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简书艺的学习与借鉴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9 8:06: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汉简书艺的学习与借鉴

汉简书艺的学习与借鉴

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历来注重情致,崇尚自然。这同样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主旨所在。近些年来,由于当代书法的发展出现了多元并进的趋势,呈现出一种开放的心态,使得书法现代化进程的口号一天天高涨,在这种大环境下,现代书法艺术的冲击力未能使得传统书法远离艺术本身,反而愈来愈靠近中国传统文化本真,回归的心迹在当代大多数书家的创作中日见丰盈。因此,重新梳理和审视当代书法发展趋向尤其显得重要。这就迫使一大批有上进心的书法家和书法群体回过头来重新认识传统、学习传统、诠释传统,同时也借鉴传统。在浩瀚的碑刻墨迹中如何寻找真正意义上的人文精神的实质,如何对传统意义上的书法进行新的认识和研究,如何看待中国书法新古典主义的诞生,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而又困难的复杂问题。因此,汉简书法作为远古时代书法艺术的经典作品之一,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当然,要充分揭示汉简书法对当代书法的启迪与意义之谜,就必须弄清汉简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中国的文字在先秦两汉是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对中国书法艺术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汉简书法中我们可以窥见中国书体演变的历史痕迹,

通过这些墨迹,让我们了解了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方面取得的成就。那么,汉简书法作为远古文化的载体之一,对当代书法的发展有哪些借鉴与启迪?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揭开了汉简书法的帷幕,让这种天真烂漫,自然率意的法书墨迹从历史走向现实,从民间走向艺术殿堂。 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发现时间较迟而出土数量很多,并且保持最完好的法书墨迹,当算汉代竹木简。今人把这种出土的汉代竹木简,又称为“汉简”。 历代书法艺术,其中大部分是一些民间从事劳动的人们留下来的。由于当时人们并无明确的书法意识,书法的自觉时代尚未到来,尽管产生了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书写者并无名利的观念,而是为了当时记录的需要。因此,这些书法作品生气活跃,自然流动,呈现出多种书体、多种风格。汉简书法,同样是这些无名氏手迹之一。这些来自民间和社会下层千百万不知名的书家所创立的书法艺术成果,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永恒的生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益显示出它的可贵。汉简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一个闪亮的质点,其文化、经济、艺术上的成就是空前的。在这里我们只对其艺术特征做简要的评述,主要针对汉简书法艺术在创作中的借鉴问题做详要的阐述,以激发书法爱好者对这门独特书法艺术的热情,以期达到抛砖引玉之功效。 纵观已出土的《居延汉简》、《武威汉简》、《武威

汉代医简》、《甘谷汉简》等,町以清楚地看到汉简书法最大的艺术特征,就是自然。不为刻意造势,无意用力成形,发于自然,归于自然,一切都是在自然中流动变化,一切都在自然中相铺相成。同时汉简书法在书写意兴,书写匠心,其笔法和体势,都涵盖着自然,咏诵着自然,笔法的活泼灵动,体势弩张伸展,神采焕发,意象绚烂,志趣天真,蕴化神工。因此,形成了汉简书法艺术的灵魂——自然之美。 在学习和临习汉简时,我们不但要准确地理解其美学特征,而且要将对其形与神的把握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因为汉简书法是我国出土最早的法书墨迹之一。陈师曾在《负暄野灵》中指出:“学书须将昔人真迹佳妙者,可以详视其先后笔势轻重往复之法,若只看碑本,则难得学画,全不见笔法神气,修难精进。”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受传统文化意识上审美观念的影响,对于秦汉简牍这类出自低层书写者、文人之手的民间书艺带有偏见,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不用说对它进行分析、研究、借鉴学习了。我认为汉简牍的发现,不仅填补了中国书法史的巨大空白,而且对于窥测、研究从篆一隶一楷乃至行草各类书体的演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当代中国书法的发展,也有着很大的参考借鉴作用。如何学好汉简书法,我们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秦汉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秦汉时代的书法艺术对于整个书法史上的意义,诚如康有为所言:“今欲抗旌晋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