、军机处

18.有学者认为:“ 许许多多不平等条约签订,清政府就像列强手中的木偶,任列强摆布。” 其中使清政府成为“ 木偶”的关键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9.若想参观辛亥革命遗址,最理想的去处应是

A、武昌、南京 B、天津、北京 C、延安、遵义 D、上海、广州 20.阅读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示意图,其中“?”处应填上

A、护国运动 B、北伐战争 C、二次革命 D、五四运动

二、综合分析题(共 60 分)

(一)君主专制的演变( 16 分)

东西方的君主政治都有悠久的历史,是人类制度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1.完成下列表格(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10 分) A、三省六部制 B、内阁制度 C、三公九卿制 D、设立军机处 E.内外朝制度 朝代 制度创设或举措 秦 汉 唐 明 清 22.若要对 17—18 世纪西欧社会君主专制制度的变革进行研究,可选择下列哪些材料? (填字母)( 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向“ 距离”挑战( 19 分)

古往今来,重大的科技发明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还拉近了世界的距离。

23.根据图示,在字母处填上相应的内容。( 6 分)

24.分别写出 A、 B 两个时代“向距离”挑战的重要发明。( 4 分)

25.马克思认为“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的 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

态。 ” 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 简述在 A、 B 时代,世界是怎样被 “拉近距离”走向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