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地震勘探原理试卷-采集部分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7 0:02: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心整理

地震勘探原理(采集部分)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3分)

1. 观测系统:地震勘探中的观测系统是指地震波的激发点与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

2. 振动曲线:一个质点在振动过程中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称为振动曲线。 3. 分辨率:两个波可以分辨开的最小距离叫做分辨率。 4. 折射波:地震波以邻界角入射到介质分界面时,透射角等于90°,透射波沿界面滑行,引起上层介质震动而传到地表,这种波叫做折射波。 5.屏蔽:由于剖面中有速度很高的厚层存在,引起不能在地面接收到来自深层的反射波,这种现象叫做屏蔽效应。(如果高速层厚度小于地震波波长,则无屏蔽作用)。上部界面的反射系数越大,则接收到的下部界面的能量越小,称屏蔽作用越厉害。 6.波阻抗:介质传播地震波的能力。波阻抗等于波速与介质密度的乘积(Z=Vρ)。 7. 频谱:一个复杂的振动信号,可以看成由许多简谐分量叠加而成,那许多简谐分量及其各自的振幅、频率和初相,就叫做复杂振动的频谱。 8. 尼奎斯特频率:是指采样率不会出现假频的最高频率,它等于采样频率的一半,也称为折叠频率。大于尼奎斯特频率的频率也以较低频的假频出现。 9. 视速度:沿检波器排列所见的波列上被记录的速度。时距曲线斜率的倒数。 10. 反射系数:反射波的振幅与入射波的振幅之比,叫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数。 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请用中文写出以下英文缩写术语的意思: 3C3D 三分量三维 ;AVO 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2. 振动在介质中___传播____就形成波. 地震波是一种___弹性_____波。 3. 地震波传播到地面时通过____检波器__将___机械振动信号___转变为___电信号 。

4. 二维观测系统确定后,改变炮点间隔,会使 覆盖次数 发生变化。 5. 沿排列的 CMP 点距为 1/2 道距。

6. 通常,宽方位角观测系统的定义是:当横、纵比大于 0.5 时,为宽方位角观测系统。 7. 线束状三维勘探中,子区是指 两条相邻的震源线 和 两条相邻的接收线 所确定的区域。 8. 三维地震勘探工中沿构造走向布置的测线称为____联络测线_,垂直于构造走向的测线称为____主测线___。 6. 反射系数的大小取决于__界面上下___地层的___波阻抗差异____的大小。 7. 地震勘探的分辨率一般可分为 水平(横向) 分辨率和 垂直(纵向) 分辨率。 8. 在行业标准中规定,覆盖次数渐减带一般要求大于 偏移孔径 和最大炮检距的 1/5(或20%) 三.计算题(10分) 1. 计算下图中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数。 ρ1=2.5g/cm3 v1=3000m/s

ρ2=3g/cm3 v2=5000m/s

R=(ρ2v2-ρ1 v1)/ (ρ2v2+ρ1 v1)

=(5000*3-3000*2.5)/( 5000*3+3000*2.5) =0.33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2. 双井组合激发时,如单井药量为8kg,要使组合爆炸得到良好的效果,两口井的距离应不低于多少米? D=3Q1/3=3*81/3=6m 四.问答题(40分)

1. 形成地震反射波必要条件是什么? 各层介质之间有波阻抗的差异。 2.什么是组合检波,它在地震勘探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将多个检波器串联或并联在一起接收地震波,称为组合检波。 组合检波在地震勘探中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干扰波与有效波的传播方向不同和统计效应来压制干扰波的一种有效方法。检波器组合可以压制与有效波方向上有差别的干扰波,首先检波器组合可以使信号增强,但有效波增强幅度大,干扰波相对得到压制。其次,检波器组合可以使通放带变窄,则相应压制带就变宽了,所以说可以压制方向存在差别的干扰波。 3. 低速带对地震波有哪些影响? 低速带的存在对地震波能量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和产生散射及噪音,并使反射波旅行时显着增大。 低速带厚度、速度都会沿测线方向改变,导致反射波时距曲线形状畸变,使地下构造形态受到歪曲。 低速带底部有明显的速度突变,使地震射线剧烈弯曲。

4.什么叫地震勘探的垂直分辨率?如何提高地震勘探的垂直分辨率? 垂直分辨率指用地震记录沿垂直方向能够分辨的最薄地层的厚度。

精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