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牛和鹅》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6 18:20:3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2、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二、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图片:

(牛)的图片:这是什么?你对牛有什么印象? (鹅)的图片:这是什么?你对牛有什么印象?

2、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 “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请你读读这句话,你相信这句话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章《牛和鹅》,看看从这篇文章中你会得到什么启发?

板书课题:《牛和鹅》 齐读课题。

老师从同学们差异的眼神中读懂了,同学们可能在想:老师为什么把“牛”字写得那么小,“鹅”字写得那么大呢?读课文,你一定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 (二)复习检测,板测生字

同学们都预习了吧?下面我们来测一下同学们生字掌握的情况,上板听写生字

二、已经完成板测的同学朗读课文 三、回顾课文(课件出示)

1. 牛和鹅对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2. “我们”对牛和鹅的态度又是怎样的?

师:你现在知道老师问什么把“牛”字写小,“鹅”字写大了吧?

生:自由回答:(因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 师:学习五-七自然段

文中那些地方可以看出鹅的神气?在文中画出。 找出文中描写鹅欺负我的句子。

板书:欺负 文中哪些词来体现我们对牛的做法? 害怕 文中哪些词来体现我们对鹅的做法?

这就是我们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啊!

师:后来,对待牛和鹅的态度有变化吗? 生:有。(不再害怕鹅,也不再欺负牛)

师: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发生了一件事,我记住了金奎叔说的话,而且直到现在还记得他的话,金奎叔的话真有魔力呀,对作者产生了如此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到底金奎叔说了什么?你能快速地把它找出来吗?

生说,(出示课件)[金奎叔说:“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再怕它们了。”

师:那么,关键是其中的哪句话影响了作者的一生?[它要是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

师:“凭这点”是指鹅凭借哪一点来欺负人?[鹅把我们看得比它小] 是啊,鹅总是凭这点来欺负人,所以我们总是(远远的站在安全的地方,才敢看它,要是在路上碰到鹅,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师:可是生活中总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我们最怕的事情偏偏容易碰到,你看,作者和鹅便狭路相逢了。到课文中去找相应的段落。

(生读5、6自然段) 你抓住(生可能抓住第5自然段的句子,体会鹅的[神气])

课件出示:[孩子们大喊一声,……鹅要咬死我了] (体会到鹅的霸道、神气、嚣张) 师:你能试着读出鹅的神气、霸道吗? 师:你还抓住那些词语,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我得狼狈不堪,)你能试着读出来吗?

师:谁能完整地把这段话读给大家听?即把鹅的神气、霸道,又把我的狼狈读出来,其他同学闭眼倾听,在你的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从鹅的角度看人,它把人看得比它小)

师:在你的想象中,由这只神气的、霸道的、嚣张的鹅,你想到了什么? (想到那些自以为强大的人的形象)生活给了我们观察的机会,书籍给了我们思考的空间,我们要学以致用)

师:当这只鹅,这些人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该怎样做?心甘情愿的被欺负吗?金奎叔怎么说的?(那咱们可不大英)

师:好,我们来看看金奎叔面对这只鹅时是怎么不答应的? [课件出示:他飞快的走了过来,……逃命了。]

师:自由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中,找一找描写鹅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 (挣脱,连飞带跳,落等词,生动再现了老雄鹅害怕的样子。 师:你能有感情地读出来吗?指名读

师:从金奎叔的表现中,你体会到什么? (在强者面前不畏惧)

师:是啊,正如金奎叔所说,“凭这点来欺负人,那咱们可不答应。” [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确实比它强啊。]

师:因为从鹅的角度出发,(生)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师:但从人的角度出发,(生)可同样的道理:[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我们确实比它弱啊。]

师:从牛的角度出发,(生)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师:但从人的角度出发,(生)可我们实在比它弱啊!

师:此刻,你得到了什么启发?你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吗? 师总结:[再次出示金奎叔的话]

拓展延伸:你能想出与本课相关的名言古诗吗?

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四.河有两岸,事有两面 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课后反思、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图片引入,抓住人们对牛和鹅的看法,“牛的眼睛看人,觉